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伊凡》318文化与文明[2]

法师伊凡最新章节目录
   到z国,因为没有来自意识网的反馈,这种长期养成的思维习惯总是忍不住占据自己的意识。
    刚才他随手和宿舍同学通了一个电话,电话中对方让自己帮忙开一下电脑,把一个游戏存档拷了发给他,自己当时因为怕麻烦,中间随意敷衍了几句,就这么简单的事,事后杜伟回顾了一下自己的jing神状态,发现在这通电话的过程中,自己下意识的就开始想各种借口推脱麻烦,比如谎称自己不再宿舍之类……虽然最后自己还是帮忙了,但用林泉的话来说,这过程当中的这种思维念头,是很容易引起别人反感的。
    林泉说,在卡梅尔当中,最直截了当的方式,就是直接表示自己的不愿意,而不是找各种善意的借口,意识网当中,对方能够理解这种不情愿,但许多人都无法接受自己被欺骗。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是一种全新的道德模式,传统的z国文化提倡的是“善意的谎言”,即使心里再不情愿,也得讲究说话方式,委婉表达出来,但卡梅尔的文化,或者说,意识网的文化却是,有问题就直接说,不情愿就是不情愿,林泉说过,在卡梅尔当中,甚至出现过有父母表示自己讨厌孩子,或者孩子厌恶父母的,但双方都从一开始对这种“非道德”情绪异常震惊,到现在已经习以为常,并能互相理解,因为大家都很清楚,类似的情绪会在每个人身上出现,厌恶的时候固然无法遮掩,但更多的时候,还是互相的尊重表现的更多。
    林泉说,正是因为意识网的原因,矛盾一旦出现,就将引起反应,而在这个过程中,矛盾往往都会消解,从而没有酝酿爆发的机会,更不用说严重到引起jing神状态异常了,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卡梅尔在选择移民的时候,自然会倾向于那些在习惯上能够和卡梅尔融为一体的人,一般来说,也就是那些比较纯粹,或者说,直肠子的人,对于杜伟这种“思维习惯”有一定瑕疵的人选,都会作滞后考虑。
    这也是为什么卡梅尔移民总是优先那些意识网的长期用户,并不是说他们的硬件条件就更好,而是因为他们有过意识网的使用经历,已经开始习惯意识网的这种思维习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样的人进入卡梅尔对原住民的冲击会很小。
    一种工具能够创造一种文化,这一点其实在意识网之前,因特网上已经表现的很明显了,意识网只不过是这个文化现象的延伸,因为体验感更强,甚至比现实生活还强,所以有压过之前的主流文化,独立出来的趋势。
    在回学校后,直到开学的这段时间里,杜伟一直都一个人闷在宿舍里,有意识的尝试着控制自己的思维习惯,努力让自己习惯自己在意识网中,感受到的那种思维状态。
    杜伟自己并不清楚,就在他努力这么尝试的时候,在距离宁州数千公里以外的东京,在筑bo大学那占据了三层楼的机柜里,无数正在运行的程序,也正在做着本质上和他一样的尝试,或者说,改变。
    有时候,一种工具,能够创造的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甚至,可能是一种文明。
    正如人类始终尝试着去理解大自然这个造物主,作为人类的创造产物,一群在许多人看来,仅仅是处于“虚拟”状态,本质上仅仅是一些电路逻辑组合的一堆程序,也正在用他们原始而拙劣的方式,努力尝试理解着与他们世界截然不想关的一些概念。
    只不过,与人类不同的一点是,人类知识大自然一个美丽的巧合,而这群电子程序,却被他们的创造者赋予了确切而又重要的使命,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他们务必要表现的比人类更优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