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再许芳华》第七百六十七章分吞北原,暗下协定

重生之再许芳华最新章节目录
   黑子白棋,于相互围杀,紫衣‘玉’袍,两男子隔案对座。.
    各自神情,尚且怡然,却下手无情。
    大君手边,那一盏茶尚余半碗,已经毫无热气。
    一子落下,虞沨抬起眼睑:“相比上回,殿下越显沉稳了。”
    “要想在远扬手下占得赢面,实大不容易。”大君微微一晃眉梢,眼角幽魄,手里一枚白子却轻抛至瓷瓮里。
    不分胜负,是一局和棋。
    可是棋局已经结束,寒喧也再无必要,接下来该当言及正题。
    “远扬,先帝曾说,倘若我继承帝位,在位之期只需完成军制革新就不算无为,当年你的策对,我有幸拜读,是以认为,眼下说不定就到契机,虽改革并非朝日之间,不过若抓紧此回契机,说不定就能事半功倍。”大君语气相当诚挚,收敛了玩世不恭的言行,整个人似乎都沉淀下来。
    可‘胸’有豪情,眼‘露’锋芒。
    “殿下意‘欲’对北原西廷用兵?”虞沨一扬眉梢。
    一语中的了。
    北原西廷两个王子被大君一番挑唆兵戈相见,活活把原本就风烛残年的西王气死了,为图王位而使边关六郡丧失的十王子成众矢之的,一败涂地,七王子登位,已为新王,这位倒很有些手段,并不似十王子那败家子般愚蠢,深知西梁为强国威,势必会乘胜挑衅;王妃十岁。
    西廷经过内‘乱’,元气大伤,倘若再与北廷不化干戈,处境越更艰险,新任西王已经起了与北廷修好的意图,合并虽不可能,可正准备着签订协谈,携手抵抗西梁。
    在这当头,因为大隆君帝把归化拱手相送,北原北廷贪‘欲’再起,对锦绣中原又生狼子野心。
    “我若为大隆君帝,为实军制改革,势必会对北原用兵。”大君简单把西王的一系列动作说明,眉心微微蹙起:“数百年间,北原蛮勇野心一直不减,日益壮大,多回威胁中原,便是祖父将其驱逐‘阴’山以北,这二十年间,北原也屡有犯边,烧杀掳掠,使边城百姓不宁,防范不是久策,唯有将昭康氏彻底摧毁,占其疆域,统其部民,使之彻底臣服,才是久安之计。”
    大君说完,手指轻轻滑过凉彻的托盏,‘唇’角牵起笑容:“若对北原用兵,便能借口调动各地军备,名正言顺,使掌兵之勋贵调离旧地,若能将北原领土吞并,诺大/疆域,多少邦城,也需兵将镇守。”
    大隆停战二十载,各地勋贵屯兵州府,在当地权势日大,可这些人,大多立有功劳,朝廷不可能说裁就裁,要削就削,更不可能用莫须有之罪处治,要想改革军制废除将官世袭,必须徐徐图之,使将官调离势重之地只是其中一个途径,还不能‘操’之过急,以防引发哗变,很要废番功夫。
    不过若国逢战事,调动兵备就不会引人质疑。
    北原又再挑衅,大隆反击更是情理之中。
    而眼下,北原政权一分为二,又因高祖、太宗当年对之‘激’烈抗击,国力正弱,大隆若有意吞并灭亡此国,眼下确实是适当时机。
    否则,若待北原两廷重修旧好携手壮大,将来对大隆未必不是威胁。
    这些话,大君并不需一一说明,虞沨心里也清楚。
    若能打下北原,疆域进一步扩展,而那些追随北原的属国,也势必会臣服大隆。
    自从十国之‘乱’,丧失的中华领域,被蛮夷占领的城邦皆能收回。
    大隆才能成为真正强国。
    ‘阴’山以北,大片草场极适养殖战马,更有‘肥’沃之原,适于农耕。
    更能与边域番邦打通商路,无论于国威抑或经济民生,大有益处。
    经过这二十载休养生息,积蓄战备,大隆眼下足以对北原发动全面战。
    “若我西梁针对西廷,大隆攻打北廷,两国联手,势必能将北原拆分吞并。”大君意气风发。
    可到那时,西梁便是唯一能与大隆抗衡之邦。
    两人心里同样很清楚。
    不过大君信心十足,他相信虞沨素有远见,当明白得失,西梁不是大隆之敌,决不会为了防备西梁壮大,就白白舍弃机会。
    无论关系内政抑或增强国力,这时对北原用兵,百利而无害。
    虞沨当然也不可能与西梁反目,再树一敌,若西梁与北原联手,对大隆决无益处。
    而经过这场战争,无论大隆抑或西梁也都需要时间休养生息,相比而言,大隆更为强大,短期之内,西梁没有实力对大隆挑衅,至于将来……百年之后,那就是子孙后代的天下,谁强谁弱,大家各凭手段,不会有人当真“长活万岁”,奠定功名基业,只在有生之年;穿越之爱你不后悔。
    “大君有此雄心,何不上谏圣听。”虞沨忽而一笑。
    他只是个亲王,说到底,改革军制也好,兴兵北原也罢,都是龙椅上那位才能决断。
    “圣听?”大君也是一笑,往北向略微一指:“远扬是说我那四弟?以我看来,他已经穷途末路了。”
    这话实在“大逆不道”,虞沨当然不置可否。
    却也没有装模作样怒斥不臣痛表忠心的必要。
