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巾张狂》第47节越河袭粮道

黄巾张狂最新章节目录
   张狂此时亲自统帅的“主力军团”,其实是一个空架子。 曹操在发现张狂的主力大多是民夫在充数的时候,便可以自由调动己方的主力。张狂的主力军团已不足为惧,若非其依靠白马县城进行据守,曹操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击破张狂军的大营。
    不过,一道城墙,让民夫与战兵之间的差距被拉小了很多。曹操哪怕再自信,也不可能强攻下人数占据优势,又有城墙依靠的张狂主力。
    除去了张狂冒牌主力的威胁之后,曹操手中一下子便拥有一万大军,能够被抽掉出来自由使用。那么这支万人大军,是用于向东击退臧霸的袭扰,还是南下收复陈留比较好呢?
    与荀攸好好的计较过一番以后,曹操发现这两条道路都行不通。
    臧霸部不过是赵国【】军的一路偏师。哪怕能将其全歼,对兵力庞大的赵国【】军来说,都算不上是伤筋动骨。而且,击败臧霸不难,难的是消灭此僚。以臧霸十多年游击战打出来的经验,此僚跑路的功夫,堪称天下第一流。臧霸只需往某处山区一躲,曹操手下再多出一万人来,也未必捉得住他。
    至于收复陈留?
    这个提议差不多可以当做一个笑话。
    之前孙坚一万多大军的强攻,都被赵国【】军从陈留城下逼退。曹操如果决定进攻陈留,哪怕算上之前由曹仁带出去的一万人,可用的总兵力也不过两万左右。面对敌方上万骑兵和数千精锐步兵的严阵以待,攻击难度只怕还在打下张狂的主营之上。
    曹操如今需要面对的,便是这样一个处处需要兵力支援,却又处处都难以一举扳回战局的情形。
    就在这种一筹莫展的情形下,从袁谭那儿逃过来的谋士逢纪,给曹操献上了一个大胆的计策。
    要说逢纪也是郁闷。他在袁绍手下颇受器重,可谓如鱼得水。可是张狂一个突袭,便将袁绍逼到败亡的边缘。当袁绍伤重而死之后,权柄皆归于田丰。逢纪这个颍川系的外人,自然便被排挤到一旁。
    好在逢纪虽然失意,毕竟智略还在。张狂击灭袁谭的时候,逢纪见机不妙,果断逃离青州淄博,投奔曹操去了。而曹操正好也需要不少帮手,见逢纪来投。很高兴的接收了他的投效,任命他为一郡长吏。逢纪也由此再次得到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在郡中干的风生水起。
    逢纪既对张狂怀着刻骨的痛恨,自身的发展又取决于曹操的兴亡,对付起张狂来,当然是竭尽全力。作为海内知名的才智之士,经过一番冥思苦想,还真就给逢纪想出了一条风险不小的翻盘之计。
    正如赵**的一首军歌唱的那样,所谓“擒贼先擒王”。张狂征战多年,未尝一败,是赵国【】军的精神领袖。要对付赵国【】军。只要能够击败赵公张狂,便能重重挫动对方的锐气。
    张狂据守白马县城,让曹操空有精锐的兵马,就是打不下来,却并不意味着他没有弱点。哪怕张狂麾下的“主力军团”多是以民夫充数,毕竟人数摆在那里。五万多人每日要消耗的粮草,可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
    想要供应五万人的军粮。必须有一个可靠的屯粮地。要不然,每天都从遥远的后方运粮到前线,风险未免太大了些。
    白马城是前线,不适合用来屯粮。根据之前潜伏在张狂地盘上的细作,冒死送出的线报,曹操知道张狂大军所需粮秣。都是来自距离白马一百多里地的黎阳。黎阳位于黄河以北,只要渡过黄河,便能够很方便的将军粮运送到白马城一带。
    大约是由于黎阳与战场隔了一条黄河,张狂派驻在此地督粮的军队,为数只有四千出头,而且多为新兵。若是能够一把火烧掉黎阳的粮草,那白马的五万多人可就要断粮了。断粮的军队没有战斗力。曹操抓住机会,便可以趁机击溃张狂大营,将张狂赶回河北。
    接下来,若是运气足够好,能够直接俘杀张狂本人,当然是最好的结果。就算这一点很难做到,向来有不败名声的张狂,被己方打的落荒而逃,也能够让整个赵国【】军士气大受影响。
    这个计策若是成功,显然战略效果会很好。在击破张狂大营之后,曹操的主力便可以被抽掉出来,与孙坚夹击深入南方的赵国【】军,以扳回战略上的劣势。因此在经过仔细考量后,曹操和荀攸都肯定了此计的可行,哪怕风险有些大。
    但是,有一个难题难住了大家。那就是,如何才能快速的跨越黄河天险,从侧翼进攻黎阳?
