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迷局》正文第三十章风云开阖[2]

永徽迷局最新章节目录
   得,高声喊道:“这是射虎刀啊!”
    “不错”,薛讷接口道,“此物为射虎刀,住在山上的百姓多备有此物,以防野兽袭击。樊宁,此物件可是你的?”
    “是”,樊宁回道,“彼时我与那侍卫长交手,他气力很大,我难以抵挡,趁他不注意飞出袖剑,伤在了他的左脸耳根处。”
    陶沐隔着白布拿起那袖剑,展示给众人:“列位请看,这袖剑的锋刃上隐隐发绿,应是淬了一些土毒的,这种土毒染上血必会留疤,是为了让山民警惕曾受过人攻击的猛兽,特意研制的。”
    “臣以为,接下来只消请刑部遍访京城内的胡人居所,询问是否有看到与那守卫长身量相仿,且耳根留有此刀所伤的疤痕之人,便可破案。已有了这般证据,难道还不算明证?”薛讷反问道。
    “薛县令为了查案,如此劳民伤财,真是豁得出去啊”,高敏哼笑一声,“此刀究竟有否伤人,皆凭樊宁一人说了算。若是根本未有此事,只是此女为了拿来脱罪,故意留下此物,又当如何?”
    “高主事是否没有旁的证据来反驳了?竟当堂说这种无稽之谈?”见高敏开始胡搅蛮缠,薛讷只觉好气又好笑。
    “好了,高主事”,李乾佑出声道,“你便把最关键的人证带上来罢!”
    最关键的人证?薛讷神情一凛,满脸疑惑,但见高敏向李弘请示道:“殿下,樊宁雇凶杀人,犯下滔天大罪,确实无误。臣有关键人证欲带至堂上,请求殿下恩准。”
    “准。”
    “谢殿下”,高敏抱拳一礼,背手道,“带人证!”
    不一会,六名面目猥琐的光头男子被五花大绑地带上来,站在一旁的大门守卫冯二和王五等人立即惊呼道:“就是他们!所谓的法门寺和尚!”
    高敏不紧不慢地走到正中,对李弘道:“经过刑部连日来蹲点排查,已将在辋川杀害法门寺大师的一众贼人捉拿归案,殿下且听这些人的证词。”
    众人的目光都聚集道那伙人身上,但见为首的那个偏头狠狠瞪了一眼樊宁,高声道:“就是这个小娘子,是她雇了我们去截杀那些大师,再假扮他们去弘文馆,好将她纵火所需的物件运进去!”
    一时间,堂下众人哗然。高敏拊掌几声,怒斥樊宁道:“人证物证俱在,红衣夜叉,你还有何话可说?”
    原本端然跪着的樊宁霍然站起身来,一脚踹在领头那厮脸上,竟踹得那壮汉飞出丈远,她负气怒骂道:“哪来的下流杂种,我樊宁几时认得你这腌臜货!”
    “红衣夜叉发性了!雇凶杀人,还敢当庭撒泼!”堂下围观的百姓无不惊叫,不论手中拿着什么物件,皆奋力砸向堂中。场面一度失控,张顺等人冲上前,掩护着李弘欲撤离。
    李乾佑上前一步,拦住了李弘的去路,急道:“殿下,这几个共犯是我刑部抓到的,是否……”
    李弘明白李乾佑的意思,事到如今,他也毫无办法,只能挥手道:“既是刑部捉到的人,就全带回刑部衙门去罢。”
    春日的雨淋淋漓漓的,虽不算大,却比冬日的雪片更惹人生寒。薛讷牵着马,穿过人影稀疏的朱雀大街,满脸的挫败茫然。
    本以为已为她筑起了绵亘千里的堤坝,没成想一朝被人击溃,却是如此的轻易。高敏抓获四名嫌犯,皆称樊宁是主谋,而自己这边张三与田老汉均矢口否认自己是内应,沈七亦坚称自己只看到了樊宁,没有看到什么假扮的守卫长。
    没有人证,便无法反驳高敏,薛讷无奈太息,轻轻摇了摇头。高敏的推论绝算不上无懈可击,只是利用了人心的好恶,设下圈套而已。可惜大唐律法并不只看谁的推论更加完美无缺,更要讲求实证,而实证中更以人证为首要。若薛讷想真正为樊宁洗清冤屈,必须得为樊宁找到足以证明她清白之人,或是令守卫中的内应自己露出马脚。
    小小的水珠落在薛讷长长的睫上,他的脸色看起来有些苍白憔悴,不知是因为三日不眠不休的疲惫,还是亲眼见樊宁被刑部押走,心痛郁结,他抬手抹了一把脸,这才发现落雨越来越大,街面上已是空无一人了。
    这样惊天的大案,想在朝夕间扭转乾坤确实不易,但他永远不会放弃,一定要将她安好地从那阴暗逼仄的牢狱里接出来,他还有那样多的话要对她说,他决不会就此放手。
    薛讷如是想着,翻身上了马,冒着泼天大雨,向积雨云笼罩的天幕尽头驶去。
    樊宁本以为进了刑部牢狱后会被言行拷问,谁知从晌午到半夜,她竟未受到任何刑讯,牢头按照三餐送来的餐食也还不错,甚至一度让樊宁怀疑是断头饭,一口也不敢用。
    夜半时分,她倚在泥糊墙上听着隐隐的雨声,不敢睡得太实。就在这时,牢门发出一阵响动,一阵脚步声后,高敏与那牢头寒暄话语传来,樊宁赶忙提起十二万分精神,看似毫不在意,实则严阵以待。
    此地与蓝田那牢狱一样,只关她一个十恶不赦之徒,故而高敏来必是找她的。樊宁闭目冥神,两只耳朵却竖着,只听高敏阔步走来,站在牢狱门前,似是打量着那已经放冷的饭菜,开口道:“不合口味吗?听说你喜欢胡饼,高某可是专门差人去西市买回来的。”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樊宁不接他的话,如石像一般端然坐着。高敏也不心急,就这般与她对峙着,不知过了多久,才笑着说了一句:“宁兄平日不挑食,怎的来这里倒是讲究起来了?”
    这一句“宁兄”,确实令樊宁身子一震,旁人皆看不穿的事,难道高敏一眼就看出来了?他可是有什么证据,证明她就是“宁淳恭”,亦或只是诈她一下?
    高敏揣度出樊宁的心思,笑道:“你且放心罢,不管你是不是宁淳恭,高某都没打算去告发薛县令。我志不在此,这等小事便罢了。”
    樊宁冷哼一声,终于开了口:“是啊,你陷害我为弘文馆别院案凶徒,便可以官升五品了,哪里还需要再给我编排些别的罪名。”
    “今日在京兆尹府多有得罪”,今日还在朝堂高呼“其罪当诛”之人,现下竟拱手向樊宁致歉,态度十分谦恭,“高某与我们刑部太常伯皆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不得已而为之,希望……安定公主殿下大人不记小人过,原谅我们的掣肘无奈罢。”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