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骄臣》正文卷第330章:天盛来犯

骄臣最新章节目录
   入秋以后,一阵深秋雨,又添了几分寒意。等雨停时已是天天蒙蒙亮,
    “公主,四小姐熬了一些养神粥来,公主要不要洗漱后,喝一些,四姐熬了差不多一个晚上,这火候肯定是够的。”慕嬷嬷恭谨的屈身禀道。
    现在风向未定,也不知道朝廷现在如何了,这天盛大军到了哪。
    长宁坐在案牍跟前抬起眼睑思索一番。
    “世事难料,若是真如此,你应该如何?”长宁公主像是自言自语。
    慕嬷嬷垂首:“婢子才疏学浅目光又短,不知如何。”
    长宁颇有不耐烦,这时门外外套刚好叫唤:“王妃来了。”
    慕嬷嬷看了一眼长宁公主,长宁公主轻声道:“让她进来吧。”
    慕嬷嬷点头,拿起桌面上的东西,衣袂轻飘大步出门。
    金銮大殿前,一群大臣宫门在大殿门口侯着时,不断同僚私下窃窃私语,还不时投过目光看着站在前面的几个位高权重的大臣。
    当官这么多年,能遇上群臣还没开朝时就私下议论纷纷的次数寥寥无几,且大多数都是大事发生的前兆,而如今这件大事,可算是危及国土。
    杨太辅看那群同僚看自己的眼神,心中难免有些惆怅。
    近日皇帝因继后人选一事大发雷霆,甚至跟太后意见相左。朝臣们个个自己无辜受连,心底是又慌又渗,而现在天盛国铁骑即将压到边陲,也不知等会儿上朝是怎样的腥风血雨。
    方居正和阁老来时,同僚就缄口不言,尴尬的摆着官帽抿着嘴角笑了笑,有的同僚也点头回了一笑,有的板着脸当没瞧见。
    刑部尚书缩头缩脑的回了自己位站着,兵部尚书附身耳语道:“董大人这一回该是松一松了吧。”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董大人这么紧张做什么。现在两国交战是眼下最大的事情。那几桩无需紧的命案太后陛下那还有心思管。”
    “我是不用管,听说昨日令郎逼死了府中一个婢子。听说还是辛亏是你回去来得及时,将这是处理得干干净净。
    眼下国战,你身为兵部尚书一定忙的焦头烂额,这也难为大人你了。”
    董延呈看着兵部尚书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心里更是七上八下,额头直冒虚汗。
    “外面的风言风语董大人可听不得,信不得。”
    董延呈声音越发细小,眼里四处打量:“是虚是实,你心里清楚。”
    兵部尚书况策比董延呈年长十岁有余,这一生经历过贫穷艰苦,也历经过官途失意才到了今日这身份。
    而董延呈出生富贵官家,仕途可谓是顺风顺水,两人站在不同的党派,自然会少不了摩擦。
    董延呈呵呵笑了笑:“况大人可有听说过人言可畏?”
    董延呈话了又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况策。
    “常言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外面传的是不知虚实,等董大人这亲耳所听,亲眼看看再说这话也不迟。
    “哦,这外头传昨令郎昨日在花楼因为争一个小娘子当着众人的面前大打出手。这件事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应该虚不了了吧?”
    董延呈一番话,况策听明白了,但也依旧装着糊涂,脸上没有,丝毫神色的变化。
    “况大人,这……”
    况策伸手打断了董延呈:“上朝了。”
    董延呈继续道:“国战的时候,况大人等会儿可要想好怎么说了?”
    董延呈抬头看去,前面的人都有序进入殿内。
    有些不服,吞了一口气,也跟上了步子。
    董延呈在后面捋胡须看了一眼落荒而逃的况策意味深长的跟上了步子。
    入殿百官朝拜后早朝,底下群臣陆续上奏事宜,最要紧的,还是天盛国来犯。
    方居正字正腔圆的在大殿上将这是奏明。
    皇帝听闻,面色没有丝毫变化,只是淡淡说了一句:“天盛来犯,到哪了。”
    老阁老颤颤巍巍站了出:“老臣认为,此事事关重大,我大周因为瘟疫已经死了众多百姓,许多街道上已经白骨粼粼。
    这要是天盛这时来犯,怕是大周百姓更是人心惶惶。
    我大周现在实在是不宜开战,臣请求,这不如先派出使臣,与天盛议和。以免战火再起,百姓生灵涂炭。”
    况策站了出来:“陛下,臣也认为阁老所言极是,我大周如今国库空虚,天盛又有玄铁,要真是两国开战,我大周怕是伤亡惨重。”
    底下人纷纷附议,韩放站出来,韩放对视一眼况策。
    韩放声音沉稳洪亮:“启禀陛下,臣以为,这次天盛国主亲自带兵压到我国边陲,怕是势必一战。
    臣以为,与天盛开战确实不利我大周,刚刚阁老所言不如派出使臣去天盛议和!”
    “臣也以为韩大人况大人所言极是。”
    “臣附议,臣我以为两国议和。”
    背后的太后声音幽幽道:“丞相怎么不说话?丞相以为这事如何?”
    “陛下,太后,此事议和肯定会为我大周埋下祸害,可我大周刚经历天灾如今国库空虚确实不宜开战。
    现在天盛国国主铁骑踏近我大周国土,想必一定不会善罢甘休。要是议和,怕天盛会借此机会张开血盆大口。”
    皇帝一听来来去去都是说,这一些脸上的不耐烦更显。
    “那就议和!!”皇帝道。
    太后看皇帝这做派,揉了揉太阳穴。
    “靖远王进谏……”
    大殿外面太监尖细的嗓音回荡在大殿四周。
    “靖远王?”朝臣个个面面相觑议论纷纷
    “快宣。”
    靖远王上前,看着皇帝:“臣叩见陛下。。”
    皇帝急忙忙一声:“快请起,靖远王不必多礼,来人,给靖远王赐坐。”
    太后在背后声音幽幽:“靖远王今日怎么来了。”
    靖远王卷了卷袖子:“臣是为天盛犯我大周一事而来。”
    太后点了点头,张居正伫立原地看了一眼靖远王。
    太后声音听不出喜怒:“靖远王有何远见。”
    “臣以为,长宁公主久经沙场,此事不如问问长宁公主如何。”
    年入花甲的阁老佝偻着背上来:“王爷,太祖皇帝曾经立下遗旨,南淮王府不得参与朝堂政事。”
    “阁老,太祖皇帝大行前也曾几下遗旨,南淮王府女眷不得进宫为嫔妃。”
    靖远王这话,哪有人敢反驳。后背坐着的太后面色一阵青一阵白。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