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大唐之李恪传奇》第五十四章东北异动

穿越大唐之李恪传奇最新章节目录
   经过连续几天的运作,马周确实展现了他作为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的本领,将人手分配的妥妥当当的。设计图纸经过马周李发栋程遇李恪等人的连续制作也即将完成,李恪为得到马周这样的人才而感到高兴,马周也因为能得到明主而兴奋不已。而对于李泰来讲在他看来终于摆脱了一批专门吃饭什么事情也不干的,确实因为岑文本而得到一批更有用的暗地里还骂李恪傻子,况且在李世民那也挣足了面子并且在朝堂上支持他的人越来越多,俨然一副太子之位非己莫属的样子。
    逐渐李恪发现治理水患之事其实不用自己参与了因为马周完全能够胜任,于是李恪向李世民引荐了马周。听完马周对大唐山川地理的研究,李世民惊叹不已立马下令马周为工部员外郎,见二人聊得十分的好,李恪便找了一个理由离开了,具体的马周和李世民聊了神不得而知,但是有一点李恪十分确认,李世民对马周十分满意,加之李恪的力荐不久马周正式升任工部侍郎于是将治理水患之事全部交于马周。
    按照李恪的话来讲日子是一天比一天过的红火,每天能有小酒喝着,小肉吃着完全是一副小康生活。经过贞观几年的治理,现在的大唐确实仓禀十足,百姓褥子也是丰衣足食,达到路不拾遗的局面。但是又时候生活就是这样的无奈,李恪本以为可以安安稳稳的过几天好诶子的时候,怎不想东北方向又出现了情况。原来潭州商会来报,李恪组织的潭州生产建设兵团到高句骊国做生意,本来生意做得也挺好的,怎不想高句骊不知何处冒出一个盖苏文将高句骊国王杀死,掌握高句骊的大权并自命为莫支离。此人野心勃勃,骄横狂傲,竟然劫夺了不齐国进贡的三样宝物,并且在使者脸上刺字上书“传与我儿李世民”。听罢李恪愤怒不已,见过狂妄的,还没有见过这么狂妄的,真是不知死活。李恪退去下人,不久不齐国使者觐见李世民,一见李世民就哭诉了盖苏文的种种罪行,且将盖苏文的刺字交于李世民看。李世民看罢自然龙颜大怒,番蛮之国竟然敢辱我天朝,时在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当即立马下令召集文武百官,李恪便也匆匆进宫。李恪来到的时候满朝文武已经来齐,李世民已经暴跳如雷斥责盖苏文的种种不是。但是一代明君终究是一代明君,没有因为自己的愤怒而丧失理智,李世民下令将使者好生照看便与众大臣商议起来。
    “盖苏文如此放肆众大臣都已经见到,该如何应对,你们都说说!”李世民道。
    “启禀皇上,盖苏文小二不识天高地厚,居然侮辱我大唐皇帝,其罪当诛,所以末将恳请皇上发兵攻打,让盖苏文见识下我大唐的天威!”江夏王李道宗说道。李道宗此话一出大臣中将近一半的人都纷纷赞同,令李恪着实感到惊奇,因为在李恪的映像中不论哪一个朝代都不会主动去征伐另外一个国家的,除非别的国家打进来,像发生的这种情况,最多派使臣前去斥责然后让其认错,最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已。而令李恪最想不到长孙无忌不仅没有反对还大力赞同出兵他的理由就是一个仿汉武帝“犯我大唐天威者,虽远必诛!”虽然很简短的一句话,但是说的在场的人都是热血沸腾。李世民听后也觉得确实如此,于是下令全国动员,征讨高句骊,但是有一人提出异议那边是岑文本。“皇上,臣还有一事不明!”“哦,何事?”“皇上可还记得薛岩陀部?”此话一出确实有人立马想到了这个问题,自从贞观十五年来薛岩陀部确实是蠢蠢欲动,但是鉴于大唐的兵威不敢造次,此次如若大唐派兵去攻打高句骊,保不齐薛岩陀会反戈一击,到时候大唐腹背受敌,鹿死谁手还不得而知。但是李世民毕竟是李世民,在任何困难之前都不会轻易认输,在思索了片刻之后下诏道:今高句骊反臣盖苏文杀其国主是为不忠,夺其贡品是为不孝,辱我大唐皇帝是为不义,如此不忠不孝不义之人,天地难容,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毒难尽,朕上秉天意,意决遣大唐仁义之师以伐贼,尔等若来,朕虚位以待,若不前来,望尔等资助马匹两千,朕凯旋之日必当厚报。