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从亮剑开始》1939年秋第37章,李大团长的指挥艺术(4k)

战争从亮剑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什么,这就碰上了?”
    当张大彪带来了日军的消息后,李云龙表现得十分惊讶。
    命令还没热乎,就已经出结果了。
    这还只是其一。
    其二,两个中队的日军,约三百五十人左右,配置一个中队的伪军,组成了搜索扫荡的队伍。
    可按理说,这支队伍应该在他们身后,而不是在他们前面。
    鬼子总不能派两支队伍,沿着一个路线扫荡两遍吧?
    如果真这么做,那制定这个计划的人一定疯了。把有限的兵力浪费在重复扫荡上,恐怕会被要执行命令的军事主官给拍死。
    李云龙盯着地图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当把所有不可能的假设排除,那么唯一剩下的,就可能是事实。
    “怕不是这只扫荡部队误期了?”
    张大彪先是觉得不可能,这太可笑了。后来一想,凭什么不可能?
    战场上出现的愚蠢操作多了去了,自己人把自己人打了的事情都有,延误日期那简直就是常规操作了。
    “团长,那咱们这么容易,从鬼子的包围圈里突围出来,说不定就是因为他们没堵住缺口。咱还得感谢感谢他们呢。”
    “那就好好的感谢感谢他们。”
    李云龙自信的说道:“管他是哪路小鬼,三百多名鬼子,老子一口吃掉他。给小鬼子长长记性就行。”
    言语间,敌人就好像是被消灭了一样。
    张大彪觉得这话有些狂,怕李云龙起了轻敌之心,便提醒:
    “团长,那是两个中队的鬼子,不能算硬茬子,也能算一块骨头。再加上两百伪军,怎么着也有五百多号。”
    嗯,伪军是纯粹凑数的,就是让这数字看起来大一点。这两位谁都不会把伪军放在心上。
    可三百多鬼子确实是实打实的硬骨头。虽然不知其番号,但仅凭侦查员目测给出的情报,能看出很多东西来。
    九二式歪把子数量的配置,都属一线配备。面对突然打击的,极快的做出了反击,鬼子的战斗力恐怕不可小觑。
    李云龙蹙眉看着张大彪,就好像是第一天认识他似的,觉得这不像是那个豪气干云的张大彪。
    “骨头怎么了,老子就爱啃骨头,非得把鬼子的骨头嚼碎了不可。不就是区区三百多鬼子嘛,咱又不是没打过。”
    “团长,我觉得还是不妥。鬼子的扫荡部队,一般以一个独立大队,为基准配置。伪军的战斗力,鬼子自己恐怕也很清楚。
    这伙鬼子是不是,前面或者后面还有人。一旦打起来增援过来,咱们拿什么打阻击。
    我想,要不要考虑考虑,再派侦查员沿着公路多侦查一段。”张大彪出于谨慎考虑,给出了这么个建议。
    新一团政委被李云龙给气走了,副团长参谋长都没有配备。二营长和三营长,张大彪派了通讯员去通知,暂时还没到。
    他觉得于公于私,都得尽到提醒的义务,把可能存在的风险说明。
    李云龙琢磨了一下,把这事儿记在了心里:“行啦,我知道了。命令部队准备战斗,老子今天必须给鬼子长长记性。”
    “是,准备战斗。”张大彪朗声答道,干脆的去执行命令,这也是李云龙最欣赏他的地方。
    有事情讨论的时候大胆发言,可一旦李云龙做了决定,他就毫不犹豫的去执行。
    根据鬼子的扫荡路线和推进速度,李云龙在地图上圈下了一个叫大口庄子的地方。
    随后,他带着集结的部队,朝着大口庄子方向运动。
    从地图上来看,一条公路从村西的大口岭下穿过。把伏击部队摆在山岭上,居高临下,既便于隐蔽,又便于出击。是打伏击的理想场地。
    李云龙之前并没有来过这里,只是凭借手里地图上的标注,觉得这里做三百多鬼子的葬身之地,是个不错的好地方。
    但是等到了地方,他直接傻眼了。
    眼前的景象,简直了。
    实际地形和地图上标示的根本是两回事。公路不在山沟里,而在山梁上。
    山梁宽度不过一二百米,光秃秃的。
    路两边,地势比公路略高,但没有任何隐蔽物,只是紧贴着路边,还有过去国党部队构筑的一些工事。
    山梁北侧是两条大山沟,沟对面是刘家山。山梁西部有个十多户人家的小村子,那就是大口庄子。
    “这样的地形怎么能打埋伏?差点上了地图的当。”张大彪替李云龙把这话说了。
    李云龙有些尴尬,强行转移话题询问:“村民转移了吗?”
    “刚才派人去看了,都已经转移了。”说话的是二营长徐万财。其实他也想和张大彪一样的话。
    显然,这里是不太适合打伏击的。
    因为部队既不好隐蔽,也难以展开。北面又是深沟,预备队运动不便,搞不好还可能使自己陷入困境。
    这里不合适,他们一路走来也没看到理想的地方,怎么办?
