《智能工厂》第一千零七十九章安家落户[2]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黄猛这样的人被策反,伊子卓就很被动了,以后处处都要受人制约。
    车子碾着碎石路,卷起烟尘阵阵,这里是马林迪的街头。
    马林迪是肯尼亚的东部港口,在加拉纳河口以南。西南距蒙巴萨104公里,有公路相通。曾为古代马林迪王国都城。
    历史上,这里是东非著名的港口,有葡人达.伽马在1498年修建的城堡遗址。周围则是肯尼亚全国重要的产棉区,伊子卓就打算利用这个优势,在这里发展纺织业。
    马林迪作为一个城镇何时出现,当地人尚且不得而知,伊子卓自然也不清楚。
    不过根据口头传说和后来的一些零星记载,以及一些考古发现表明,早在公元695年。一个名叫阿卜杜尔.马立克的叙利亚人及其追随者就已经在此地落户。
    公元14世纪,东非的斯瓦希里人在此定居下来。
    15世纪末,葡萄牙人达迦玛率船队抵达马林迪。在这里他和他的船队出乎意料受到了当地居民欢迎。
    葡萄牙人与当时的马林迪国结成联盟,此后约一个世纪,马林迪一直是葡萄牙人在东非沿海的中心据点。
    后来。马林迪国征服并占领了蒙巴萨,并将权力中心转移至蒙巴萨。而马林迪则成为当时葡萄牙人的保护地。
    在18至19世纪,马林迪这里又成为奴隶贸易的集散地,见证了非洲黑人被当作奴隶贩卖到全世界的辛酸史。
    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马林迪却没有成为一座城市,如果硬要说,这里只是一个规模大一点的海滨渔村。
    人口不到两万人,这几年,不少中国商人涌入,带动起了一些当地的经济状况。可是和中国那些动辄上百万的大城市,马林迪确实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渔村。
    因为有着被殖民的经历,黑人原住民对于新面孔的中国人并不排斥,甚至还很喜欢伊子卓这些“善心人”。
    伊子卓在来到马林迪的第一天,就宣布自己对这座城市的所有权,前任市长在叛军洗成的时候被杀,很遗憾,他无法出来反对伊子卓的决定。
    就算他反对,当地百姓估计也不会听。
    因为伊子卓不仅带来了一万多移民,还在进入城市后的第二天,就给所有人都提供了一有真不错收入的工作。
    考虑到经济发展的需要,伊子卓在马林迪修造道路,清扫街道,还安排工人修造工人居住的木屋。
    每一个工人,都可以按照所完成的工作获得合理的薪水,伊子卓以华元支付,如果你不喜欢钞票,还可以在伊子卓带来的商品中,按照折算的价格选取你想要的生活物资。
    一个成年男子,他如果能够完成辛勤的工作,他就可以养活三个人。这样的待遇,在整个非洲都是极其诱人的。
    并且伊子卓还未妇女和适龄的儿童安排了合适的工作,洗衣做饭,晒盐和腌制咸鱼,以及耕种从中国运来的良种蔬菜,顺便加强街道绿化。
    这些工作的薪酬虽然不高,但多多少少也是一笔收入。
    伊子卓不像那些贪婪而短视的西方殖民者,不会选择竭泽而渔的生产方式,在工业化时代,剥削的手段不再是大航海时代那种依靠剪刀差贸易来压榨殖民地最后一滴血泪。
    在剥削之前,应该先投资,让这些土著改善他们的生活,并且愿意追随于你的脚步,建立起更加高效的生产模式。
    伊子卓需要的不仅仅是廉价的原材料,而是可以良性运转的生产和销售链条,通过控制这里的生产力来获取和扩大财富。
    马林迪就是伊子卓个人事业的起&点,他要在这里,像他的父亲一样,建立一个商业帝国。甚至比他的父亲要更进一步,建造和经营一座城市,并且永远的拥有这一切。
    贫瘠的土地,稀缺的人口,落后的生产力,这一切都无法成为阻挠伊子卓野心的障碍。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并且毫不犹豫,毫不怀疑,他将成为这一片土地的救世主。
    在靠近海边的一处空地上,有一栋雪一样白色鲜亮的别墅,这里原本是马林迪市长的官邸,现在却成了伊子卓的住所。
    他就在这里,考虑着马林迪的未来。未完待续。。
    s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