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迷局》正文第二十七章更隔蓬山

永徽迷局最新章节目录
   自从见了司刑太常伯李乾佑之后,薛楚玉无论是在崇文馆学经,还是在校场打马球,亦或是托名他父亲到汤泉宫泡澡,都显得十分烦躁不安,甚至晚上回到自己的房间内,仍尿急似的坐坐立立,来回踱步。
    突然,院门处响起了敲门声,薛楚玉一惊,声音微微发颤道:“谁?”
    “郎君是我啊,刘玉,送冰糖银耳羹来了。郎君若是不方便,我就先放在石桌上……”
    薛楚玉松了口气,语气恢复了平常:“无妨,进来吧。”
    刘玉谄媚地捧着青瓷碗盏,躬身放在薛楚玉的案上,见薛楚玉一副心神不宁的模样,刘玉忙来做他的解语花:“郎君为何事烦忧?若有什么小人能够帮得上忙的,定会赴汤蹈火。”
    无人问便罢,一旦有人问,薛楚玉便觉得无限委屈,长吁短叹起来:“也没什么,就是觉得这几日还没有消息传来,心下有些惴惴。万一那李乾佑是太子的人,反过来告我诬陷,又该如何是好。”
    “郎君不似大郎,从不逾规越矩,没有和什么朝廷钦犯来往过,更没有什么不三不四的关系,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刘玉斜着眼葫芦偷笑,在他与薛楚玉看来,这些皆是薛讷的死穴。
    “也是了,只是兄长那边有太子撑腰,母亲又不许我提地宫的事”,薛楚玉仍然有些不放心,踱来踱去,“要是能有个什么谋反的证据,那就……”
    说到这里,薛楚玉霍然贯通,右手握拳捶在左手上,极其激动道:“对了!那个地宫里的铠甲!若我说那是大哥为了谋反而准备的,地宫也是大哥找人偷偷建造的,母亲也就无需担心家中受牵连……”他旋即又觉得不对,自己真这么告了,天皇天后派人来调查,他又该拿出什么证据来证明这些是薛讷所为?薛讷又何从拥有这样大的势力,来神不知鬼不觉修筑这样一个地宫?诬告朝廷命官,可也是要坐牢的啊!
    看到薛楚玉这副切切察察不担事的样子,刘玉心生几分鄙夷,却仍耐着性子宽解他:“郎君莫急,太子之上,还有天皇天后。太子监国,朝廷上下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太子,太子必会谨小慎微。否则,一旦天皇天后怪罪下来,不仅要撤销他的监国之权,若是事情严重,恐怕连太子之位皆会动摇,又怎会为大郎君以身犯险……”
    听刘玉此言,薛楚玉这才放心了几分,旋即又道:“可我还是要给自己找个靠山才是,否则何时才能越过我兄长去……以你之见,如今这朝廷上下,谁人能跟太子抗衡呢?”
    刘玉微微一笑,指着薛楚玉身上的崇文馆生员服道:“郎君还需要问小人吗?当然是天后的外甥,累拜左侍极、兰台太史的周国公了!”
