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唐春》1020功德包装

满唐春最新章节目录
   说干就干,刘远和龚胜就开始在房间内筹划了起来,两个人都是脑子灵活、有经验的人,很快就有一个完善的计划。
    在华夏,修路补桥本来就有积德的说法,刘远和龚胜先是在报上撰文,默然潜化地宣传修路有积德之功,不外是某个德高望重大师对功德的讲解,喜欢做好事的人有什么福气,在故事版又连续刊载一个喜欢修路大善人最后财色兼收的狗血故事,除此之外,刘远还拜访各寺庙的主持,让他们在开坛**时,多加入一些修路积功德的说辞。
    身份地位摆在哪里,有李二的支持,特别是长安报巨大的影响力,很快,大唐就兴起一股修路德舆论,不少善长仁翁、乡绅都对修路大感兴趣,很多人都乐意出钱出力修路补桥,虽说大唐的国库亏空,那是连年征战,又不忍心加重百姓税赋的原因,贞观之治十多年,生产力早已得到极大的提高,再说这几年天公作美,风调雨顺,老百姓生活富足,仓中有余粮,手中有余钱,拿一点出来做善事,还是很乐意的。
    看到各地都兴起了修路补桥的热潮,龚胜急了,连忙找到刘远说:“东家,我们替他人做了嫁衣裳,我们还是快点推出那个积德计划吧,若不然,白忙乎一场了。”
    花这么大的气力,也就是为长安到凤州这一段公路筹款,那钱还没有收上来,可是民间已经自行活动了起来。龚胜听到这些消息,心中暗暗着急,他倒越来越佩服自家东家。最近那是越来越沉得住气。
    刘远一脸淡定地说:“不急,有心做善事,闲钱总会有的,若是无心,就是有金山银山,也休想让他拿出分毫,船到桥头自然直。怕什么。”
    “好吧,那属下就不管了。”皇帝不急太监急,龚胜悻悻地说。
    “不。你要管了”刘远笑呵呵地说。
    “东家的意思是”
    刘远话语中带着骄傲地说:“这些天,刘某也不是白白虚渡,仔细想了一下,光是靠长安报和金玉世家、墨韵书斋这点产业。力量还是太小了。对那公路而言犹如杯水车薪,运做得不好,还引人诟病,再三细量,我决定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大它,经过再三努力,终于说服了几个重要人物成立一个功德社。专门负责与功德有关货物的管理。”
    “功德社?这是什么?东家,你说的重要人物。有哪些啊?”
    “功德社,就是商家交纳一定的费用或从出售货口中抽取一部分货款用作修路之用,即可授予功德货物的称号,证明从他哪里所出售的货物,有一部分钱款是用作修路之用,也就是说,购买一份功德货物的顾客,就是出了一份善心、积了一份功德,而功德社的人员可不简单,有慈恩寺的智云大师、西明寺的三德大师、玉华宫寺的玄类大师、白马寺的月华大师、上清宫清风真人、袁天罡真人和全真的李淳风道长,此外,信佛的长孙皇后,也担任功德社的荣誉社员,至于刘某,则是做一个小小的执事罢了。”
    “咝”,听刘远介绍完,龚胜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气,那几个重要人物,随便一个都是叱咤风云的人物,全是佛道两教的大能,任意一个都有大批的信徒,自家东家竟然有这样的能耐把他们聚在一起,难道最近一直找不到自家东家的身影,现在却这般气定神闲,有这些人,那功德社的号召力可以说逆天了,最重要的是:声誉极高的长孙皇后压轴,就是想低调也不可能啊。
    龚胜一脸祟拜地说:“东家,龚某对你真是服得五体投地了,你太有手段了,不,不,你有能耐了。”
    刘远嘿嘿一笑,心里也颇有成就感。
    最近几年,刘远经常捐钱捐物,不时与寺庙道观联合施粥散药,特别是长洛高速开通后,规定一定的比例用作慈善之用,这些都是刘远一手打理,长洛高速巨大的吸金能力,也让那笔做善事的银子也跟着水涨船高,呈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的状态,有名的寺观都得到分润,那交情一直很好,所以进行得非常顺利。
    再说了,这些大师、真人也巴不得可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呢,当然,也有婉拒的,不过刘远有的是办法,把自己的名头搬出来,不够?那么清河崔氏、皇上皇后,还是发婉拒,这好办,发动认识他的人、徒子徒孙一起上阵,反正说到他服为止,最难弄就是袁天罡那牛鼻子,功成名遂不想趟这这场浑水,刘远费了不少功夫都没行,一怒之下,威逼要挖他的新闻,传他与美女信徒暧味的事放上长安报,袁牛鼻子一下子傻眼了,横的怕蛮的,掂量再三,还是捏着鼻子认了。