    李云龙沉默了一阵,对这份国党绘制的地图算是恨上了。之前还没有出现这么大的差错,他还能忍。
    但这次算是让他长了教训,纸上谈兵要不得。
    还有,得想办法从小鬼子那里搞份地图,小鬼子地图画得精确。之前那份辽县的地图用的的确不赖,给他提供了不少帮助。
    “团长,这地方不合适,不行咱就撤吧。反正也不是必须得跟这批小鬼子干,咱先放他一马,等以后有机会了再收拾他们。”二营长徐万才劝说道。
    三营长丁建中意思也差不多,不行换个地方,再琢磨琢磨。反正这儿肯定是不行。
    李云龙听的烦了,骂道:“地形是死的,人是活的,想吃肉,还怕找不到个杀猪的地方?”
    反正离鬼子来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就在这儿讨论。
    徐万财琢磨了一下,指着大口庄子说:“小鬼子既然是来扫荡的,肯定要进村。咱们进村儿里埋伏,打鬼子一个措手不及。”
    “那村子才有多大,你看能摆下多少人?”丁建中往山下看了一眼,直接否决了他的提议。
    徐万财闹了个大红脸,是他疏忽了。十几户人家的村子,的确太小了,连一个连都摆不开,更别说伏击三百多鬼子了。
    “那你说,你说在哪打?”他有点不服气,觉得自己好歹提了个建议,总比那连办法也没有的强。
    之前走过的地方都不合适,最起码丁建中认为不合适打这么大的伏击战。
    看团长这意思,今天这一仗非打不可,无论如何都要收拾一下小鬼子。
    团长的脾气谁不知道啊!
    惹急了,什么难听话都能骂的出来。
    可是他琢磨了一下,觉得真是没法打。与其因为一时赌气打仗,那倒不如挨上一顿骂。
    他心中忐忑的不行,支支吾吾的回答道:“咱……咱……不行再走走,瞧瞧,毕竟打不赢不如不打。要打,咱们就得打赢。”
    张大彪知道李云龙是有点摸不开面子,就说:“团长,我觉得老丁说的不无道理。
    打不赢不如不打,要打咱就得打赢。这地图出问题了,也不能全怪咱。您看……”
    “我看。”李云龙指着这山岭:“这一仗还是在大口岭打。”
    “啊,还在这儿?”诸人都分外惊讶。甚至他们都在想,团长这是打肿脸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
    咱没那么多本钱,在这儿跟小鬼子硬扛啊!
    李云龙明白他们的心思,用手指着他们一个一个说:“你们呀,学着点。看问题要从全面看,不要只看一面。
    不要一说伏击就只想到深沟陡崖,天底下哪有那么多深沟陡崖?没有张屠夫,就得吃带毛猪了!”
    说着,指着周围的地形,给几人分析说:“一般来讲,大口岭打伏击的确不太理想。但是,现在却正是我们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的好地方。
    正因为地形不险要,敌人必然麻痹,想不到我们会在这里打伏击,而且那些工事离公路最远的不过百来米,最近的只有20来米,敌人早已司空见惯。
    如果我们把部队隐藏到工事里,隐蔽到敌人鼻子底下,切实伪装好,敌人是很难发觉的。再说山梁狭窄,我们兵力确实不易展开,但敌人更难展开。”
    “独木桥上打架,对谁有利呢?”
    张大彪恍然大悟,抢答道:“当然是先下手为强。”
    孺子可教。
    李云龙得意道:“对哇!只要我们做到突然、勇猛,这不利条件就只对敌人不利,而对我们有利了。”
    接着,他又问三营长丁建中:“丁建中,如果把三营放在刘家山,能不能在40分钟内冲上公路?”
    三营在新一团以快速运动著称,李云龙是准备作为预备队使用的。
    丁建中蛮有把握地说:“半个小时保证冲到。预备队运动问题不大。”
    听了李云龙的分析,大家觉得有道理,但还是有人担心:“这样做是不是有点冒险?
    一营教导员刘启华之前讨论军事的时候不好开口,但此时他觉得该说了:
    “看来最危险的地方,实际上却最安全,这样的事还少吗?团长的布置,还真是深谙兵法,有点出其不意的道理。”
    张大彪也说:“打仗嘛,本来就是有几分冒险的事。有的险冒不得,有的险却非冒不可。
    诸葛亮唱空城计不也是冒险吗?如果一点险也不敢冒,他只好当司马懿的俘虏,还有什么戏好看?”
    徐万财和丁建中目光在这二位身上扫来扫去,啧啧嘴,一唱一和琴瑟和鸣,夫妻双双把家还。
    不管怎么说,两个人说的都有道理。
    新一团的指战班子又讨论了一阵,最终得出结论:仗,就在大口岭打。
    具体部署是二营的两个连在左,剩下的一个连和三营的一个连在右,都埋伏在路北。
    一营派一连及二连一部设伏于对面,并确定由二连的剩余一部组成一支小部队,向北面方向游击警戒,防止敌前面来援军。
    一营三连担任敌人来源方向警戒,断敌退路。”
    在讨论军事问题的时候,所有人都板着脸严肃以待。但等严肃的军事问题讨论结束,气氛就没那么紧张了。
    三营长丁建中平常也比较活泼幽默,就刚才张大彪和刘启华的默契配合,调侃道:
    “老张,老刘,你们两个是不是平常也就穿一条裤子?省下的那条要不送我吧,反正放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