    显然,如果没有想好渡河的方法,逢纪是不会贸贸然为曹操献计的。他十数年里多次来往于黄河两岸,又曾经专门研究过黄河的河工事宜,对黄河的水文变化可谓是了如指掌。至于逢纪所提出的渡河手段,其实也不新鲜。那种手段,叫做“浮桥”。
    浮桥在中国运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文王时期。 《诗经.大雅.大明》记载:“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便是描述当年周文王为了迎亲,在渭水上架起一座浮桥。不过,浮桥的架设速度,通常需要相当一段时间,这是曹操目前所不能拖延的起的。而逢纪经过仔细的考虑,提出了一个“一日浮桥”计划。
    根据仔细计算,逢纪计划打造四条百丈长的铁索,用于对浮桥的固定。而后,再事先准备好只能容纳两三人的小舟百条,两丈长、半尺宽的木板一千块,用于浮桥的铺设。
    此时,黄河春汛已过,却还没有进入夏讯,正是一年中水位最低的日子。在两岸最狭窄处,河面的宽度也就百丈左右。只要行动够快,先将铁索两两接好,用小舟送到河对岸固定下来,再将加工过的小舟快速勾住铁索,然后钉上木板,就成了一条临时浮桥。
    虽然这样造出来的浮桥不能持久,但对曹操军来说。只要能够支撑大军来回渡河两趟,也便够了。
    完成这条浮桥,其实还有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不能有敌人水军的干扰。好在以黄河下游的水文状况,容纳不了大船行动。如果光是对上那些最多不过乘坐数十人的走舸,则一阵弓箭过去,敌人也就不敢靠近了。
    曹操和他的谋士们仔细审查了逢纪的计策。发现可行性非常高,终于下定决心。执行这个计策。为此,曹操立刻让军中工匠准备制造浮桥所需的材料,还派人到黄河下游己方占领区去收集小舟。
    这个计划的要领,便在一个“快”字上。只要曹操的动作够快,张狂几乎就没有阻止他的机会。
    好吧,经过十天的精心策划,赶在雨季来临的前一天,曹操终于发动了奇袭黎阳的进攻。
    八千准备停当的兖州精锐大军,从白马城东侧迂回一百里。来到黄河岸边。按照事先的规划,曹军搭建浮桥的工作进行的极为顺利。就在第一场夏雨落下的同时,曹操一马当先,踏上了刚刚赶修完毕的临时浮桥。
    好在夏季的第一场雨并不算大,持续时间也不长。渡过黄河之后,曹操不顾衣甲都被淋湿,指挥部下强行军。直扑黎阳屯粮地。他很清楚,若是再下一场雨,几日之后,黄河就会涨水。那座临时搭建起来的浮桥,也许不用等敌人来拆,自己就先被黄河水给冲垮了。
    所以。这一仗,是在与时间赛跑!
    赵国所属的黎阳城中,守城者是个名声不大的年轻将领,姓孙,名礼,字德达,涿郡容城人。事实上。如果黎阳城的守将是个声名赫赫的大将,例如于禁、关羽等,曹操还真的未必敢来截粮。
    至于孙礼?
    谁知道他是哪根葱?
    当然,曹操也不会因为孙礼籍籍无名,就由此小看了他。天下人都知道,张狂以善于识人,能够点化武将而著称。孙礼能够被张狂任命为督粮官,显然不是寻常人物。但是,无论如何,一个无名的孙礼,总比不上那些成名已久的大将有威慑力。
    但是,孙礼真的是个好对付的吗?
    张狂点化孙礼之后,惊讶的发现孙礼的武力,居然不在殷罡之下。就算对上“万人敌”,孙礼怕是也能坚持个一二十回合。
    而且,曹操不知道的是,除了孙礼作为黎阳的守将之外,张狂还为黎阳配备了一员副将。这员副将在历史上也是大大有名,曾经挫败过拥有优势兵力的诸葛亮的攻势,守卫陈仓城池不落。
    那位副将,便是防御高手郝昭。
    郝昭字伯道,太原人,今年不过二十一岁,比孙礼小一岁。《三国志》记载,在228年,郝昭守卫陈仓,诸葛亮率军北伐,为郝昭所阻,劝降不成,昼夜相攻二十余日后被迫退军。魏明帝因此封其为列侯。
    张狂对郝昭的印象,比对孙礼还要深一些。因此,在前年的武举考生名单里看到这两人以后,他便对两人使用了点化之术,将两人提拔到亲卫军中。
    而两人在亲卫中的表现也相当不俗,多次考核中,两人都获得了远超同僚的优秀成绩。张狂心中大为满意之下,很快又将两人下放到军中,从佰长干起。二人上头有人,自身才干有颇佳,一路升迁极快,在张狂今年出兵南下前,居然成为军中最年轻的仟长。假以时日,说不定二人又会成为最年轻的校尉。
    正是因为知道孙礼和郝昭的本事,张狂才会放心的将督粮的重任交给二人。而二人感念于张狂的提拔和信任,一心要将差事办好。就算敌人都在黄河对岸,孙礼依然坚持将斥候放到二十五里以外的范围去。因此,曹操的快速进军没能达成奇袭的效果,远远的便被黎阳城的斥候给发现了。
    当斥候回报,城东二十里外出现兖州军的消息时,孙礼和郝昭脸上露出的,不是担心,却是兴奋。
    “来得好!”
    听完有敌人来袭的消息,郝昭双臂一击掌,霍然起立。他向孙礼望去,大声说道:
    “孙仟长,这前阵可就交给额了吧!”
    对于副手的主动请战,孙礼自然不能拒绝。而且郝昭在防御方面,的确有独到的才能。有他把守前阵,与县城形成掎角之势,这是非常符合守城方法的。
    于是,当曹操派出的先锋军夏侯渊所部来到黎阳城外的时候,有些惊讶的发现,黎阳赵国【】军不但没有因为遇到袭击而惊慌失措,反而极为大胆的主动出城迎击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书友有打赏,多谢了!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