    刘玉所说的,正是弘文馆大学士贺兰敏之。上元之后,百官进封,贺兰敏之被拜为左侍极、兰台太史,袭父爵周国公,不仅如此,还赐姓为武,彰显出天皇天后对其不一样的恩宠。去年李弘太子监国以来,文武百官多有些心向太子,认为天皇常发头风,太子又干练有谋断,过几年天皇或许会像太祖那样,退位为太上皇。
    可打从加封的消息从洛阳传来,往来拜会贺兰敏之的人几乎要踏破门槛,甚至有不少太子属官亦跟风前去,表面上太子仍稳坐东宫,可形势却的确与去年大不相同了。
    “如今朝廷里往上了说,是天皇天后;次之,是太子与周国公。天皇宠爱天后,使得天后兄弟姐妹皆列土,现下这恩泽延续至下一代,贺兰敏之又被赐了武姓,往后天后一家的宗祀可都少不了这贺兰大学士的一份,至于再往后……究竟会如何,谁也无法预料。小人一介粗人,本不该妄议朝政,郎君冰雪聪明,自然可以参悟得透。”
    与此同时,观音寺的地宫内,头戴“赵”字面具之人坐于高阔的石椅之上,俯视着面前半跪的女子,虽看不见他的容貌,但此人身上散发出的煞气依旧令人心生畏惧,旁侧陪侍的,则是个头戴“莱”字面具之人。
    这女子不是别个,正是西市上那裘皮店的西域女店主,此时此刻她的眉眼低垂,神情十分恭敬。
    “你当真看到了,薛讷带着那通缉令上的女子前来挑选衣物?”头戴“莱”字面具之人问道。
    “千真万确,那间房子我留的有暗洞,便是为了方便查探情况。虽说发型完全不同,但那女子容色不俗,乃是长安城里一等一的俏丽,与那通缉令上极其相似,我是断然不会认错的。”
    “赵”字面具之人与那“莱”字面具之人相视一眼,示意那西域女店主退下。
    女店主俯身再拜,屈身退了出去。头戴“莱”字之人这才说道:“加上那薛家小郎君,便已凑齐三个人证了,依照《永徽律》已经满足了弹劾薛讷的条件。”
    座中之人发出了一丝喟叹之声,像是惋惜,又像是讥讽:“我是最惜英雄的,薛仁贵骁勇,万夫难当,只可惜两个孩子皆没有教好。一个胆大妄为,意欲瞒天过海;一个猥琐不才,卖兄求荣。子不教,父之过,就等着抄家流放,去烟瘴之地等死吧。”
    “教主的意思是……”
    “即刻行动,此番定要马到功成,不能再给薛讷留分毫余地了!”
    虽说已有了几分初春的气息,晨起天气依然很寒,鸡叫了三两声,薛讷便披上衣衫来到庖厨忙活,只为了樊宁醒来后能喝上一口温水。
    从前他有些担心,生怕自己不懂如何关心照顾她,如今方知心中有她,这一切行为皆是出自本能,哪里还有不懂不会的道理。
    他才添了柴,忍着呛咳将水煮上,就听得一阵急促的叫门声,薛讷诧异一大早不知何人来寻,警醒着上前,低声道:“谁?”
    “薛郎,是我……快开门。”
    来人居然是李媛嫒,薛讷迟疑了一瞬,还是打开了大门:“郡主?热孝在身,你怎的来蓝田了?”
    李媛嫒身量小,一闪身进了院子:“快把门关上,我是连夜从长安城里赶出来的,因为宵禁还险些被城门看守捉住。你且听我说,昨天宵禁前,有两个刑部的官员来寻我父亲,拿着太常伯李乾佑的手信,说今日凌晨要出城,来蓝田抓捕要案嫌犯……”
    薛讷神色一凛,急问道:“他可说是什么犯人了?”
    “劳师动众半夜出城的,还能是什么案子?就是你现下查的弘文馆别院的案子!他们怎的忽然来蓝田捉人,可是你最近露了什么行踪吗?”
