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在甲午年》第七百八十六章慈禧对李鸿章的小算计

战斗在甲午年最新章节目录
   而对于重点的陆军部,何长缨也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整。
    陆军部下设旅顺军团,辽东军团,中朝联合作战军团,三个大部。
    其中,此次军事会议,着重先行整编旅顺军团。
    旅顺军团总兵力2.5万人,下设三个步兵旅。
    军团长林云瑜少将,副军团长李振华少将,参谋长马德草上校,军法长陆文杰中校。
    第一旅旅长郝天胜少将,副旅长霍国涛上校,参谋长戚有伟上校。
    第二旅旅长毛超少将,副旅长吕顺成上校,参谋长段熊波上校。
    第三旅旅长李搏虎少将,副旅长曹锟上校,参谋长阴文新中校(破格提拔)。
    之外,由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负责沟通的情报一处,二处,由陈世杰和唐风负责的宣讲队,还有陈世杰和一群少壮军人成立的卫缨社,等一些列隐秘机构,都没有提及。
    而对于抗倭军大沽兵站,鸭绿江军分区,旅顺城区管理(现由宋禧手下的官吏管理,宪兵负责力量协助)。
    以及已经实际掌控的凤凰,岫岩,营口,辽阳,锦州,盘锦——,等各处城池的管理事宜。
    都暂且搁置,战后再议。
    再当天上午的会议之后,下午,晚上,以及其后数天,整个旅顺都忙碌起来。
    新军上下都是满心的喜悦兴奋,一边进行新组织的磨合运行,一边激动的准备着即将开始的大连湾战役。
    而这个时候,大清和东洋的和谈,也在艰难的进行着。
    西洋历3月19号的整整一天,大清各地督抚的电报如同雪片一样飞抵通州,然后被送进燕京城内的总理衙门。
    张之洞,刘坤一,钱应溥,陈宝箴,赵舒翘,许应骙,甚至在养病的刘铭传,——纷纷电奏,东洋合约过苛,万不能屈服签约。
    在燕京城内的街头小巷,酒楼茶肆,人人议论,大怒咒骂倭夷小儿无耻贪心。
    而清晨的早朝,即使有着慈禧这尊大佛在帘子后面压阵,群臣还是忍不住的越吵越怒,到后来个个红着脖子‘不讲体统’的大嚷大吼。
    听得慈禧烦躁,直接下令散朝。
    之后,实在憋屈郁怒的要死的光绪皇帝,忍着身体已经得了重感冒,头疼欲裂的病症,召集他的帝党心腹翁同龢,志锐,李鸿藻,文廷式,张骞,汪鸣銮,紧急议事。
    在上书房,帝党们群情激奋,个个声言如此屈辱合约,绝不能签。
    然而光绪徬徨问计,‘如不签合约,倭夷发兵攻击京师,何如?’
    随即,众人皆是一脸怒色,而毫无对策。
    在这个时候,历来大胆的文廷式,怒不择言的突然说了一句:“假若抗倭军,何都统在京师就好了。”
    只这一句话刚刚落下,负责在旁边当慈禧的耳朵的太监聂十八,当时就满脸热泪,竟而嚎啕大哭。
    看到聂十八落泪,光绪怒吼着斥责要去把聂十八拖出去重责的敬事房太监‘滚出去’,然后沙哑着嗓子问聂十八为何而哭?
    聂十八当时就跪着‘砰砰’的磕头请罪,头上磕得头破血流的哽咽说道:“奴才念起何将军在去年赴京面圣时,和奴才说得忠君为国,要誓死把倭夷逐出咱大清的话儿,就忍不住痛哭。”
    刺眼一出,上书房内人人脸色愠怒而不敢发。
    对于何长缨的上万精兵不来解救燕京城围,而是奉慈禧的懿旨到廊坊城驻扎。
    然后兵部左侍郎王文锦明知倭夷大军来围,却死活不放抗倭军出城,最后导致抗倭军大败远走永平府这件事儿。
    随着京城九门敞开放通,现在在京城里面传得沸沸扬扬,闻于者无不瞠目痛骂王文锦是倭夷的汉奸,和去东洋舔主子腚沟子的李鸿章,是东洋养在大清的两大走狗。
    然而大清的中枢重臣们,又有哪一个不知道里面是怎么一回事儿?
    “唉——”
    光绪一声悲愤的长叹说道:“你倒是一片赤诚;下去把脑袋包扎好,朕身边少不了你这样的忠诚之人!”
    说着说着,光绪皇帝不禁想起了何长缨的那次面圣,还有里面的豪言壮语,忍不住热泪滚滚而下。
    不是咱们君臣没本事能耐打不赢这小小的倭夷,而是紫禁城里住着一个老妖婆,一心怕朕掌权,处处死死的打击朕和对朕忠心之臣啊!
    看到爱徒满眼泪水,帝师翁同龢哪里不知道他的心思,顿时也是老泪长流不止。
    东洋,马关。
    在19号整整一天,心焦火燎的李鸿章都没有等到朝廷的回电,又不敢出门怕再遭到倭夷浪人的枪击,只好如同困兽一般的在屋内长吁短叹,无从排忧解难。
    西洋历3月20号整整一天,燕京紫禁城内依然是争执不断,无所决议。
    在马关的李鸿章左右等不来电报,发电回国催问也是石沉大海。
    无奈之下,李鸿章只好邀请科士达,德璀琳,毕德格,几个老外一起商议东洋的条约,再三商讨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条约底稿的第二条‘中国将盛京省南部地方’,可以值得商榷,并且认定东洋真正想要的是鸭绿江一线地域,还有就是重中之重的‘金大旅’,从而获得旅顺这个要塞不冻港。
    第三条‘中国赔偿东洋军费库平银三万万两’,应该可以适当压减。
    第四条‘东洋国臣民运进中国各口货物减税,免除厘金,并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应该也可以商榷。
    得到了这个结论,虽假如能够‘如所愿’,李鸿章的心里却是一点也没法轻松。
    因为即使是这样,这份合约对大清国也是极端的苛刻。
    西洋历3月20号,这一天已经是日方许诺的最后一天,大清朝廷的大佬中枢们依然吵个不停,电报都不给李鸿章发一个。
    而坐在帘子后面的慈禧,此次也已经学‘精明’了,居然在帘子后面吃着小点心,喝着热茶,似乎对于朝廷不能给马关的李鸿章一个确信儿,一点都不着急。
    事实上,慈禧的心里也确实不着急。
    在她看来,就算是朝廷能拿出一个折中的方案给李鸿章,里面的内容也绝对会跟东洋的条件底稿‘相去万里’。
    假如李鸿章得到了这个电报,凭这个老狐狸的心性,就一定会死死的按着电报里面的内容和东洋谈,那么很可能就会激怒东洋。
    一旦东洋下令廊坊的军队开赴过来,攻击燕京城警告,谁能抵挡?
    朝廷的脸子现在都已经掉在地上,难道还要再来一次,被按进泥坑里不成!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