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鸡汤》看上去很美(5)

心灵鸡汤最新章节目录
   经验的障碍
    经验是老人的财富,但同时也是他们最大的障碍。
    ——麦克瑞肯
    麦立克要坐火车从佛勒**去纽约旅行。临行前,他的舅舅嘉乐来看他,告诉他一些旅行的经验。
    “你上火车后,先选一个位置坐下,不要东张西望,”嘉乐告诉他的外甥,“火车开动以后,会有两个穿制服的顺甬道走来问你要车票,你不要理他们,他们是骗子。”
    “是的,舅舅。”麦立克点了点头说。
    “走不到20里,会有一个和颜悦色的青年来到你跟前,敬你一支烟。你就说不会。那烟卷是上了麻药的。”
    “是的,舅舅。”麦立克微微一怔,但照例点了点头。
    “你到餐车去,半路上会有一个漂亮的年轻女子故意和你撞个满怀,差点儿一把抱住你。但是,你要理智地走远些。那女子是个**。要是她逗你说话,你就装成聋子。这是唯一的摆拖之道。”
    “是的,舅舅。”麦立克不禁有点惊讶,还是点了点头。
    “我在外边走得多了,以上并非我无中生有的胡说,就告诉你这些吧!”
    “还有一件,”嘉乐好像又想起.了什么,叮嘱道,“晚上睡觉时,把钱从口袋里取出来放在鞋筒里,再把鞋放在枕头底下,头再枕上,别睡着了。”
    “是的,舅舅,多谢您的指教!”麦立克.向他的舅舅深深地鞠了一躬。
    第二天,麦立克坐上了火车,横贯美洲向纽约而去。
    那两个穿制服的人不是骗子,.那个带麻药烟卷的青年没有来,那一个漂亮女子没碰上。第一晚麦立克把钱放在鞋筒里,把鞋放在枕头下,一夜未合眼。可是,到了第二晚他就不理会那一套了。
    第二天,他自己请一个年轻人吸烟,那人竟高兴地.接受了。在餐车里,他故意坐在一位年轻女子的对面。吸烟间里,他发起了一桌扑克。火车离纽约还很远,麦立克已认识车上的许多旅客了,而客人也都认识他了。
    火车经过俄亥俄州时,麦立克与那个接受烟卷的.青年,跟两个瓦沙尔女子大学的学生组成一个四人合唱队,大唱了一阵子,获得旅客们的好评。
    那次旅行对麦立克来说是够快乐的了。
    麦立克从纽约回来了,他的舅舅又来看他了。
    “我看得出,你一路没有出什么岔子,你依我的话.做了没有?”一见面嘉乐就高兴地问麦立克。
    “是的,舅舅!”麦立克还是那样作了回答。
    嘉乐很高兴地.自言自语道:“我很高兴有人因我的经验而得益!”
    不要完全相信别人的经验之谈,世间万物皆在不停地变化,自己去闯一闯,走出一条更好的道路来。光会空想,不如行动,因为行动可以把空想变成事实,可以改造空想。
    伟大的启示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不是出自雄心壮志或单纯的责任感,而是出自对人和对客观事物的热爱和专心。
    ——爱因斯坦
    斯.茨威格那时大约25岁,在巴黎做研究与写作。许多人都称赞他发表过的文章,有些他自己也很喜欢。但是,他深深地感到自己还能写得更好,虽然他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
    于是,一个伟大的人给了斯.茨威格一个伟大的启示。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情,竟然成为他一生的关键。
    有一天晚上,在比利时名作家魏尔哈伦家里,一位年长的画家慨叹着雕塑美术的衰落。斯.茨威格年轻而好饶舌,激烈地反对他的意见。“就在这城里,”斯.茨威格说,“不是住着一个可与米开朗琪罗相媲美的雕刻家吗?罗丹的《沉思者》、《巴尔扎克》,不是同他用以雕塑他们的大理石一样永垂不朽吗?”
