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工厂》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联手合作

智能工厂最新章节目录
   不得不说,李孝敏,或者说在钟泱管理之下的整个科技协会,在这件事情上充满了雄心壮志。这是一个无比宏大的计划,就连叶宜伟都有些心动。
    但心动是一回事,行动是另外一回事。
    在二十年前,天宇集团第一次将网络技术普及全国的时候,也曾经有过这样的野心,建立一个宏大的地球模拟器。
    得益于超级计算机的出现,这个想法似乎有了实现的可能。而为了这个计划,当时的陈泽也在集团内力排众议,坚持投入资金和人员,进行这个跨世纪的虚拟技术项目。
    但因为电子计算机技术上的局限,以及当时的程序编译人员的水平和经验,这个计划没能达到意想中的目标,甚至连百分之一都没有。
    而现在李孝敏和叶宜伟所提出的这个相似的计划,还提出了较为可行的报告,但其中的工程工作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大的增加了。
    毕竟这不像当年,天宇集团在无奈之下改变初衷,转为组建了一套名为“地球模拟器”的超级计算机集群。
    说是“模拟地球”,可实际上,这台占据了整个篮球场那么大空间的超级电脑,也仅仅能够从粗略的宏观上,大致的推算一下全球的气候变迁,以及各地的环境变化。
    当时的天宇集团就已经明确提出,如果计算机技术没有出现革命性的改变,就无法完成这样的虚拟网络工程。
    先别说能量层次的变化,单单是各种显而易见的物理现象,就足以让电脑的处理系统无法负荷。单纯模拟某个物种都很勉强,更何况是一个完整的生态圈。
    李孝敏提出的这个计划,叶宜伟越听越是喜欢,单单是从刚才的软件系统中,他就看到了科技协会在这方面的技术功底。
    虽然那仅仅是一个局部地区的自然环境模拟,但其真实程度,已经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叶宜伟甚至觉得自己是在观看着一部纪录片。
    但这时候,叶宜伟又想起了当初陈泽说过的话,科技协会能够实现这样的技术。除了软件上的原因,更关键的是硬件上的扎实基础。
    说明对方至少拥有一台光电混合计算机,而且其功能比位于天宇集团总部的那一台同类型的产品要更加强大。
    如若不然,天宇集团不可能终止了他们的“地球模拟器”计划。反而是李孝敏提出了这个“模拟行星”工程,还取得了这种程度的进展。
    一想到这种技术的战略意义,叶宜伟就想着要将之占为己有,不过他知道李孝敏是什么人,更加知道科技协会的背后都是谁。
    这种话。是绝对不能说出口的,但要放弃的话,却又心有不甘。
    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情,叶宜伟艰难的开口问道:“李总,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打算出售这个虚拟网络的终端设备呢?国家对于这样的设备很感兴趣,放心,价钱上是可以商量的。”
    如果对方愿意卖,就算是狮子大开口也必须应承下来。
    但李孝敏的回答明显让叶宜伟感到失望。“叶部长。这恐怕不行。这台超级计算机甚至不是龙渊公司的资产,我无权回答你的问题。”
    李孝敏只能表示抱歉,服务器的终端位于那里,连他也是不知道的。平时都是借由在科技协会的中转服务器来连接,才能进入“洪荒古域”。
    古文会的各大分支机构,也都是利用各自的信号中转装置。才能与总机相连。一般的光电混合计算机,也还没有这样**构建一个完整世界的功能。
    其实在这一点上。李孝敏并没有说实话,科技协会已经基本上能构建一个高度拟真的地球环境。精度是分子级。
    但在对叶宜伟进行介绍的时候,他考虑到对方的政府官员身份,当然不能说“我们已经掌握了这种虚拟网络系统,现在只是想从国家科学院拿一些资料完善”这样的话吧。
    恐怕真要这么说了,那么国家很可能要不惜代价的去获得这种技术了,而古文会明显不想与政府之间爆发正面冲突。
    这样一来,索性就公开基础的那部分,然后让国家也加入进来,一起研究。
    这也能让政府和军方稍为安心,同时通过租用的方式,为国家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李孝敏屡屡强调,这种新型计算机的生产和制造非常困难,暂时还无法向国家出售。
    只要拖延上的三年五载,就足够了。
    等苍穹计划落成,到时候就不用顾虑国家和政府这样的组织了,那将是新时代的到来。
    “不过,我们可以向国家提供相应的网络技术服务,你们可以通过租用的方式,进入到特别为你们分配的虚拟环境中,你觉得这种合作方式怎么样?”