    “那当然,你也不看看刘某是哪个。”
    “那东家,我这就把功德社的消息刊载在明天报上?”龚胜小心的问道。
    刘远摆摆手,从身上拿出一份计划书,放在案几上,淡淡地说:“把这个计划润色一下,好好筹备一下,两套计划一起出报。”
    龚胜打开一看,只面上面写着:一天捐一文,做个好唐人,然后就是从国家大局的角度,分析修筑这条公路的重要性,又举出大唐连年征战,疏导黄河、修筑大明宫等,国库开支巨大,入不敷出,皇上和皇后不忍加税于民,加重百姓的负担,自皇宫开始,节衣缩食,现在国库拿不出银子,请大唐的百姓踊跃捐款云云,说得情真意切,简直就是感人泪下。
    高明啊,龚胜稍加思索,马上明白了刘远意图。
    佛和道,在大唐拥有的信众不少,这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但不是决定的力量,刘远估算过,大唐建国初期约有人口八百多万,经过休养生息,现在约有人口二千万左右,其在佛道的信徒,也就三四成左右,还有很多人是不信这个,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自然不能放弃,推出这个“一天捐一文,做个好唐人”的活动,可以把这一部分人发动起来,现在是贞观年间,百姓生活富足,一天一文,可以说微不足道,但是二千万人中,只要有一百万人每天捐一文,那么一天就有一千两之巨,一个月就有三万余两,一年则有几十万两,这可是一笔巨款了。
    方方面面都照顾到,还真是算无遗漏。
    “东家,幸好的你不是靠笔杆子吃饭,要不然,这长安报就没龚某的一席之地了,都写得这么好,哪里的需要改呢,就原稿刊登行了。”
    刘远没好气地踢了他一脚:“你这家伙,什么都没长,这拍马屁的功夫倒是长进了不少。”
    “要拍也就拍将军的马屁,换了他人,龚某还不稀罕呢。”
    “得了,就你有理,抓紧点,快要到年关了,后面还有得忙呢。”
    龚胜一脸正色地说:“是,东家。”
    胡饼是一种塞外传入中原食物,制作方便,口感松脆,入口甘香,特别是刚刚炸出来时,甘黄油亮,饼香扑鼻,不过胡饼并不是只有胡人才会做,精明能干中原人很快就学会了其制作工艺,还加入了自己的创新,烤制出更适合中原人口味的胡饼,那生意比胡人还要好,街头张记的老板张老头,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当年张老头嘴馋贪吃,就在一个胡人的胡饼摊上盯着看,看得多了,就掌握了其制作工艺,慢慢摸索出一套方法,炸出来的胡饼又脆又香,让人吃了一块想二块,生意做得停不了手,张老头最高兴地事,就是一边卖胡饼,一边看相隔几丈之远、死对头老周生意一般,皱着眉头的样子。
    一看到就有一种自豪感,当然,也有得瑟之色。
    很简单,就是味道上,张记胡饼比周记胡饼口感要爽脆一点,可是就是这么一点,两人的生意就相差远了。
    可是,今儿怪了,老周的胡饼摊前挤满了人,相反,张老头的生意一下子变差也很多,细心的老张头发现,经常光顾自己的几个老顾客,也转到老周那里的买胡饼,心里纳闷极了。
    “赵叔,赵叔”老张头找了机会,拉着一名老者到一旁,有些不高兴地说:“我说赵叔,我们就是住在隔壁,平日交情也好,你怎么光顾别人怎么不光顾我呢?难道姓周那田舍奴做的胡饼,比俺老张做得还要好吃?”
    “原来是小张啊”那赵叔笑了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不是,不是,说这胡饼的味道,还是你张记的地道,不过老周的烧饼是功德胡饼,吃它就可以积一份功德,这可是一件大好事,俺老赵还想积多一点福,到时能投个好胎呢,反正味道也差不了多远,就买他的吧。”
    张老头吃惊地说:“功德胡饼?这,这是胡饼吧?和我的胡饼有什么区别?”
    “区别大了”赵叔解释道:“就说这个烧饼吧,那老周每卖一个胡饼,就从所收的钱银中捐出半文钱去修路,这是替我们买饼的人捐的,少是少了点,可这也是功德啊,好饭不怕晚,功德不怕攒,你明白吗?价钱是一样的,味道又相差得不远,吃个饭还能做个好事、积点功德,那自然是吃他的了。”未完待续。。
    :炮兵盯着月票榜,暗暗祈祷着:万能的书友们,让我今天月票过百吧
    〖〗百度搜索“”访问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