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之前》作品正文卷第五章变故01

盛世之前最新章节目录
   中兴十二年秋,燕云蝗灾,粮食欠收。蒙古又遣使来,请求回复两国贸易互市,往后永为兄弟之盟。
    经过这次兵戎相见的会盟,玄楠和布日古德似打成了一个默契。蒙古吞不下大楚,大楚要想收复燕云十六州也不容易。因而,两国的使者行事言语都越来越彬彬有礼,相近相亲。
    因而,不止粮食,还有越来越多汴梁和江南的丝绸首饰进了琪琪格的帐子,她心中对汴梁繁华富庶越发向往,也想念着那个孤身勇闯千万骑的南朝皇帝。日思夜想,终有一日脱口而出:“乌云,我们去南朝吧?”
    乌云本是个眉清目秀的姑娘有着乌黑发亮的长辫子。,额角有一绺碎发遮住了奴隶烙印。她为琪琪格奉上奶茶,道:“南朝离这里要三十几跑的路呢,我们怎么去呀?”
    “我们与南朝重开互市,这次可是派了戴青去出使!”琪琪格特意加重了戴青两个字。
    “那……又不是您。”乌云面露难色。
    “我们不告诉哥哥,悄悄地去!”
    “但挨鞭子的是我啊……”
    “我是公主,哥哥惩罚你,有我顶着!”琪琪格说。
    “南朝有烤全羊肉,还有羊肝,羊肚……”诶呦,南朝还有什么是乌云喜欢吃的呢……琪琪格想了一会也没想出个所以然,索性说道:“反正有好多好吃的!”
    “还能有比羊肝羊肚好吃的么?我想象不出来……”乌云依旧不为所动。
    “你就不怕戴青被南朝姑娘勾了魂吗?我嫂嫂就是南朝公主,你看我哥哥多喜欢她呀!”琪琪格灵机一动。
    戴青是太师的帖木儿的儿子,人长得高大,骑射武功俱佳,与别人颇为不同是,他精通蒙汉契丹和女真文字,在蒙古诸部才名远播,惹得不少女子青睐,乌云自然也不例外。
    “那公主怎么说,我就怎么做。”乌云羞涩答道。
    是夜,戴青瞧着羞答答的乌云,欣喜道:“琪琪格真要去汴梁吗?”
    乌云羞答答地点点头。
    “那我在应州等你们。”戴青兴高采烈。
    在戴青出发一日以后,琪琪格悄悄携着乌云去追戴青的使团。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终于在应州会合了。当她们俩拿到大楚通行的铁符节后,琪琪格心里如她的名字一般,乐开了花。
    从河间镇到汴梁的路不远,十日就能到。但是大楚的引路使礼部侍郎安越总是绕远路,所行之处人烟稀少,并不容易记住。十天的路程走了两个月才到。其中缘由,戴青和安越心知肚明,若是河间一旦失守,敌人岂不就直奔汴梁而来。
    然而,琪琪格完全不在意,她看着沿途的青山绿水十分惬意。
    来到汴梁时,天气微凉,重阳将至。戴青见到了在馆驿中见礼部尚书赵言,商议明天觐见皇帝的事宜。
    而琪琪格悄悄嫌携着乌云离开馆驿,在汴梁十里繁华分长街上左看看右瞧瞧,一切都是新鲜有趣。她虽然是公主,但在草原上从来见不到这么多人。
    南朝的饮食精致,丝绸漂亮,她最喜欢街边的糖人了,那一个个小人,样子憨态可掬,背后还有不少她未曾知道的传奇故事。而她出手也阔绰,买了许多这样那样的小孩儿玩意儿,准备带回去送给小侄子哈达。
    那些商贩见她也不讲价,问了价钱就买,自然是欢喜得不得了,对她的态度热情,还好心推荐她这汴梁城里许多好玩好吃的地方。南朝人果然都是热情又善良的。
    一路逛,一路瞧,天色渐晚,许多商贩卖完了货物就回家去了。十里长街渐渐冷清了起来,不远处还有一个小贩没走,琪琪格拉着乌云走过去。小贩是个中年男子,他笑呵呵地说:“姑娘,瞧瞧胭脂吧?”
