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搞科技最新章节目录
“哥,你有想过那样一个世界吗?从京都到南安州,只要两日,最多不超过三日。
即使是在天南海北的两个人,依然能相互说话、见面。”宁兮撩开窗帘问道。
宁商酉直言不可能。
他不相信,更没有办法想象。
宁兮瘪瘪嘴,放下车帘,坐了回去。
半个时辰后,几人来到距离美人坊的选址地。
这里已经开始动工了。
美人坊和百味河差不多大,但建造上更迅速一些,规划上也更合理。
建筑队在百味河和煤炭工坊积累了不少经验,他们现在已经是宁氏旗下的建筑队。
每个人都拿月薪,而且福利待遇一应俱全。
比起以前跑上跑下,觍着脸谈项目,现在他们过得有滋有味,给任务就做,没有任务就自己研究,总结经验。
而且宁兮鼓励发明创造,要是真有什么能有实际用处的发明,可是有奖励的。
主持研究院修建的常少敛也经常过来,和大师傅们研究,怎么才能更好的修建工坊。
别看这些老师傅没读过什么书,但人家的经验丰富,建过的房子数都数不清。
很多时候一点就通,甚至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让人眼前一亮。
和建筑队待了几个月,常少敛才明白宁兮那句“高手在民间”的真正含义。
斐玉扶着宁兮下车,宁商酉下马走了过来,看了看工地,“这个新工坊多久能建好?”
“大概两个月能修建完成。”常少敛见宁兮两人到了,放下手里事情,走了过来,“见过郡主、宁小公爷。”
“常大人没回工部?”宁兮意外道,建好研究院后,他不是就回工部了吗?
“我自请调来监督美人坊的建造。”常少敛笑道。
宁兮点点头,是顾盛海不放心吧!不过,她也不在意。
随后,宁兮和宁商酉在工地转了一圈,主要是看看和规划有没有误差。
“不错!成长了,团队配合更默契,考虑得也更全面,知道顾忌工人的需求了。”
宁兮满意道,指着图纸上一条规划以外的路,说道:“这条路是哪来的?”
常少敛看了看宁兮指着的地方,“上次听郡主说起,以后要想办法建那种更宽阔平整的大路。我就想着先把地方留出来,万一要建新路就不慌了。”
“常大人也许你需要一个更大的发展舞台。”宁兮称赞道。
常少敛是一个很有建造天赋的人,对于建筑他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能够从新事物中,快速找到它的特点以及优势。
换句话说,他就是一个建筑天才。
“美人坊建造完成之后,来靖国公府,我给你一个机会加官进爵的机会。”
她今年打算把水泥弄出来,要让京都附近的道路,全部变成平坦又宽阔的水泥路。
这样不仅加快了商队进出的速度,最重要的是加强中央朝廷对州府郡县的控制,以便她的技术能更快展开。
这个计划大致有两步,第一步是京都附近,第二步就是京都通往各个州府及主要城镇的道路,也要建上水泥路。
相比起柏油路,水泥路确实更容易损坏开裂,但这个时代没有那种重型货车。
大多都是满载货物的马车牛车,顶死了也就一两吨,普通的水泥路完全足够了。
“谢郡主!”
常少敛高兴极了,安平郡主那是一句话一个坑的人,难道自己真的要发达了?
之后,宁兮去了百味河工坊,感觉好久没来过了。
焕然一新的研究院,宁兮差点没认出来,宁商酉更是好奇地东张西望。
在研究院宁兮看到了三个熟人,方裕和、韩俞钦,还有梁广霖。
“你们还在这里?”
宁兮记得这方裕和,韩俞钦两人不是都通过去岁的秋闱了吗?怎么没找个安静的地方温习功课?
他记得自己跟蒲直说过,如果他们想走的话,就放他们走吧!
之后宁兮就没有再过问,她要忙的事情很多,这些小事根本没有精力挂心。
“草民方裕和,见过郡主!”
“草民韩俞钦,见过郡主!”
“草民梁广霖,见过郡主!”
“起来吧!”宁兮抬手道,“没有去学院读书?”
方裕和,韩俞钦两人齐齐摇头。
“在这里也可以读书温习功课,而且这里有图书馆,比学院的藏书更多,不舍得离开。”
两人又齐齐一躬身,方裕和说道:“多谢郡主收留,让我等能尽览藏书。
明年若春闱通过,必牢记郡主之仁心、同理心,让科学这门学问发扬光大。”
说完,方裕和顿了顿,“若不能通过,还请郡主允许我等继续留在研究院。”
搁这等我呢!
宁兮心里一笑。
好家伙!读书人就是脑子活泛,这就开始找好退路了。
没等宁兮说话,方裕和继续道:“郡主之前让人传来的信件,我们都看过了,水泥已经有眉目了。”
“有眉目了?”宁兮惊讶道。
她之前只是写了个大概,具体的技术准备年后来搞,先让他们对这方面有点了解。谁知这就有眉目了!
“是。我们按照郡主的想法,试了很多种材料,关键配比是广霖发现的。
目前郡主的要求还有些难以达到,但已经有方向了,再有一段时间,应该可以找到最合适的配比。”
韩俞钦回到,看了看梁广霖。
梁广霖笑着点了点头,他是死皮赖脸留下来的。
方裕和两人去看他的时候,跟他说了研究院的图书馆。很多平时他想看而找不到的书籍,图书馆里都有。
所以病好之后,他就死皮赖脸留下来了。
杨帆想着反正研究院差人,有主动愿意留下来的读书人,自然是再好不过的。
于是,方裕和三人就留到了现在,连过年都没有回家。
只给家里去了封信,说要准备春闱,同时找到了一个轻松的伙计,让家里不要担心。
梁广霖则是陪着两人,在京都多见见世面。
后来,研究院陆陆续续又进来了几个人,很多都是怀才不遇,或生计困难的举子。
在这里有书看,又有工钱拿,还被允许花时间准备春闱。
举子们来了,就不想离开了。
;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