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鼎》第791章东雍州

逐鼎最新章节目录
   &nb永久网址,请牢记!
    更新时间:2013-07-19
    赵军声势浩大的要与楚军交战,结果却突袭了洛阳王的北方辖地东雍州。访问本站。这个消息,让整个南方诸侯都错愕不已,都完全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而身在荆州的洛阳王司徒浩,更是诸侯之中,得到消息最早的一人。当得知赵军已经攻破河内府,杀入东雍州境内之后,司徒浩当即就难以置信。如果不是前来传讯的是自己人,而且接二连三的接到东雍州各个城池的传信以及求援信,司徒浩完全不相信,赵军会突袭自己的治地。
    得到消息的司徒浩虽然恼怒异常,但不敢有丝毫的耽搁,当即就动身前往荆州北部的南阳府,并下令荆州北部的洛军向南阳府汇聚,准备向北,支援洛阳。
    然而,东雍州传来的消息一个比一个坏,一个比一个让司徒浩难以接受。等其赶至南阳府,集结军队准备出发之际,他已经先后收到了河内府失陷,虎牢关失陷以及弘农府失陷的消息。
    最让司徒浩难以接受的是,赵军已经拿下了南阳府北面的宜阳等地,恰好出现在南阳府北面。也就是说,赵军已经将东雍州团团围困,甚至临近南阳府地界了。
    更为严重的是,荆州东面豫州之地的赵军也开始有了动作,虽然没有向西的举动,但是,也足以让荆州感到了极大的威胁。位于南阳府的司徒浩顿时是进退不得,向北救援,可不仅南阳府北面有赵军,就是东面豫州的赵军,也很有可能杀入荆州,甚至直接将荆州之地分成两段。要知道,荆州的春陵府还有一半地域在赵军手中,也就是说,豫州的赵军能通过春陵府直接攻击南阳府侧翼,甚至将南阳府与其他南面诸府分割开来。
    如果不出兵救援,那么,他就要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老巢洛阳,被赵军这样吞并。如此,司徒浩如何甘心?好不容易与汉中王一起联手南下占了荆州,可老巢又没了,这几乎就等于他这两三年的辛苦,全都白费了。对于司徒浩来说,不仅仅是老巢的丢失,那七八万的将士更让他心疼。
    而东雍州的丢失,不仅会让他老巢被赵军占据,还会对他洛阳王的声望,将士一次毁灭性的打击。而洛阳城内的财富,也让他心疼的难以呼吸。虽然现在他有些不待见大燕旧臣,但并不代表他不需要他们。可现在,只怕这些文臣,也全部失陷与赵军之手。
    这种情况,气的司徒浩差点吐血。司徒浩麾下重臣连忙建议,向汉中王求援,让雍州西面长安之地的汉中王军队,东出函谷关,从侧翼支援洛阳。
    汉中王司徒飞与洛阳王北面平分雍州之地,司徒飞自然清楚,如果洛阳等东雍州之地被赵军占据,那么,雍州西面的长安之地,同样处于危险之地。长安和洛阳一样,都被北面面临赵军攻击,长安之地比洛阳稍好的是,洛阳东面也面临赵军的势力范围,而长安东面,则是洛阳王的东雍州之地。现在,东雍州被赵军占据,汉中王自然不能熟视无睹。虽然有函谷关为阻隔,但司徒飞可不敢保证,这函谷关一定能挡住赵军的强攻。
    对于汉中王而言,东雍州丢失,原本雍州之地整体对抗赵军,就成了汉中王单独一人抵挡赵军。所为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先烂。他长安之地,就单独处在赵军眼皮底下,将来的处境更难。
    所以,在汉中王得到消息,洛阳王还没有求援的时候,其已经下令函谷关的守军东出函谷关,救援洛阳。两万函谷关及其潼关守军突然出关,大出弘农府的赵军的预料。弘农府赵军一路向南,在突袭函谷关未果之后,就没有对函谷关继续动手,留下部分军队在函谷关外驻守外,其余的都一路南下,尽克弘农府南部诸城。
    所以,汉中王援兵的出现,竟然大破赵军,杀入弘农府境内。镇兵第九镇和禁军第四镇的镇军将军顿时勃然大怒,自己没有去针对长安之地下手,反倒被对方给突袭了,这让两人脸上顿时挂不住了。
    两将军与从虎牢关和豫州而来的赵军回合之后,将东雍州与南面荆州之间的防线交给对方,旋即大军折回,在弘农府境内,与汉军大战。或许是因为被突袭而愤怒,赵军士卒与汉军交战,顿时各位勇猛。
    两镇大军,合计也有五万有余。除了部分驻守各个城池之外,三万余将士与汉军一番猛战。占据兵力优势的赵军,除了正面与汉军交战之外,还派出万余将士,做出对函谷关猛攻之势。
    如果是其他诸侯,函谷关留守的数千汉军或许并不在意。但是,赵军的震天雷一出场,顿时就让函谷关感到压力极大。而担心后路被断,甚至函谷关被破的汉军,不得已,只能边战边退,无法向东/突进。也就是说,他们已经失去了援兵的效果。
    赵军虽然占据了东雍州不少地域,虽然还没有对地方完全掌控。但是,这被赵军占据地域的百姓,对赵军绝对是欢迎的。赵军每破一地,都直接削减了赋税,免除了各种苛捐杂税。就是洛军掌控这里时,因为大战需要征收的粮草,也被赵军免除。