    琪琪格看着这些装在青花瓷小蝶中的胭脂,一股浓烈刺鼻的脂粉香扑鼻而来。
    中年男子拿了一碟放在她手里,跟她说了好多这胭脂如何如何好,不买就吃亏了之类的话。她当下也不多想,用手指在膏体上扣了一个洞抹在手背上。虽然已经厚厚的涂上了,可是却不如她从前用得显色。这盒胭脂并不是很好,然后合上瓷盖就准备走了。
    “姑娘,这胭脂被你挖成这个样子,我还怎么卖呀!”中年男子提高了嗓门,凶巴巴地盯着琪琪格,抓着乌云的胳膊就不让她走。
    琪琪格使劲掰开抓着乌云胳膊中年男子的手,对他说:“你别动手,我买就是了。”
    中年男子看着这两个蒙古服色的小姑娘,本就抱着宰客的心,现在又见琪琪格手腕上带着一只纯金的手镯,忽然狮子大开口说:“这胭脂要一两银子。”
    琪琪格听罢从怀中摸钱袋,她见什么买什么,有对钱没有概念,这才发现钱袋里只剩了十个铜板。
    “我只有十文钱了,但是我买的这些东西全部加起来正好一两。”说罢,取下乌云身上的背篓,把糖人,灯笼,风筝刚才陆陆续续买的小玩具倒了出来。以物易物,是草原上的规矩。她心里尽管不舍,但确实损坏了胭脂应该赔偿。
    琪琪格眼里的珍宝在中年小贩心里都是不值钱的小玩意儿。中年男子怒道:“我不要这些破烂儿!你没钱就把金镯子给我!”说罢,一把抓住琪琪格的手腕,想褪下她腕子上的金镯。
    琪琪格被捏得生疼,努力挣脱不得,吓得哭了出来。
    汴梁传播着河间失守的谣言时,玄栋从宣武将军手里买了座汴梁郊外的草堂。说是草堂,还不如说是几间茅屋。
    初买时,玄楠还打趣他说:“买了个山头,好在花钱不多,以后脱手不至于吃亏。”
    玄栋不以为然,善于植景造园的他鼓捣了月余,破败的茅屋焕然一新,愣是变成了一座极其雅致古朴的庄子。参天的白蜡树立于庭院,清香浮动,沁人心脾。
    彼时秋天,漫山红树层层叠叠,由浅到深又由深到浅的红色渗透交错,其中夹杂着点点黄绿,宛如梦境一般。秋高气爽,水落石出,青黄的竹皮屋点在万片红霞之上,宗宗溪水在静谧的林中流淌,绕过小院的边上,真是一幅浑然天成的画作。
    玄楠瞧得目瞪口呆。
    玄栋将逍遥巾,迎风一甩,洋洋得意道:“阿哥,我就是这么有才华!”
