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领主游戏:百倍人口》正文卷第18章议和的条件,副本结算

全球领主游戏:百倍人口最新章节目录
   廉颇的难缠远远超出众人的预料之外。
    尽管已经看透了廉颇的“计谋”,但却完全没办法破解。
    赵军分兵超过二十支,虚虚实实,根本猜不到哪一支是诱饵,哪一支是主力。
    而且,廉颇在这二十支兵力的位置分配上十分巧妙,主力和诱饵之间的位置随时可以调换,稍不留神就会中招。
    贸然进军,无论选择哪个方向作为主攻,都非常容易吃亏。
    吃了几次亏之后,秦霄接受了岳飞的提议,放弃快速推进的想法,改为稳扎稳打,采取“全防流”的策略来应对。
    所谓“全防流”,就是将赵军这二十支兵力都当做主力来对待。
    这样一来,单单只是防备赵军的偷袭,便要浪费大量的兵力,能用在正面突破的就少了许多。
    虽然靠着兵力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依然在稳步向前推进,但推进的速度无疑是慢了下来。
    第四道防线,阻拦了秦霄足足三个月时间。
    在这一道防线上,秦国付出了四万多人的伤亡,秦霄麾下的伤亡也达到了三万多人,赵军则留下了三万多具尸体。
    虽然赵军的损失更小,但双方的兵力差距反而拉得更大了。
    因为后方有张辽、乐毅等人牵制的缘故,廉颇手下军士的损失无法第一时间得到补充。
    随着双方的兵力差距越来越大,廉颇想要继续拖延时间的难度也是在不断增加。
    第五道防线,廉颇撑了两个月,以两万余伤亡的代价换掉了秦国、秦霄两方共计不到六万人。
    第六道防线,时间已经缩短到四十二天,伤亡比来到三万对四万,近乎持平。
    第七道防线,仅仅只是二十八天就被攻破,赵军伤亡超过五万,仅仅只换掉了秦国三万兵力,秦霄手下的伤亡不过数千。
    打到这个份上,虽然还剩下两道防线没有被攻破,但谁都看得出来,廉颇已经无力回天了。
    这也是一种必然。
    一比五的兵力差距,若是将兵种质量也算进来,差距还要更大。
    虽然廉颇是SSS级的统帅,但秦霄这边,岳飞、白起都不逊色于他,商鞅更是EX级统帅。
    再加上众多智囊相助,廉颇设下的陷阱根本没有起到任何效果。
    不,也不应该这么说。
    效果还是有的,至少廉颇将秦国、秦霄的联军在长平拖延了足足大半年的时间。
    但可惜的是,赵奢并没有能够利用这大半年的时间解决掉赵国后方的麻烦,支援前线。
    反而,要不是秦霄早有命令,让张辽、乐毅等人不要太过急于进攻,恐怕他们早就攻到HD城下了。
    打到这种程度,这场战争,基本上到了收尾的阶段。
    如今,赵国还剩下不到三十万的兵力。
    其中长平战场只剩下不到十二万,唯一的好消息是作为核心兵种的七阶骑兵还保留下来了八万多,勉强保留了几分元气。
    就这八万多骑兵,也是廉颇靠着个人能力,硬给赵国攒下来的一点家底。
    秦国的兵力损耗倒是要大得多。
    算上后方紧急征调、训练的新军,总共还剩下二十多万,比赵国略少。
    不过,在这场大战中,赵国的国力损耗要远远大于秦国,大量的土地被秦霄攻占。
    再加上为了守住HD,被迫穷兵黩武,不顾透支未来潜力,拼命抽调壮丁练兵,几乎掏空了库存,对国力的透支非常的大。
    如此算起来,秦、赵之间,倒也勉强算得上旗鼓相当。
    再加上在暗中偷偷发育起来的韩国,勉强倒也能够形成一个三足鼎立之势。
    单纯从利益角度出发,现在立即结束这次战争,对秦霄来说,才是最为划算的。
    当然,继续再打一打也是可以的。
    只要别把赵国的家底打的太狠,让三国之间的实力失去平衡就行。
    不过,有些事情,也该开始着手准备了。
    秦霄先是召见了赵国的使者。
    来者名叫郑朱,不是什么大官,只是一个能言善辩的说客而已。
    在秦霄加入战局之后,郑朱就第一时间赶到秦霄这边来,想要与秦霄议和,但秦霄一直拖着没有见他。
    一直拖延到现在,秦霄终于认为时机成熟了,才召见了郑朱。
    郑朱对秦霄恭敬行礼,语出惊人道:“赵臣郑朱,见过东帝!”
    东帝!
    这在历史上,原本是齐王的称号。
    但如今,被安在了秦霄的头上。
    西有大秦,东有秦霄,这句话在这个世界已经流传了有一些年头了。
    私底下,也不乏有人将秦昭襄王称为“西帝”,将秦霄称为“东帝”。
    但在正式的外交场合提出来,这还是第一次。
    一上来就给秦霄戴了这么一个高帽子,隐隐透露出赵国对议和的迫切需求。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
    秦霄直接将郑朱的话打断,说道:“我对兼并赵国没有兴趣,你回去转告赵王,若要议和,拿出诚意来,让赵王来长平与我会面。为表诚意,我可以暂时停止进攻,赵国有一个月的时间考虑。”
    “对了!”
