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迷局》正文第二十五章蓝田日暖[2]

永徽迷局最新章节目录
   就煮个汤饼,不费事的,你若真的想做事,就把那两个陶碗洗洗罢。”
    薛讷按照樊宁的嘱咐,洗净碗盛出汤饼来。两人肩并肩坐在灶炉旁的条凳上,樊宁抱着汤饼,迟迟没有开动,而是放在了膝盖上,一股暖流很快涌遍全身,疲惫与寒冷皆被一扫而光了。
    薛讷抬手揭去樊宁的面纱,在炉火的照应下,他的神色极其温柔:“戴着面纱怎么吃饭啊?”
    樊宁莞尔一笑,抖抖长睫,将面纱攥在了手中:“戴着挺暖和的,一时竟忘了摘。”
    “明日不要穿这个衣裳了,我去街上给你买两件新的,再买一副傩面来。”
    “这话你说了三四次了,这衣裳就这么难看吗?”樊宁扯着衣裾,语调里带着难以掩饰的失落。
    这衣裳当然不难看,尤其是樊宁穿上,露出傲雪的肌肤与纤细的腰肢,美得勾魂摄魄,薛讷好几次差点移不开视线。若是有朝一日,她肯只为他穿上该有多好,薛讷如是想着,嘴上却说着:“你从小脾胃就不好,这么冷的天露着身子,冻坏了可怎么是好。”
    樊宁说不上来,为何此时她心中溢满了浓浓的眷恋之感,许是从小到大,除了李淳风外,唯有薛讷这般关心她。樊宁暗骂自己贪婪,已经将薛讷拖累到如是地步,她却还在贪恋他的好。昨夜在西市那未说出口的话,已经随春雪一道,消弭不见,她眼下想知道的唯有与案情相关之事:“对了,忘了与你说,薛楚玉应当与刑部之人有牵扯,今日我在地宫里听他与那管家说,要去刑部告发你私藏我之事,我怕留下证据对你不利,所以才把地宫毁掉了一半……”
    “我知道,今日他找我母亲告状来着,不知往后他还会生什么事,眼下暂且也奈何他不得,只能抓紧时间破案。”
    “其他的案子你三下五除二就破了,怎的这一件就拖了这么久”,樊宁说不着急是假的,只是不想给薛讷太大压力,所以一直没有催。
    “为何沈七只看到你一个人跃下了藏书阁,我依然想不通,待想通了这个,就能破案了。对了,‘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李师父可有跟你说起过吗?昨日殿下收到一封密函,已对比过,正是李师父的字,就写了这两句话。”
    “有师父的消息?你为何不早说!”终于有了李淳风的线索,樊宁登时红了眼眶,说不出的激动。
    “你别心急,既然李师父送信来,就说明他是出于某种原因自行离开,现下不能现身……这两句话应是他送来的线索,具体指代的什么,你可明白吗?”
    “师父是个道士,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何曾教过我这些儒家的学问?”樊宁托着腮,一副气鼓鼓的模样,好似在怪李淳风如是不辞而别,害她昼夜担心。
    听樊宁说李淳风不曾提起,薛讷心里更有了成算,看来这话确实是李淳风特意暗示太子李弘的,但这话究竟在指什么?薛讷犹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点思绪也没有。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师父不会被什么女子捉走了,找我们求救呢罢?”樊宁果然开始胡思乱想,小脑瓜里不知编排着什么离奇戏码。
    “你的功夫是李师父教授,三十余名羽林军强弓手尚且难以近身,李师父的功夫在你之上,哪个女子能捉走他啊?倒是你可曾听李师父说起过什么熟识的女子吗?”
    李淳风虽然酷爱与人交际,但也不过是为了多知晓民间传说秘术,并没有什么过多交集,樊宁摇头否道:“师父最熟识的女子就是我和红莲姐姐,再也没有旁人……”
    说罢,薛讷与樊宁一同陷入了沉思,若说起女子,天下最不得了的女子莫过于天后,她与本案并无瓜葛,应当可以排除,难道李淳风是在提示樊宁与红莲会遇到什么危险吗?
    薛讷毫无头绪,旁侧的樊宁亦起了焦躁,用烧火棍捅了捅炉中柴,气鼓鼓道:“师父也真是的,给个提示还这般别别扭扭的,还不如不说。他就是个老道士,身边没几个女的已经没法猜了,若是旁的男人,不得数到明天早上去!”
    “怎会”,薛讷接得极其自然,说完才发现竟有几分暧昧的意味,“我相熟的女子比李师父还少,就只有你一个……”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