    远处满山红翠里,冰蓝素白的银丝绣彩蝶的对襟襦裙外披水红色纱绦。她用葫芦瓢舀着清冽的溪水,与身旁的唐棣玩笑。唐棣身着浅粉色对襟绣白玉兰襦裙,初看只觉精致秀丽,细看才发觉领口用小米粒大小的珍珠点缀成唐草纹,发着淡雅的光泽。
    “原来你拒绝乐水郡王的原因是阿栋。”冰蓝笑道。
    唐棣不禁双颊绯红,露出一点小女儿情态,道:“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他是王爷。他为了救我和我阿娘,他整个手臂都被火灼伤了,随后又被他家里人接走了。要是我嫁给了别人,万一他伤好了来寻我可怎么办。”
    “他怎么在茫茫人海中寻着你的?”冰蓝饶有兴致地问道。
    “他说,这里离我们第一次相见的地方不远,所以他想尽办法在这儿造了个园子,等着我再来。要是我不来,他就办茶会,马球会,诗会……总会等着我来的。”唐棣说罢,头又羞涩地低了下去。
    “想不到,这个浪子还真回头了!”冰蓝道。
    “阿栋他看着玩世不恭,其实心里是最明白的人。”唐棣满意道。
    不久,冰蓝和唐棣一起从溪边把木桶提回来,姑娘们脸上的笑容甜美明媚。在这儿一片火红中,衬得她俩仿佛林中仙女一般。
    玄楠玄动两兄弟心道:这里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与心爱之人在这般诗情画意里携手一生,夫复何求……
    玄楠玄栋见她们回来了,拾一些柴火,然后生火煮水。嫣红中飞鸿一点,一只白鸽落在玄楠手臂上。
    “陛下,这鸽儿好生乖巧。”冰蓝说道。说着就拿谷粒准备唯它。这白鸽儿仰着头,根本不瞧冰蓝手里的谷粒。
    玄楠接过冰蓝手里的谷粒再喂与鸽子,鸽子啄得干干净净。待小白鸽吃完以后,玄楠把白鸽腿上的竹筒里的纸条取出来。他展开纸条,不禁笑出了声音,高声喊着:“二哥找到啦!哈哈!”
    玄栋赶紧接过纸条一看,笑得前仰后翻。
    “阿栋!你可真是阿哥小福星啊。你的婚事一定下,好事便都来啦!”玄楠笑得合不拢嘴。
    冰蓝将带来的茶具摆在小院中用老树根做的矮几上,是一套冰裂纹密色瓷盏,将滚烫的沸水浇在上面,却不见茶刷和小碾。然后,又拿出一个小纱布袋,将炒制好得嫩绿色的散茶倒在淡青色的小瓷碟上。
    玄栋像是受了大刺激一般,说道:“皇兄不煮个龙团茶给我吃吗……”
    “阿楠伤了,咬盏又是最费力费心的!况且,要煮个茶两个时辰就没了,明日陛下还要接见蒙古使者,不宜太晚回宫。”冰蓝撇撇嘴道。
    “这茶叶是西湖龙井,与龙团茶是一个原料。都一样的。”唐棣在一旁劝慰道。
    “阿哥用过的茶盏,还怎能招待朋友呢?”玄栋撇撇嘴说。
    “这套朕自己带回去,库房里还有景德镇来的新瓷,喜欢什么自己拿。”玄楠道。
    玄栋眼前一亮,不再把玩手里的秘色瓷茶盏,道:“那我要钱。交子也行,铜钱也行,金银就更好了!”玄栋道。
    “椒房殿你要是修得跟这儿一样好,朕会付营造费的。”玄楠道。
    “好!一言为定!”玄栋道。
    一盏茶毕,夕阳西下,四人踏着余晖走下山去,身后留下一片火红的宁静。山下,杜仲与侍从们迎着他们。四人乘着一辆马车,杜仲驾车,侍卫们乘着另一辆跟在其后。从香山到皇宫,抄近路就要经过十里长街,天色已晚,原本热闹的街市变得冷清了。走至街道中段,一个男子吵嚷的声音渐渐清晰,冰蓝撩开马车帘儿,见到一个中年汉子为难两个蒙古装束的小姑娘。她天生一副爱管闲事,爱打抱不平的性子,令杜仲停车。自己撩开帘子,仔细地听三人争吵的话。
    玄栋在车里撇撇嘴说:“阿哥没空煮茶赏景,倒有空陪你媳妇儿管闲事。见色忘义!”
    玄楠只当他今天没随他吃茶的雅兴正闹小孩儿脾气,转头对着唐棣道:“弟妹,你倒底瞧上他哪儿了?”
    唐棣笑笑不说话。
    玄楠的眼睛的余光扫过那两个蒙古装束的小姑娘,忽然目光定在其中一个衣饰较为华丽的小姑娘身上,小姑娘手腕儿上一对别致的金手串儿让玄楠觉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