一纸诏书派八百里加急火速送到薛岩陀部,想不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当诏书来到薛岩陀部的时候,盖苏文的密使也来到,是劝说薛岩陀部反叛大唐的,大唐来使宣读完诏书之后立马回京,也没有做任何的逗留。这让薛岩陀部头领很害怕,诏书里的内容明明就是对于薛岩陀部的挑衅,你要是想趁我攻打高句骊的时候来攻打我,那你就来吧,我等着你,能说出这样的话,只能说明李世民是有准备的,于是薛岩陀部统领便敷衍了一番盖苏文的使者,立马派人将两千匹马运到长安。
    收到了马匹以后,西部地区一切照旧,也没有加紧练兵的意思,于是李世民开始调兵遣将。李世民决议要御驾亲征,虽然众大臣都一致的反对,但是作为一个从战争岁月走过来的皇帝,他比任何一个将军都酷爱打战。只是有一个问题便凸显出来,皇帝御驾亲征那就必须要有一个人留在长安监国,但是不巧的是此刻皇太子还未定,谁留下来将被认为是皇位的最佳继承者,所以无论是李泰还是李治都在默默的摩拳擦掌他们可不愿意道前线流血送死,只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李恪,他从军营里走出来所以现在无比的希望再次回到军营中去,这次可是扬我国威的时刻,最为一个有热血的男儿,李恪最大的梦想就是沙场立功,最后即使马革裹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于是早朝的时候长孙无忌将这个问题提出来,李世民犹豫不决,其实在他心理最想让李恪留下监国,但是从长远的看李恪更适合于在军中,因为陌刀军的精神支柱就是李恪,而李恪自然也不想留下。那让何人监国呢?李世民找来长孙无忌,岑文本程咬金,李道宗来商量,很明显长孙无忌的意思是让李治来监国,李治少小就比较聪明,并且是李世民亲手抚养长大的,是最为宽厚仁慈,监国也让他在实际中得到一些锻炼,然后能更好的帮助李世民来处理政务。话说的中肯好听,但是毕竟堂上这几个人都不是吃干饭的,于是马上岑文本就出来推荐魏王李泰。说李泰雅好文学,工草隶,集书万卷这是有目共睹的加之李泰才华横溢,聪敏绝伦,处理政务起来也是得心应手,水到渠成的事。只有李道宗和程咬金一言不发,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明显是李治与李泰之间的党争,任何一方都不要参与最为妥当。当李世民问李道宗和程咬金的时候,他两异口同声的说道想必皇上心中早有明断。李世民想想后也不做多说,于是让几人先下去,自己再做思考。李治和李泰对于李世民来说,李治是在自己身边长大的,他的本领都是自己教的,在文治上还是有一定的功力加之长孙无忌的大力辅佐,若是他监国也未尝不可,只是他资历尚浅恐怕不能服众,而对于李泰来讲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李泰为人不容置疑,在大臣中间也还有威信加之又有岑文本,两相比较之下李世民下定了决心。
    次日早朝李世民下诏魏王李泰、晋王李治共同监国,长孙无忌辅政。这让所有的人都感到不解让两人共同监国还让长孙无忌留下辅政,这不就是明摆着偏向李治嘛。岑文本也感觉到有点不可思议,但是皇帝的意愿那又是这么好琢磨的?最后任命岑文本为粮草官督办全军粮草。大军出征在即但是先锋将军之职还没有决定,李绩,程咬金,薛万彻等人已经年迈无法担任,而他们的子女也已长大,所以李世民确定了比武,谁是最后的胜者谁将是先锋大将。一听这话,众小爵自然兴奋不已跃跃欲试。只有李恪一人闷闷不乐,他独自去找过李世民希望担任先锋一职但是被李世民否决了因为李世民说他不适合做先锋,李恪百思不得其解,因为轮武功,轮实战,应该说那些众小爵根本不是李恪的对手,李恪还问过难道就是因为他是皇子?只见李世民的笑了一笑说道时候就会明白的。于是李恪也只有悻悻的回到府中,等待着明日的比武选将。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