    “我明人不说暗话,太皇太后虽有监政之权,到底是后宫‘女’子,关重国政,将来大隆要务,势必离不开远扬辅佐。”大君这意思,无疑是说大隆朝政在甚长一段时期,其实是看虞沨决断。
    接下来的话就更加“嚣张”:“倘若远扬乐意,咱们两个同心协力把北原吃干抹净,西梁愿率先出兵,我有妙计,可挑北原西、北两廷修好不成反而为仇,先使其内‘乱’,大隆可待时机更好再全面用兵,保证北廷数座关隘,尔夺下不废吹灰之力。”
    “而我虞颢西愿以国书为证,只要我在王位一日,决不犯大隆,有生之年,西梁与大隆坚定友邦之谊秋毫不犯,使边境太平。”这当然就是权宜之计了,大君说来时仍不免遗憾,倘若眼下龙椅上那位长命百岁,他势必是要侵犯一下的,谁让老四坚决不是虞沨对手,让他完全没有捡漏的机会。
    这么荒谬的大国君帝,百年难遇呀,可惜可惜。
    “北原犯我国境,杀我军民,这一恨,迟早还诸于身。”虞沨说到。
    不得不说,有大君这么一个同盟,拿下北原事半功倍,否则以大隆之力发兵北原虽是胜券在握,也会造成更多损耗,无论物资兵力,抑或时间。
    “好,那我们一言为定。”大君高挑眉梢,一掌击案,又是微一倾身:“远扬,我已经送了你一个人情……太皇太后跟前,我有提醒,黄陶这人居心不良……”
    太皇太后当然知道黄陶是天子的人,不过眼下却还不防天子有政变之心,这件事虞沨不能提醒,大君却少了许多顾忌,他告诉太皇太后,黄陶从前就对先太子怀有二心,是个‘奸’诈之徒,眼下握有节制禁卫之权,不能不防。
    当然,重点还是针对天子。
    大君不动声‘色’就在后面拆台,天子却还不察,且以为无论归化失守抑或卫国公出征,他‘操’作得密不透风,无人‘洞’悉他真正意图。
    “大隆事了,我不便久留,预祝远扬诸事顺利,待新君登位,西梁势必遣使来贺。”大君举揖告辞。
    及到那时,两国便能正式达成同盟,将北原二廷分而图之。
    而当西梁使团再由通州港启程返国,薛东昌才真正吁一口气,总算大君这回没再闹出什么荒唐祸事来,只要平平安安出了铜岭关,回到西梁,便能顺利举行登位大典。
    行船扬帆,江上风来,甲板上置下一席美酒佳肴,薛东昌也有闲情陪坐畅饮,酒过三巡,胆子稍壮,话就多了起来。
    “殿下,王后还等您回话,关于大婚一事……”
    这回大君出使之前,已经让“倩盼”病逝,这下西梁王与月王后再不担忧大君任‘性’胡为硬要立个卑贱妾室为后,不过这位一直没有松口迎娶金元公主,让王后十分忧愁,薛东昌被诏见了好多回,身担“说客”的重任,眼见着大君似乎是将楚王妃彻底放下,这时才敢提起;百花王妃。
    “我与金元是兄妹。”江风卷起袍袖,大君微靠软榻,这一回并没懊恼之‘色’:“难得有人诚心待我,我不想亏待于她,情情爱爱我给不了她,倘若娶她为后,将来也是利用而已,她是西梁公主,宛姓之首,足以辅我国政,我会给她以重权,她以公主之尊辅助才无后宫诸多限制。至于王后……我并不需要,倒是宛姓宗室‘女’,选上两个封为妃嫔就是。”
    好容易得了真心话,这真心话却让薛东昌瞠目:“殿下,身为君王,怎能没有正后?不说别的,岂非无嫡子承袭王位?”
    大君哈哈一笑:“三姓执政都没了,什么非嫡子不能继位,不过一条空文,我答应过陛下,将来继位之君随母族姓氏,只要让西梁王姓不易,陛下也不会计较金元是否为后,再者,金元自有骄傲,也不是牵绊‘私’情之人,如此‘女’子,何必拘于后宫,只让她约束妃嫔相夫教子岂不可惜,以我看来,金元说不定还想疆场杀敌,也确有这样本事。”
    饮尽冷盏,大君信手抛杯,烈酒穿肠,丹田一阵炙刺。
    他看向江面,白‘浪’卷涌,金阳浮沉,更远处,青山隐隐,阡陌。
    人生原本拥挤,早不该固执‘私’情,可做过的事,悔怨无益,从此以后,抛却过往,爱恨恩怨皆如这‘潮’来汐逝,既过不追。
    不是怀念谁,只因不需要,他志在江山,他的身边,只需并肩之盟友。
    何必娶一个奢望温情不得心生忧怨的‘女’子名正言顺拖他后‘腿’?
    至于后宫妃嫔若要明争暗斗逞凶耍狠……大君轻笑,‘交’给孔小五大约就能处理,恩,这十分知人善任。
    遥远的大京,搂着个清俊小厮正在看戏的孔奚临忽然觉得背后一凉,莫名打了个寒颤,好一番孤疑——又有谁在偷偷算计他不成?
    而通州港口,奉太皇太后之令护送大君离京的蔡振才刚踏鞍,忽见人群之中有个熟悉的身影一晃,步入道旁一家茶肆。
    蔡振微一蹙眉,‘交’待副旗率众先行,一骑跟去茶肆前,下马,将缰绳甩给笑面迎出的小伙计。
    若没看错,刚才那婢‘女’正是三娘的贴身丫鬟,可怎么出现在通州?
    带着疑‘惑’,蔡振紧随婢‘女’上楼,见其推开一间雅室入内。
    蔡振就着虚掩的‘门’缝窥望,看到的是窗前‘女’子黯然的神‘色’。
    这个方向,能见使船出港。
    他忽然想起大君抵京那日,他在妻子面前随口提前,那时她正在梳发,手中的‘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