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一道》拳意我意,皆是天意第76章移步东南,乱臣贼子[2]

诸天一道最新章节目录
  
    “而对西楚具有很大威胁的卢升象自然也不可能全心全意的和西楚对着干了。”
    曹长卿点头道:“叶真人对于局势的把握,的确精准。”
    叶千秋微微颔首,道:“让小泥人称帝吧,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曹长卿道:“我也正有此意。”
    ……
    立秋十天遍地黄。
    祥符二年入秋后,一个惊人的消息火速传遍大江南北。
    那就是西楚姜姒即将登基称帝,这意味着这位曾经流亡多年的西楚公主,会成为北莽慕容女帝之后的第二位女子皇帝,更是中原王朝历史上的首位女皇。
    与此相呼应的是,西楚各位在外领军的大将要员,除去镇守江北要隘的许云霞,和负责与南疆吴重轩大军对峙的裴穗,几乎所有西楚文武大员都陆续汇聚京城。
    ……
    这一日,风和日丽。
    西楚京都,百官齐聚。
    在一众西楚旧臣的拥珙之下,西楚女帝姜姒正式登基。
    登基大典结束之后,叶千秋和李淳罡离开了西楚京都。
    此时,天下间还无人知晓。
    天下第一人叶千秋已经和西楚曹长卿达成了共识。
    一场前所未有的大风暴即将酝酿而出。
    而离阳朝廷对此却是并不知情。
    西楚这边因为女帝登基,士气大涨。
    而离阳朝廷也同时下旨敕封吴重轩为征南大将军,同时擢升横江将军宋笠为镇南将军、兼任广陵道副节度使之一。
    西楚和离阳这边动作频频。
    北凉和北莽之间的大战也是到了白热化阶段。
    祥符二年秋,北凉在兵力绝对劣势的前提下,尤其是在凉州虎头城失陷的危殆形势下,总计以己方三州边军十余万人战死,大破北莽三十五万人。
    一时间,天下震动。
    天下人都以为北凉已经是一座死地,早晚会被北莽攻陷。
    但没想到,北凉居然在北莽的强大攻势面前挺了下来。
    而且还啃掉了北莽一大块肉。
    ……
    入秋以后的青城山更多了几分清凉。
    叶千秋走在山间,一条龙盘在山涧中,一头硕大的虎夔趴在山涧一旁的大石上。
    邓太阿还在演化着他的剑意。
    他的徒弟和小山楂、小雀儿打成了一片,在山水间奔跑。
    叶千秋掐算着时日,等待着西楚那边的传信。
    等曹长卿腾出手来,便该再走一趟太安城。
    ……
    就在叶千秋等候曹长卿传信的同时。
    太安城中也不平静。
    因为,有消息从西北来。
    徐凤年离开了北凉,带着八百骑一路向东,是奔着太安城来了。
    这个消息在离阳朝廷引起了巨大的波澜。
    没有人知道徐凤年要干什么。
    也没人敢拦徐凤年。
    ……
    这一日,因为前些日子差点被天雷轰死的离阳皇帝赵篆难得的心情好转了一些。
    因为那日突遭劫难,这位离阳皇帝急火攻心,一口气没上来,吐了一口老血就晕倒了。
    他这一晕倒,可是吓坏了不少人。
    值此多事之秋,若是皇帝崩了,那对于离阳来说可是不小的打击。
    日渐平稳的朝堂,很可能陷入动荡之中。
    好在,皇帝年轻,经过御医的诊治之后,静养了一些时日,也就渐渐恢复了过来。
    只是,因为武英殿和钦天监被摧毁一事,皇帝的心情一直不太美丽。
    每到深夜,总是会从噩梦之中惊醒。
    梦中,总能梦到那数百道紫色天雷朝着他轰来。
    避无可避,躲无可躲。
    这也让这位离阳皇帝的睡眠变得不足起来。
    即便是今天他心情不错,已经是有些没精打采。
    趁着这金秋时节,皇帝特意让人开放了皇宫花园中占地最广、风景最佳的金秋园,在这园子里大宴群臣。
    本来这酒宴是应该是在立秋第一天办的,但是那时,皇帝的身体和精神都受到了一定的摧残。
    自然也就无心办这种宴会。
    如今皇帝的情况好不容易好转了许多,他自己也挺高兴,暂时忘却了那个噩梦。
    在酒宴开始之前,颇有兴致的皇帝还订立了一个离阳迎秋新规矩,让司礼监掌印太监搬来一盆早就栽种在盆内的梧桐。
    等到时辰一到,让人高呼一声“秋来了”,然后皇帝亲手摘下一片梧桐叶,寓意君王代替苍生向天报秋。
    在这桩没有前例的即兴雅事中,成为离阳第一任“迎秋启奏官”的人无疑最为惹眼。
    离阳皇后严东吴与弟弟严池集站在一起,这位母仪天下的动人女子,看到这一幕后,轻声对身为翰林院新贵的弟弟说道:“你务必争取成为明年的报秋人。”
    最是害怕出风头的严池集头疼道:“姐,这种事情有什么好争的,而且我也争不来,有陈少保珠玉在前,明年估计也就只有礼部侍郎晋兰亭,或者咱们翰林院的新任掌院学士才能担当此事。要不然宋恪礼和范长后这几位也比我更名正言顺。”
    严东吴扫了一眼那些神态各异的文武百官,年老的大臣,如齐阳龙桓温,上了岁数,本身也已经位极人臣,无需以此为自己官声锦上添花,故而对此事都是抱着不与年轻人争抢的淡泊心态。
    而稍稍年轻一辈的权臣,则略有差异,同样不需要争抢什么,也不适合。
    但是这些权臣看向辈分更低一辈的报秋人,眼神都依旧藏有一份羡慕。
    至于一些刚刚在离阳庙堂暂露头角的年轻人,一个个都是眼神炽热。
    严东吴目不斜视,并不与这个心爱弟弟作窃窃私语状,脸色淡然道:“你姐夫需要你去争一争,只不过他不会明着跟你说什么,但是你如果有这份进取之心,他肯定会很高兴。”
    严池集无奈叹息道:“好吧,那我尽力便是。”
    严东吴又道:“你要争气些,将来,爹是咱家的面子,你是咱家的里子,父子相辅相成,最少可保严家三代人百年无忧。”
    严池集怯生生道:“姐,咱们终归是外戚,就不要避嫌吗?”
    严东吴还要说什么。
    正在这时,一个宦官小跑着到了皇帝身边,在皇帝耳边不知道说了什么。
    本来脸上还算愉悦的皇帝突然大怒道:“混账,简直是混账!”
    “乱臣贼子!”
    “乱臣贼子!”
    皇帝这么一怒,立马将文武百官都给吓了一跳。
    皇后严东吴自然也顾不上给自家弟弟上课了,急忙朝着皇帝身边走去,一手轻轻抓住皇帝的手,轻声道:“陛下,怎么了?”
    皇帝冷哼一声,不言语。
    皇后朝着那小宦官看去。
    小宦官急忙跪倒在地,道:“娘娘,西楚那边传来消息,西楚叛逆姜姒登基之时,有人看到了神霄派叶千秋和曹长卿在高台之上把酒言欢。”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