    叶宜伟低头沉思了一会儿,也就点头同意,这不失为一个折中的解决办法。
    毕竟在这个项目上,政府不用投资太多,而且也能享受的相应的技术成果。不过不能将这样关键的东西掌握在手里,叶宜伟总是觉得有些遗憾。
    但不管怎么样,这样的合作大家都是能够接受的。
    三天后,叶宜伟又来了,不过这次他不是空手而来。带着国防部的合作意向书,以及两位电子工程师,他踏进了龙渊公司的大门。
    而李孝敏也笑着上前打招呼,同时告诉了叶宜伟一个好消息:“叶部长,科技协会觉得可以向政府部门出售一台光电混合计算机。”
    有了这句话,双方的合作又更加紧密了。
    新型的光电混合芯片,单个就比得上政府部门现在还在用的那种每秒千万次运算级别的超级电子计算机。
    而李孝敏答应向政府出售的这一台“长河”级超级光电混合计算机,其运算速度达到了惊人的每秒1亿亿次。
    这两个“亿”字,直接让叶宜伟惊呆了,直到李孝敏重复到了第三次,他才确信自己并没有听错。
    不过对方的要价也不低,一部就要10亿华元,这种价格,来个二十次就等于又是一次羲和工程!
    简直是举国之力来买这种计算机,但叶宜伟知道。科技协会能够做出这样的让步已经很不容易了。
    在叶宜伟的心里,他觉得对方肯定也没有多少台这样的超级计算机,而且李孝敏也说过了。这台机子是用过的。
    其实,如果叶宜伟知道了这种计算机是因为能耗太大而工作效率又不太理想而被淘汰下来的,他又会作何感想呢?
    不过,现在双方关注的是“模拟行星”这个大型工程项目。作为协助方,叶宜伟带来了两位电子工程师,与李孝敏洽谈初步的构想。
    根据李孝敏的思路来分析,他想要的是一种能够如实反映这个世界的本质每一个物体都用物理规则加以诠释的软件程序。
    依托于强大的计算机实体,再以数学的方式表现出来。且不说现在科学界对于物质的基本定理还争论也休。其中还要考虑到一些人类未曾现的物理规则,以及那些影响着世界运行规律的深层次的能量法则。
    即便所有的规则都正确,这个计算量也是何其之大,以前那种千万亿次级计算机绝对无法胜任。
    叶宜伟还在想,李孝敏一定是疯了,整个科技协会也疯了。有着天宇集团的前车之鉴,李孝敏居然还打算要步陈泽的后尘。
    但叶宜伟也不会在这时候泼冷水,反正他已经争取到了一台光电混合计算机。以及可以分期付款的协定。
    这时候。无论李孝敏想做什么,国家都回全力配合的。反正就算失败了,国家的损失也几乎没有,无非是几个科学家浪费了一点“课余时间”。
    在这样的心态下,叶宜伟也从容起来,而与他的心情不同。两位国家所属科研机关的电子工程师,则对于李孝敏的设想大感兴趣。
    他们当年也是参加过天宇集团组织的“地球模拟器”工程。不过后来因为技术困难,不得不舍弃了大部分的构想。而搞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气候监控程序。
    “我准备以古代道家的哲学理论作为新程序的基础,分别是太一,阴阳还有五行。”
    听了这种话,对于这位私人大老板口中提到的这些有关道家学问的术语,两位搞电子技术出身的国家科学院院士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他们慢慢地抬起头,惊讶莫名地看着李孝敏嘴角露出的微笑。
    在这两人看来,古典哲学和现代科技,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技术完全没有关联啊。
    反倒是精通《周易》和阴阳学说的叶宜伟,一下子就反应过来,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难道你是要……”
    “没错!大致就和你猜测的差不多!”李孝敏很满意叶宜伟的反应,在这里,至少有一个人是懂行的。
    李孝敏笑着解释道:“我的‘模拟行星’工程,就是效仿天地从太一之中诞生的这个理论,万事万物,都从太一的本源处开始。用一台超级计算机搭建一个类似于地球的模拟环境。而用五行、阴阳,即七台级计算机系统来描述事物的物理现象和性质,分别对应金木水火土五行,以及阴阳所代表的能量转移现象。至于主机则是全系统的中枢,起主控作用。”
    随后,基于两位不懂道学的电子工程师缺乏相关的知识,李孝敏又详细向他们说明了,阴阳代表的是能量的性质和转换。
    至于五行,也就是金木水火土,根本就不是物质,而是指的物质在运行过程中五个比较显著的状态。
    金代表变革,木代表生长,水代表下降,火代表旺盛,而土则代表衰亡和转化。
    “模拟行星”,正是以古代道家的世界观来重铸一个虚拟的世界,不像西方那样过于着重于事物的细微划分,而是以规则的运转为主要的核心。
    整个虚拟系统也是如此,将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总结与融合,然后编成程序,输入到超级计算机矩阵中,如此一来,一个新的是网络虚拟世界。就诞生了。
    两个电子工程师听叶宜伟说完,马上有了许多关键的技术问题要询问,其中年长的华思建院士先行问道:“李总。你要知道,我们的地球可是一个1万亿立方米的星体,除了星球内部的地核是我们不了解的以外,还有五亿平方公里的表面积等着我们去研究。”
    “除此之外。大气的环境变化、地外星球引力作用,等等这些因素都要考虑进来,如此庞大的计算量我们怎么可能模拟得出来?虽然你的五行和阴阳理论听起来很不错,但实现起来估计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
    “再说了,我们所得到的测量数据始终都只是片面的。即便比世界上其他国家都要完善得多,但相对于整个庞大的而复杂的地球而言,也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