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盖簪缨》正文卷第二百一十一章中计(上)[2]

冠盖簪缨最新章节目录
   川河流,治水之事,到底还是说不细致的,不过,若要治水,也不外乎如是三点。”
    “你说的对,”萧道成思忖着点了点头,谢徵随后又道:“陛下,像晋安郡这类的沿江之地,几乎年年都有水患发生,但凡下个几场暴雨,水患就来了,其实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因为地势太低洼,水位一涨,那江水就排不出,自然就泛滥了,所以,要么多挖几条沟渠,改改河道,要么,就让百姓撤至地势稍高的地方。
    何况晋安郡不仅沿江,且又临海,百姓就更不能住在地势低洼之处了。”
    萧道成颔首,“朕明白了,朕即刻就召水部司川过来商议,”他说完,当即给站在旁边的曲平使了个眼色,曲平会意,这便到正殿去吩咐内侍传唤,折回偏殿时,就见暮春走进来通传:“陛下,御史台侍御史桓让求见。”
    谢徵闻言,侧首同玉枝相视一笑,却未察觉玉枝笑得不大自然。
    “桓让?”萧道成显然对桓让的印象并不深刻,想了一下才回:“传吧。”
    此番传召,不是因为桓让,而是因为他是御史台的侍御史。
    片刻间,桓让已走进偏殿来,一路都低着头,进殿后又直接跪地行了礼,好像还不曾看见谢徵。
    “微臣桓让,叩见陛下。”
    “平身吧,可是有什么事要禀报?”
    桓让站起身来,抬首方见着谢徵,他本能的愣了一下,随后才将目光转向萧道成,而谢徵亦侧首同他对视了一眼,她识趣的同萧道成说道:“陛下,既是御史台有要务,德音就先告退了。”
    萧道成点了点头,谢徵旋即起身告退。
    她与玉枝走出式乾殿,走下台阶之时,玉枝终于忍不住道出心中忧虑:“娘子,如果……如果他将来真的出事了,县侯那边,您打算怎么解释……”
    谢徵明显的迟疑了一下,而后却是不屑,“我为何要解释?是桓让他自己一心想平步青云,所以急于邀功,不计后果,这可怨不得我。”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