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伊凡》415时间问题[2]

法师伊凡最新章节目录
   ,不断寻找新的“接触面”,不断测量这些接触面的角度。
    到目前位置,实验找到最理想的一个接触面角度是90°0′42″,已经和预期目标很接近了,几个军方参谋甚至觉得,区区1分不到的误差也不是不可以接受——前线已经如火如荼,实验早一天进行,就意味着早一天打开局面,意味着能为卡梅尔节省无数的伤亡。
    但苏书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在坐标系中,sin1′也就意味着千分之一的误差,而在高维世界中,这种激光坐标系是他们唯一可以丈量的标尺,所以明知道误差存在,也不可能进行修正,几十个,几百个,甚至数千个千分之一互相叠加,那误差就呈指数上升,整个坐标系会越用越差,当位面的数量增加到一定规模,巨大地误差甚至会让整个体系完全报废。
    更高的精度要求也就意味着更多的施法,已经相应的验证寻找——主要的方式就是通过不断扩大现有位面,增加位面之间的接触点。
    这是一个十分枯燥的过程,而且伴随着一定的危险性——已经有三名实验人员在位面扩大的过程中,因为接触面出现在自己身体内部,导致人体出现暂时的“高维暴露”,就好比在人体内开了一扇空间门,联通了内部和外界,当时大家还觉得没什么,甚至有些好奇,因为可以像x光一样,清晰的在另一个位面看到自己身体内部,但是没过多久,被暴露的几个人就出现了强烈的败血症症状,其中一名因为暴露部位处在脑部,送进医院没几个小时就因为脑膜感染死了。
    这次危险给实验进程敲响了警钟,也提醒大家,小的接触面往往比大的更危险。
    但这种事情又是无法控制的,没有人知道接触面会在什么地方出现,在高维环境中中,人类纯粹就是蚂蚁的视角,而先扩大位面再进入测量又会浪费时间,实验员们能够做的,就是不断移动自己的身体,确保暴露时间不会太长。
    实验进程进行到第145个小时,实验员们发现了另一个更接近的角度——89°58′46″,截止到目前为止,实验总共测量了超过三万多个接触面,为了实验新开辟的位面超过一百多个,数百名实验员加入了这个项目,平均每几十秒就会出现一个新的结果,按照概率学来说,如果接触面出现的位置是完全随机的,应该平均每45次,就会出现一个一度误差范围内的角度,到目前为止,实验进度基本已经验证了这个结论,同样根据这一点,如果要把精度控制在苏书理想的一秒范围内,就意味着需要进行总计四万多次实验。
    也就是说,还需要额外七十多个小时,三天左右的时间,当然,这仅仅是在理论上,实际中运气可能会好一些,当然也可能更差。
    从这几个已经被发现的,肉眼看几乎就是90度的接触面上,苏书大概试验了一下超立方体的组装——从一个顶点延伸出四条互相直接垂直的棱,在常识中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但在这里却没有任何困难。
    当然,在单纯的三维视角是不可能看清楚这一点的,观察者需要在两个位面之间来回切换视角,或者把两个视角放在一起,靠想象力来弥补视角的局限性,感官上的效果还是其次,重要的是这四条棱相互之间的关系已经得到了验证——这就说明苏书方向是正确的,他的想法完全可行。
    一个接触面只能完成超立方的一个顶点,而完整的一个超立方具备16个顶点,所以要完成完整意义上的超立方,需要找到16个这样的接触面,而且都需要在恰当的位置,其中的空间还要完全被打开,不过当前最重要的是第一个,只要有了第一个做参考和指标,那接下来只要在这个坐标系中截取固定距离,那就只是单纯的时间问题了。
    不过话又说话来,现在时间恰恰是最大的问题。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