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伊凡》206面世[2]

法师伊凡最新章节目录
   光手表,边上用浓重的大字体写着:“上帝的奇迹,意识网!”
    意识网,这三个对许多人来讲从来都没接触过的词汇,在一夜之间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焦点,其影响丝毫不小于手机刚刚出现在人类社会中引起的震惊和变化,就在一夜之间,所有的人突然知道,有一种小小的像手表一样的东西,可以连接所有人的精神世界,就像人类第一次知道原来语言可以通过电信号通过光速实现彼此交流一般。
    当然,看到这个新闻的第一眼,稍有一些科学常识的人或许是嗤之以鼻,认为这只是一个被虚妄炒作的某个概念,很可能只是某个小团体的人宣称有这种功能,而记者为了吸引眼球以讹传讹罢了,这一类新闻在地球上并不常见,在这个泛娱乐化的世界,吸引眼球才是第一位的,读者们往往只关心事件的新鲜和离奇,而对真实和合理其实要求很低,不是有这么一句话么,报纸办得越来越像连载小说,小说写的越来越像真实报道。
    但不管是真是假,现在这条消息是当日搜索的头条,这就足够了,这是一个眼球经济的时代,能吸引人的目光是第一位的,其他的一切,美丑,真假,都不是问题,总之,现在这条新闻所掀起的波澜正随着信息化的网络飞速传播到这个小小星球的每一个文明角落。
    大部分人看到这条新闻的第一眼,都是不太相信的,或者说,是绝对不信的,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继续就这这个问题探讨下去,这就好像人们其实从心底里都不信2012是真正的末日,人们关心的,只是这个话题引起的一些情感共鸣,这一点在新闻上是最重要的。
    当然,作为一条能够传播的如此之广的新闻,一点表面上的“合理性”还是有的,就好像2012世界末日一般,从各种什么玛雅预言,扯到麦田怪圈,总之,写新闻的人就是要有这种功底——把一些看似毫无联系的素材整合成一篇完美的文章,让人看到的第一眼就得有这样的效果:说的挺有道理啊,比利的这些职业功底看起来还是有的,在他的新闻中,他用第一人称的“亲身经历”向大家描绘了这样一幅天堂般的场景——在这个被称之为意识网的网络中,每一个人就好像一个巨人身体的一部分,就好像每一个组成大脑的神经元细胞一样,无数的信息在这其中奔涌,所有人类拥有的情绪、理智、道德,甚至是梦中的幻想,都能在这个网络中找到,在这里,再也不会有一个人的空虚和无聊,因为他时时刻刻都面对着比现实更真实的世界,从唯心论的角度上来说,意识世界确实比现实世界更真实。
    在新闻当中,还有不少来自意识网新成员的旁白和陈述,在这些表述中,当事人都提到自己有“看见天堂”的感觉,原本在现实生活中飘忽、游移不定的信仰归属感很容易在这里体会到,不过在新闻中,比利还是不太认同“天堂”的说法,他认为之所以会如此,只是因为目前加入的大部分人都是信徒或者偏向信徒那边而已,他们体会到的情绪都是来源于彼此,当然会有共鸣,不过,在文章的最后,比利也不无感慨的提到,看到意识网,他也忍不住开始相信,是不是真的存在上帝了。
    这条新闻一开始确实是被当做噱头来炒作的,本来许多人相信这个肥皂泡甚至不用去捅,它自然而然就会碎的,但事实的走向逐渐开始偏离大部分人的预计,在新闻发出的短短数小时内,全美的上瞬间就多出几万名声称自己就是意识网用户的人,他们在网站上的留言在短短几小时之内就迅速刷上了百万,而其中的大部分在留言中都发有自己的照片,以及联系方式,以表明自己的态度认真,在这些留言当中,百分之九十多的人都众口一词:他们认为意识网确实是一个美妙非凡的世界,他们这样做只是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并融入他们。
    ……
    在新闻发出后三个小时不到,所有的超市和商店,意识网通讯器在第一时间就已经销售一空,50万只存货在纽约所有超市长长的队伍面前,如同焊枪下的水珠,还没看清楚形状,就已经被蒸发的消失不见,意识网通讯器缺货的标志牌就在每一家超市的门口挂了出来,许多不太明白这起事件的人,看着超市外排排起的长队,都有些诧异的问:“又有哪家银行倒闭了?”
    就在这新闻登出的当天,意识网的用户由之前缓慢增长不到一万名,发疯一般的飙升到四十多万,如果不是因为熟练的限制,李立天相信,这个数字还能再扩大十倍,不,一百倍,甚至一千倍!李立天深深的知道,新闻对人们的影响力又多么巨大,不要说这种可以验证、经得起考验的真实素材,就算是完全狗屁不通的谣言,在普通的人群当中也有很大的市场。
    大量蜂拥而入的、情绪激动的用户让原本略显平静的意识网彻底变成了一锅沸腾的意识海洋,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能隐约体会到这种变化,当然,对这种变化最敏感的,除了伊凡,可能就是林泉了。
    激动,兴奋,莫名奇妙的心情亢奋,就跟之前看到非洲人的生活一样,林泉深刻的体会到意识网对每一个人的影响,这种情绪他不是很陌生,这是一种融入集体的强烈归属感,就好像高中第一次军训一样,最后结束每一个方阵走正步阅兵的时候,抬头看到国旗的时候,这种感觉尤为强烈,对,这就是集体的力量,一种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的最朴素的感官体验,对,对现在的林泉来说,这仅仅是感官上的一种体验而已,他不排斥,当然,也不会让这种感觉完全凌驾并支配自己的全部。
    这个自信,林泉还是有的。
    不过,这或许仅仅是针对他个人而已,而对于意识网的其他用户,这种感觉,或许就不能仅仅用体验来说明了。
    林泉工作的内容现在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前几天刚刚产生影响的那些非洲人生活画面在这股潮流的稀释下,早已经变成了意识网的小部分,李立天担心的问题已经被证明完全没有必要,这些东西充其量都只是一时的感官而已,就好像人去屠宰场看到被杀的动物,或许当时会有些不忍,但是回到饭桌,他还是照样吃肉,就林泉个人的理解,意识网只不过是把这种个人思想上的细节放大了而已,或许会持续更长的时间,但本质上都没有改变。
    这些意识的出现,让原本“丰富多彩”的意识网一下子就变得单调起来,以前大家在这个网络上分享生活,但是现在,似乎受到这些教徒的影响,逐渐开始“自律”了起来,以前随处可见的许多比较世俗的画面,现在出现的频率似乎变得小了很多,这种“自律”在林泉看来也不完全是好事,
    在这些刚刚涌入的信息中,出现最多的画面就是十字架,上帝,天堂,最虔诚的信仰,以及发自内心的膜拜,在新加入的这些用户当中,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原先的基督教或者天主教教徒,意识网似乎已经被他们理解成上帝的杰作,是一种用于沟通神和信徒、或者信徒之间的工具。
    在跟这些“新用户”的交流中,林泉还发现许多信仰的狂热的人,他们说愿意把自己的全部都献给上帝,也就是说,百分之百的共享给意识网,说实话,林泉对这些人毫无好感,后退一万步说,即使上帝真的存在,难道他这么辛苦的费力把一个人造出来,就是让它回归自己?
    林泉拒绝了他们的这些建议,伊凡跟他说起过,关于共享比例的事情,当时令他印象深刻的只有一句话:“比起海洋,我更喜欢山峰,因为海洋永远不会有他自己的形状!一滴水妄想靠蒸发自己达到山顶,但即使是到达之后,他还是原来的那滴水吗?”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