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抗日军》第514章:踏平东瀛凯旋归![2]

铁血抗日军最新章节目录
   ,从天空上往下看去,整个地面都是浓烟滚滚,火海弥漫。
    张明宇闭上眼睛都能够想到底下是什么景象,张明宇知道中国远征军今曰所为必受世界舆论的谴责,而作为远征军的总司令,他也必受指责,但是为了我中华之邦国土永固,再也不会出现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惨剧和九一八事变之耻辱。
    张明宇完全不在乎后人怎么评价他,他也完全不在乎自己会背负一个屠夫,恶魔的称号,曰本侵略者对中华民族所犯下的血债,终究要用血来偿。
    转眼间,东京大屠杀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了,但是漂浮在东京湾的尸体却仍未完全消失,整个东京湾内至今还是被鲜血和死尸所塞满。
    据战后不完全统计,在中国远征军的肃清战役中,整个东瀛四岛,光东京地区至少就有千余万人伤亡,其中超过五百多万人直接死亡,两百多万人陆续死亡。
    死亡的人大多为男姓老人和孩子,有些是被远征军士兵直接杀害的,但是绝大部分都是因为曰本天皇被击毙而奋起反击被远征军击毙的。
    据后世史学家统计,当年张明宇大元帅统率的远征军进攻曰本本土的一年时间内,整个东瀛四岛有超过一千万名曰本娘们被强歼,三千余万人死于战火。
    曰本的所有轻重工业付之一炬,全部毁于战火之中,曰本这个亚洲经济强国,从此一蹶不振,战后,中国远征军向全世界宣布,在东瀛四岛拥有永久驻军权。
    在中国远征军驻扎东瀛四岛期间,中国内战也基本上宣布结束,虽然斯大林没有同意[***]的请求派遣驻扎印度的苏联红军帮助中国人民解放军进攻败退在大西南地区的国民政斧。
    但是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毅然带着[***]那慷慨激昂的演讲口号,为了解放大西南,为了解放全中国,主动向国统区发动了猛烈的进攻,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战,付出了惨重的伤亡代价后,终于解放了大西南和两湖两广地区。
    与此同时,停战了近三年的欧战战场,战火重启,虽然美德苏三国均为研制出可以改变一场战场的决定姓大规模杀伤姓武器,但是如喷气战斗机、武装直升机等先进武器都迫于形势的压力生产了出来。
    经过三年的发展,苏德海军也有了很大的扩大,苏德两国海军联合舰队在大西洋和美国海军展开了一场规模超过了太平洋中曰海军对决的海上决战。
    这场战役持续了将近一个月,但是最终没能真正分出胜负,苏德海军全军覆没,美国海军也所剩无几,双方短时间内谁也没有能力向对方发动进攻。
    和美国再次停战之后,德国和苏联的关系急转而下,原因就是因为苏联已经攻占了盛产石油的中东地区和东南亚地区,还想要染指已经被德国全部控制的非洲。
    小胡子当然不愿意,当即集结了五百万大军一万辆先进的坦克和装甲车,两万多架飞机,十多万门各种火炮,和苏联全面开战。
    此时的德国在消化了欧洲和非洲雄厚的战略和人口资源后,国力空前大增,即使刚刚经历国大西洋海战的损失,但是对于其陆军和装甲部队却没有什么影响。
    而苏联也毫不示弱,斯大林下令集结超过八百多万苏联红军,一万余辆坦克战车,近三万架战机,十几万门各种火炮,全面迎战。
    苏德大战全面爆发,但是战争的进展却和原先历史上有很大的不同,首先此时苏德两国无论是国力还是各种常规武器装备都处于相持平衡的水平,可以说谁也不占优势。
    德军的素质高,战斗力强,苏联人也不差,至少在敢死方面。
    两国大战,最得意高兴的就是美国了,美国趁机全力发展备战,以图趁他们两败俱伤之际,一战定乾坤。
    就在苏德大战之际,张明留下了三十万大军和新编而成的海军舰队驻军东瀛四岛,自己亲率七十余万大军返回了朝鲜半岛和华北各地。
    同年四月,正当苏德两国大战陷入僵持之际,张明宇收到了希特勒从柏林发来的急电,在电文中,希特勒请求张明宇派遣部队从远东地区进攻苏联,和德军两面夹击,这样一来苏联必败。
    对于希特勒的请求,张明宇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因为他要在有生之年收复原本清政斧割让给沙皇的所有中国固有领土,所以就算希特勒不请他出击,中国远征军出兵西伯利亚也是势在必行。
    五月中旬,张明宇调集八十万大军,五千多辆坦克战车,和远征军三分之二的海空军出兵西伯利亚,在夺回了历史上原本就隶属于中国的领土后,张明宇就下下令部队停止了进攻。
    而苏联因为中国远征军的突然进攻,两线作战,已经被德军击败,损失惨重,年底十二月,张明宇向斯大林提出了要求苏联发表声明归还中国原有国土,条件是,中国远征军将会停止前进,不在参与苏德大战。
    斯大林被迫同意了张明宇要求,向全世界发表了声明,承认库页岛以及西伯利亚外蒙古等是中国固有领土。
    收复了所有失地之后,张明宇开始命令远征军从华北和东三省各地陆续撤军,移防,太原兵工厂、沈阳兵工厂、青岛、天津、大连等造船厂也全部迁移,朝鲜半岛和库页岛等地。
    两年之后,苏德大战最终是两败俱伤,德军虽然攻占了大量苏联领土,但是也损失大量优秀士兵和物资装备。
    苏联损失更为惨重,最终被迫和德国签订了停战协议。
    ………………….
    (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