    而汉军的援兵,除了函谷关,所带的粮草并不多。尤其是赵军一部在攻打函谷关,让函谷关的粮草无法出关,也使得这支汉军的援兵粮草也成了问题。
    固然因为突袭,占据了弘农府数县,但是,他们却得不到这里百姓的拥护,甚至,还遭到了反对。不仅仅是普通百姓,就是一些大族、商人,也对汉军的援兵,极为的不满意。为何?因为他们要从这些县城征收军粮。
    征粮?这些被先前被赵军从洛军手中拿下的城池里的百姓自然不愿意了。赵军来了,直接免除征粮,甚至还拿出府库的粮食救助百姓,你们来了还要征粮?这算什么?如果没有赵军为了安抚地方,免除各种苛捐杂税,不在地方征收军粮,自然也不会让这些地方的百姓对汉军征收粮食而不满。
    单独一方还没什么,可是一比,就看出差距了。这不仅仅是普通百姓不满,更多的大户和商人也极为的不满。要知道,正真有钱有粮食的,绝对不是普通百姓最多。再加上汉军给出的时间短,自然不会慢慢从普通百姓身上一点一点的搜刮。此外,对于汉军而言,这弘农府的百姓,也不是自己的治下,再怎么征收,也是为了帮助你们。
    结果自然不言而喻,汉军在弘农府治下数城之内,根本得不到百姓的拥护和欢迎。而原本各城的官员,要么被处死,要么,这回也倒向了赵军,自然不会全心全意的为汉军服务。所以,粮食问题,依旧让汉军主帅极为恼火和忧心。
    所以,汉军的行动就激烈了一些,地方官府不配合,征收不利,那就让麾下的将士去抢。顿时,在弘农府西半部分被汉军占据的地域,汉军还是从各地百姓和大户之中强取钱粮。正常的征收已经很让这些人不满了,更别说强取。虽然先前汉军以军队逼迫地方官府征收钱粮,地方官府不甚配合,各地百姓也不满,但毕竟还是上缴了一些。
    但让士卒强取,顿时就惹了乱子了。现在的军队可不是有素质的高教育军队,他们也比不上赵军那般严于军纪的军队。不少汉军士卒和将校,打着征收钱粮的名义,开始肆意妄为,强取大户人家的钱财,甚至干出了奸/淫/掳/掠之事。
    好么,你们这哪里是前来支援洛军的援兵,分明就是强盗。这下好了,汉军彻底在这些地域失去了仅有的一点好感。在这个时候,早已经做好了清剿全局,也得知了这些地方的情况的赵军,顿时开始最猛烈的攻击。而各个城池的百姓,直接里应外合,欢迎赵军入城。
    两万汉军援兵,前后在弘农府只待了不过十余天,就被赵军给包了饺子,全军尽墨了。此战,赵军没有要俘虏。因为这两万汉军突袭弘农府之时,让赵军付出了四五千的伤亡,所以,报仇雪恨的赵军上下,在得到镇军将军的允许之后,将剩余的俘虏全部处决了。当然,也打着处理他们在地方胡作非为、无恶不作的名义行动的。
    这两万汉军援兵,不仅没能赶至洛阳,支援洛军,还为赵军做了一点好事。那就是这些汉军在这弘农府的胡作非为,让赵军很快得到了这里的民心。不管是普通百姓,还是大族豪族,此刻,都积极主动的配合赵军,主掌地方。
    在汉中王出兵支援,在洛阳王向汉中王求援的同时,洛阳王司徒浩也向南面的齐王和蜀王都发出了求援信。虽然洛阳王与蜀王不对付,但此刻,赵军都已经逼至眼前了,其他的诸如面子等问题,早就被他抛至一边了。
    齐王和蜀王得到赵军攻打洛阳王的消息要比汉中王晚,但与汉中王和洛阳王一样,都大吃一惊。在听闻消息之后,蜀王和齐王都停止了在江州的小规模战斗,而是开始极度的关注北方情况。
    齐王和蜀王接到洛阳王的求援信之后,各个脸色都很难看。洛阳王没有在求援信上威胁他们,但也说出了赵军拿下洛阳王势力范围,对其他诸侯意味着什么。
    东雍州南面就是荆州,如此,就同样占据荆州的汉中王和齐王造成影响,而对西面和西南的蜀军也造成危害。尤其是齐王,现在赵军占据的豫州就在扬州的北面,如果让赵军再占据荆州之地,那么,齐王就要两面受敌了。如果加上南面的交州之地和东面的大海,齐军就要四面受敌了。
    所以,对于洛阳王的求援,他不得不慎重考虑。不救,赵军顺势而下,对齐军来说,就是极大的威胁。如果救援,会不会引发赵军现在就对齐军的攻伐?相比之下,蜀王除了对局势的担心之外,更多的则是高兴。
    先前汉中王和洛阳王占据荆州,整个蜀军内部都传出流言,言自己不如自己的两个哥哥,尤其是久攻荆州不下,更让司徒彻脸上无光。不管现在看到洛阳王将老巢东雍州之地给丢了,司徒彻不由心在狂笑。
    不过,高兴过高兴,这救援之事,还是要考虑的。司徒彻本意则是不予理会,毕竟,就算荆州被赵军攻克,自己也是受影响最小的。当然,最重要的是,经过分析,以赵军现在出动的兵力和赵军在各地军队的驻扎情况看,赵军根本就不会立刻向南,对荆州下手。赵军此战的目的,只怕就是洛阳或者长安这两个大燕国都。司徒彻麾下重臣也认为,赵军此次行动,就是要以一次胜仗来宣告赵军的战无不胜,同时拿下大燕旧朝的国都,以在中原竖立新朝赵国替代大燕的气势。
    但林世文却没有认同司徒彻不救援的建议,他认为,此次需要出兵救援。就算不是真心要为洛阳王出力,也要打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