    “让赵王带上蔺相如和廉颇!”
    ……
    郑朱当然不可能直接答应秦霄的条件,但秦霄坚持只和赵王谈判,郑朱无奈之下,只能表示需要回禀赵王,请秦霄按照承诺,暂时罢兵休战。
    秦霄本来就不想继续和赵国打下去,自然满口答应了下来。
    对于秦霄的要求,赵王是十分犹豫的。
    他害怕秦霄会趁机抓住他,来要挟赵国朝堂。
    但,不议和,赵国绝无幸存的可能。
    这一点,哪怕不用大臣们劝说,赵王也能看得清楚。
    在蔺相如、楼昌等人的劝说下,赵王带着几分不情愿,赶赴长平,与秦霄会面。
    这期间,司马错、王龁几次催促秦霄进兵,但都被秦霄挡了回去。
    没有秦霄的支持,秦国想打也打不起来。
    赵王抵达后,为了“议和”的事情不出麻烦,秦霄干脆让岳飞率军去盯着秦军,不让他们靠近。
    在长平北部的一处平原上,秦霄和赵惠文王第一次相间。
    “赵王。”
    秦霄对赵惠文王拱了拱手,然后毫不客气地坐在了主位上。
    按理来说,这里是赵国的地盘,应该由赵惠文王坐主位才是。
    但为了展现一个强势的态度,秦霄根本不给赵王留半点情面。
    只有将对方的气势彻底压下去,接下来的谈判,才更好取得主动。
    蔺相如见秦霄的姿态,面色一沉,当即想要斥责。
    赵王知道自己这个丞相的性子,连忙拉住蔺相如,不让他开口。
    “大王!”
    蔺相如有些恨其不争。
    赵王脸色一黯,按住蔺相如的胳膊,微微摇头,意思是让蔺相如不要做这种无谓的意气之争。
    蔺相如心里也清楚,比起争一个脸面,议和的事更重要。
    见赵王态度如此,只好作罢。
    安抚好蔺相如,赵王堆起笑脸,也不计较秦霄抢了主位的事,笑呵呵地在秦霄下首坐下,对秦霄拱手致意道:“小王见过东帝,有劳东帝百忙之中相见,小王深感不安,些许薄礼,不成敬意。”
    说着,赵王对手下示意了一下,立即有人抬着几口大箱子上前。
    箱子打开,全部都是金银珠宝,玉石翡翠之类,价值不菲。
    秦霄扫了一眼,心中便有了大致的估计。
    这几箱子“礼物”加起来,价值大约在百万两银子上下。
    作为对私人的礼物来说,已经算是非常丰厚。
    但到了国家和国家的层面,也确实只能说是“区区薄礼”。
    秦霄面无表情,微微点头:“赵王有心了。”
    见秦霄只是随口应付了一句,便不再开口,赵王脸上露出焦急的表情。
    议和呢?!
    议和的事怎么不提?!
    难道要我主动提出来?
    赵王心中又急又慌乱,连忙看向蔺相如。
    后者心里一叹,大王啊,这时候,谁先沉不住气提出议和,谁就落了下风,这么简单的道理你都看不出来吗?
    蔺相如不禁后悔,会面之前,没有私下里对赵王“提点”一番要注意的细节。
    这时候说,显然来不及了,蔺相如只好举起酒杯,没话找话道:“东帝陛下,我代我王敬陛下一杯,以谢陛下相邀之情!”
    “不必客气。”
    秦霄举起酒杯之前,却是先说了一句:“请赵王前来长平会谈这事,是郑朱提起的,我只是顺水推舟,成人之美罢了,谈不上什么相邀。”
    蔺相如试图通过偷换概念,用“邀请”来指代“议和”,将“主动议和”这件事安到秦霄头上。
    秦霄这些年来虽然大半时间都在做一个甩手掌柜,但成长也是有的,这种浅显的陷阱,并不难识破,当即反推了回去。
    这事是你们赵国的使臣提出的,爱找谁找谁去,反正别来找我。
    秦霄软硬不吃,让蔺相如感到颇为棘手,但为了争取主动,依然只能耐着性子,和秦霄周旋。
    秦霄也不着急,急着议和的是赵国,又不是自己。
    使了个眼色,商鞅立即接过话题,和蔺相如互相打起机锋来。
    两人高谈阔论了大半个时辰,从战国大争之世谈到三皇五帝,从百家争鸣辩到治国之道。
    商鞅自不必说,EX级文臣的实力打底,在辩论方面比绝大多数纵横家还要出色。
    蔺相如也是这个时代最顶尖的文臣之一,口才同样不弱。
    虽然比起商鞅要差了一些,但偶尔靠诡辩来转移话题,倒也勉强算是游刃有余。
    两人居然越谈越是投机,颇有惺惺相惜之感。
    终究,还是赵王先忍不住了,拼命给蔺相如打着眼色。
    蔺相如心里叹息,知道自己终究还是输了。
    不是输在口才,而是输在大势上。
    赵国势弱,在这种谈判中,吃亏是必然。
    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力让赵国减少损失。
    “卫鞅大人,东帝陛下。”
    蔺相如放下酒杯,郑重地行礼,严肃道:“如今长平之战历时两年,三方损兵折将,百姓流离失所,不堪战乱之苦。我王有仁慈之心,为百姓生计,愿向陛下请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