    薛讷一下便想起了薛楚玉,既无奈又气恼,叹道:“那日破兰亭集序那案子的时候,她一直在我旁侧,听府里人说楚玉那日也去了西市,许是被他看到了……”
    李媛嫒说不出的心急,抿了抿唇,出主意道:“若是你说那人是我呢?我虽然比她矮了不少,身量也不算差太多。那日我在你家与你母亲说话来着,不妨我去求她,就当我那日没来过,你母亲怎么说也会庇护你的。”
    “无用的,那日除了母亲外,还有家丁在,刘玉必然不会替我开脱,还会拖你们下水。”
    卧房里的樊宁睡意朦胧,迷糊间转醒,不是因为他两人低声的交谈,而是因为庖厨里那隐隐传来的焦呼味。
    薛讷与李媛嫒这等出身的孩子对糊味不那般敏感,樊宁则全然相反。小时候在道观,李淳风时常看着书,摆弄着浑天仪就忘了时间,好几次灶房里的铁锅都烧穿了,若非小小的樊宁发现,这位大唐第一神算子只怕早已没命,故而樊宁对焦糊味异常警觉,嗅到之后一个鲤鱼打挺起身,顾不上披衣衫就箭步冲出了房去,舀起一瓢水浇向了烧干的铁锅。
    随着刺啦一声响,庖厨里散出滚滚浓烟,薛讷与李媛嫒目瞪口呆地望向庖厨处,只见只着亵衣的樊宁气定神闲走了出来,丝发散落两肩,丝薄的衣衫裹着袅娜玲珑的身子,红润的小脸儿俏皮美艳,满是说不出的妩媚温柔,她揾汗之间抬眼,与那惊呆的两人四目相对,愣了一瞬后,高呼一声“天呐”,脚底抹油,飞快地蹿回了卧房。
    李媛嫒自诩已经想通了,但亲眼所见,心底翻腾的醋意还是实难控制,她忍不住含酸问道:“你们俩……睡一起了?”
    “啊,怎会”,薛讷面色爆红,比喝了三坛酒的醉汉有过之而无不及,磕巴道,“我,我睡在那边的书房……”
    “算了,不说这些,眼下的事你到底打算怎么办,让她躲去别处吗?即便躲了,上元节那晚上又破了案子,在场多少人证,眼见你带了个姑娘,虽然戴着傩面,你也不大好去找与她身量相似之人。况且你这性子,从小到大能说上话的女子恐怕只有我与她,即便找来了人,旁人也是不会信的啊。”
    “嘘”,薛讷摆摆手,示意李媛嫒噤声,两人皆屏住呼吸,只听长街尽头有隐隐的铁履声传来,由远及近,最终停在了家门前。
    刑部果然动作不慢,已率武侯来到了此地。
    李媛嫒听到了动静,起身欲出,被薛讷一把拉住:“郡主!英国公还未发丧,你阿爷尚未袭爵,万万不可因为薛某卷入风波之中……”
    “那你呢?你可知道,若是你锒铛入狱,不单不能为她脱罪,自己也是死路一条啊!”
    “不管是什么后果,总该由我去直面,我若不挡在她身前,她又能倚靠谁?”薛讷清澈的眼眸写着一种无法名状的温柔,仿佛无论前路是刀山还是火海,为了她都甘之如饴,“一会子我去应付他们,郡主只消将门从内拴起来就是了。”
    李媛嫒点头应允,待薛讷离开,她按照吩咐将门从内拴死,心下却依旧十分不安,踟蹰两下,向樊宁的房间走去。
    樊宁尚不知情,边穿外裳边思量着被李媛嫒看到妨事与否。想到上元那夜,薛讷曾向李媛嫒借兵来救自己,樊宁微微松了一口气,自嘲除了被人看到肚兜外,应当没什么妨碍。只是想不通,李媛嫒尚在守孝之期,为何会大老远从长安城赶来此处呢?
    樊宁正困惑之际,李媛嫒风风火火走了进来,因为薛讷的缘故,这两人也是打小相识,只是第一次见面就掐架了。
    彼时李媛嫒思念薛讷,来观星观探望他,看到薛讷对那穿着道袍的小丫头片子言听计从,李媛嫒说不出的不痛快,去挑衅樊宁,谁知被她反揍了。李媛嫒哭着回家向曾祖父李勣告状,给他看自己头上的包,李勣只是笑着抱起了她,哄着她去长街上买回了饴糖。待李媛嫒终于止住了哭泣,李勣方告诉她,要做个大气端慧的姑娘,尽全力与人真诚相交,不怨怪,不妒恨才好。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