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銮阙》正文卷第三十一章兰舟催发

銮阙最新章节目录
   天色蒙蒙,雾气昭昭,怀显十二年的第一场秋雨淋淋通宵,至平旦方停,整座太昌城柳色清润,秋风不言,安静地置于天地角落,仿佛是深宅旧院中青苔斑斑的瓷器。
    杨绍方伤口已经好的七七八八,只残留结痂未去尽,但已无大碍,可参加政务。
    不过老太医韩文秉依旧叮嘱他不能骑马,不能受凉等等。
    这一日,杨绍方换上大红锦袍,不作任何纹绣点缀,显得异常大气简洁。
    在骁武卫的重重护送下,早早出了东府,向长陵渡去了。
    自季夏豫州叛乱爆发以来,至今已有月余,叛军势力越来越强大,从最初的三郡之地很快席卷了半个州,并且打出“天慈将军”的旗号,附近州县或是望风而降,或是弃城而走,大祁这样外强中干的作态,被四邻看了个干净。
    期间,秦王和汉王不止一次地上表请求出征平叛,但除了他们二位之外,大将军张素举荐宋士诚,宁国公魏庄行上表请求亲自带兵平叛,再加之赵王监国这段时日,从他笔下所出的政令大多是给西府培植党羽,笼络钱财,而对于叛乱这些事,则是能瞒就瞒,不管不问。
    这让中书令沈洪才,文华阁阁老魏庄明等老臣愈发反感抗拒,故而这段时日的朝政,往往是朝令夕改,过于混乱。
    直到皇帝杨绪景忍无可忍,急命太子理政,又把赵王赶回了西府之后,朝政才平顺了起来。
    杨绍方回朝堂首日便直接命秦王杨绍瑜为荡寇将军,汉王杨绍廷为参军,再从兵部调拨了几名好的校尉,偏将,统兵两万出豫州平叛。
    至于朝堂之事,杨绍方向皇帝上奏,请求皇帝把修筑行宫的银两拨发到豫州救急,先稳定附近州县灾民的人心,使他们相信朝廷,恢复对朝廷的信任,如此就可有效控制叛军发展壮大,之后,或是招安、或是剿灭,都只是时间问题。
    皇帝首肯,户部再追加白银三万,这次杨绍方派沈行简亲自去督察赈灾款的用途,足以放心。
    只是可惜先前被运作不见的赈灾款,虽有证据,但无奈牵连过多,几乎半个州的官吏都牵连其中,皇帝杨绪景只好拿了豫州州官开刀,定于秋决,眼看已经快到了。
    ……
    雨已停,风未住,辞庭花玉树,带别酒一壶。
    车马自北向南而来,轮轴回转往复,踏长风而起秋歌,扬旌旄以彰武德。
    蒙蒙天地间,出现了一队绰绰人影,那里就是长陵渡了。
    车马止住,杨绍方撩开帷裳跳下。
    秦王杨绍瑜换了兽面吞云鎏金甲,戴了凤翅錾金盔,提一柄龙口长刀,整个人愈发英武。
    而汉王则是着麒麟踏云亮银甲,虎首铭银盔,腰悬一口青云流苏长剑,颇有几分儒将之风。
    他们见杨绍方前来,将兵器交给侍卫,快步迎上,几人见了礼,秦王洪声笑道:“臣弟多谢大哥批文,得以领兵建功立业!”
    杨绍方打量一番秦王,觉得很是满意,于是鼓励道:“二郎有大将气势,一定能马到成功!”
    他话锋一转,又提醒道,“虽然二郎得志,但毕竟豫州民风尚武,你又不熟悉当地风俗和地理风貌,故而还是以安抚民心为上计,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他笑着拍了拍汉王肩头,“不过,有三郎随军出征,倒也不必过于担心,但是无论如何,只有一条你们需要谨记,不要纵容兵士枉杀黎民百姓!须得严明军纪!”
    “是,臣弟明白!”两位王爷同是拱手答道。
    “如果到了豫州,有什么不明白的事情,可以去询问靖远候,沈兄早早就去豫州督察赈灾款发放,想必已有成效。”
    “大哥尽管放心,沈兄也在豫州,此战如探囊取物!”秦王豪言说道。
    “二郎不可轻敌!”杨绍方又挥挥手,骁武卫兵士便立刻从马车上搬一张矮桌。
    器具倒也简单,只设有一炉彤彤炭火,一壶烈酒和三个青铜酒盏。
    西风乍起,卷起衣袂烈烈,乱旌旗飘飘。
    杨绍方亲自斟满三盏热酒端起,略略抬手,不用过多寒暄,“请!”
    烈酒入喉似火烧,下肚如尖刀。
    秦王放下酒盏,不由得赞道:“真是好酒,想必是大哥珍藏多年!”
    杨绍方爽朗笑道,“这坛照夜明我藏了五年,一直没有用武之处,今天你们两位兄弟即将出征,正好用到此处!”
    “大哥有心了!”汉王拱手,“照夜明本是烈酒,取自“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正是为出征而作,今用来饯行,很合情景,大哥放心,臣弟和二哥月内必然大胜而归!”
    杨绍方开怀大笑,称赞道:“好好好!如若月内得胜,本宫到时再给你们奏一曲《得胜归》!”
    江水东流,激雪浪滔滔。
    杨绍方又举杯说道:“出征在即,兵贵神速,不能多饮,再饮一杯,你们就出发吧!”
    三人一饮而尽,又相顾会心大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