    当斯.茨威格倾诉完了之后,魏尔哈伦高兴地指指他的背。“我明天要去看罗丹,”他说,“走吧,一块儿去吧。凡是像你这样赞美他的人都该去见见他。”
    斯.茨威格充满了喜悦,但第二天魏尔哈伦把他带到雕刻家那里的时候,他一句话也说不出。在老朋友畅谈之际,斯.茨威格觉得他似乎是一个多余的不速之客。
    但是,最伟大的人是最亲切的。他们告别的时候,罗丹转向斯.茨威格。“我想你也许愿意看看我的雕刻,”他说,“可我这里什么也没有。但是礼拜天,你到麦东来同我一块吃饭吧。”
    在罗丹朴素的别墅里,他们在一张小桌前坐下吃便饭。不久,他温和的眼睛发出激励的光芒,他本身的淳朴,宽释了斯.茨威格的不安。
    他的工作室,是有着大窗户的简朴的屋子,有完成的雕像,许许多多小雕塑品——一只胳膊,一只手,有的只是一只手指或者指节;他已动工而搁下的雕像,堆着草图的桌子,一生不断的追求与劳作的地方。
    罗丹罩上粗布工作衫,好像变成了一个工人。他在一个台架前站着。
    “这就是我的近作,”他说着揭开湿布,现出一座女*正身像,以黏土塑成的。
    “这已完工了。”斯.茨威格想。
    他退后一步,仔细看看,这身材魁梧、阔肩、白髯的老人。
    但是在审视片刻之后,他低语着,“就是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对不起……”
    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轻轻滑过软和的黏土,给肌肉一种更柔美的光泽。他健壮的手动起来了;他的眼睛闪耀着。“还有那里……还有那里……”他又修改了一下,他走回去。他把台架转过来,含糊地吐着奇异的喉音。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时而,他的双肩苦恼地蹙着。他捏好小块的黏土,粘在塑像身上,刮开一些。
    这样过了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他没有再同斯.茨威格说过一句话。他忘掉了一切,除了他要创造的更崇高的形体意象外。他专注于他的工作,犹如在创世之初的上帝。
    最后,带着舒叹,他扔下刮刀,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种温存关怀般地把湿布蒙上了女正身像。于是,他又转身要走,那身材魁梧的老人。
    在他快走到门口之前,他看见了斯.茨威格。他凝视着,就在那时他才记起,他对他的失礼而惊惶。“对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记了,可是你知道……”斯.茨威格握着他的手,感激地紧握着。也许他已经领悟了斯.茨威格所感受到的一切,因为在他们走出屋子的时候他微笑了,用手揽着斯.茨威格的肩头。
    在麦东的那天下午,斯.茨威格学到的比在学校所有学到的都多。从此,斯.茨威格知道人类的工作必须怎样做,假如那是好的而又值得的。
    再没有什么像亲自见一个人全然忘记时间、地方与世界那样使斯.茨威格感动。斯.茨威格醒悟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情的全力集中,把易于松弛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
    于是,斯.茨威格察觉到至今在他的工作上所缺少的是什么——是能使人除了追求完整的意志而外把一切都忘掉的热忱,一个人一定要能够把他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没有别的秘诀。
    一个人如果不具备热忱的心,他是很难取得成功的。任何伟大的人,不管是音乐家、艺术家还是领袖,对他的事业,他所从事的工作,都是满腔热忱、兴致勃勃、全力以赴地投入的。
    自知之明
    有一种东西,比才能更罕见、更优美、更珍奇,那就是自知之明。
    ——巴顿
    福特是美国著名的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他对汽车和摩托车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获美国总统颁发的“一等勋章”。在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汽车制造业里,福特可谓是一个很有影响的重量级人物。
    但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在福特技术研究所内部,人们为汽车内燃机是采用“水冷”还是“气冷”发生了激烈争论。福特是“气冷”的支持者,所以新开发出来的n360小轿车采用的都是“气冷”式内燃机。
    在美国举行的一级方程式冠军赛上,一位车手驾驶福特公司的“气冷”式赛车参赛。在跑至第三圈时,由于速度太快导致赛车失控,赛车撞到围墙后油箱爆炸,车手被烧死。此事引起了福特“气冷”式n360的销量大减。技术人员要求研究“水冷”式,仍被福特拒绝。一气之下,几名主要技术人员准备辞职。
    福特公司的副总经理感到事态严重就打电话给福特本人:“您觉得您在公司是当总经理重要,还是当一名技术人员重要?”福特在惊讶之余回答:“当然是当总经理重要。”
    副总经理毫不留情地说:“那就同意他们去搞水冷引擎。”福特省悟过来,毫不犹豫地说:“好吧!”后来几个主要技术人员开发出适应市场的产品而使公司的销售量大增。这几个当初想辞职的技术人员均被福特委以重任。
    福特公司步入了良*发展的轨道。
    一天,公司的一名中层管理人员瓦尔多与福特交谈时说:“我认为公司中层领导都已成长起来,您是否考虑一下培养**人了?”瓦尔多的话很含蓄,但却表明了要福特辞职的意愿。
    福特一听,连连称是:“您说得对,不提醒我倒忘了,确实该退下来了,不如今天就辞职吧!”由于涉及移交手续问题,几个月后福特便把董事长的位子让给了别人。
    一个人无论地位多高或者拥有多么巨大的成就,都不可避免地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能够虚心听取下属与自己主张相反的意见;当下属提出要求让自己辞职时不会认为下属有要求地位之嫌,这两件小事就足以决定福特人生境界的高尚。
    每个人都不是万能的,都会过时,由昨日的先锋、权威成为今日的落伍者,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仍以昨日的感觉坐在位子上发号施令,这种思维会使你从成功走向失败,甚至为人所唾弃。
    朋友
    只有身在邻居嘈杂的聚会中,你才会有很大的耐*。
    ——琼斯
    刘易斯.迪克森的祖母有一个名叫威尔克斯太太的敌人。迪克森的祖母和威尔克斯太太都还是在做新娘的时候,就搬到了这座小镇的主街上成了隔壁邻居,她们都想在这条街上住一辈子。
    迪克森不知道她们之间“战争”开始的原因是什么——那已经是在他出生之前很久的事情了——但迪克森多次目睹她们进行激烈的“战斗”。
    毫无疑问,这根本不是有风度、有节制的“战争”,这是女士之间的“战争”,是全面的“战争”,镇上发生的每一件事都能引起她们的反应。
    威尔克斯太太赢得了公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