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伙夫的朝鲜血战》第296章被记入日军自卫队教科书的范天恩

一个伙夫的朝鲜血战最新章节目录
   ~-~ 第296章被记入日军自卫队教科书的范天恩
    1951年2月15日,8点。
    惨烈的中、美军队东、西两线的血肉搏杀还没有结束。
    李奇微惊闻,美第9军军长穆尔()少将因“直升机事故”而阵亡了,不由呆住了。
    美第8集团军心理战专家建议,暂时封锁消息为好。
    李奇微觉得有道理。
    “传令,暂时封锁穆尔少将死亡的消息,令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少将暂代第9军军长职务!”李奇微担心影响30万正在作战的将士的士气,立即下令。
    而志愿军因“福将”周小兵阵亡,没人知道细节,故没有宣布穆尔少将是志愿军消灭的。
    后来,李奇微于1951年2月24日,向全世界新闻界宣布:“24日这天,军长穆尔少将在前往汉江战场视察的途中,直升飞机坠落在汉江的浊流中,发生心脏麻痹而死。”
    李奇微提拔史密斯少将,是因为他知道,史密斯师长以其在长津湖的卓越表现,确实有能力当一个军长!
    正在三六线,与人民军游击队玩得正过瘾的史密斯师长大喜,立即令侦察兵北上侦察道路!
    为什么说史密师师长玩得很开心呢?
    这是因为,他开创了世界军事史上,用直升飞机打游击队的模式,还发明了“武装直升机!”
    要是收专利费的话,估计他能收到好几亿美元。
    这一模式,后来还成为了美军越南战争的主要模式。
    一开始,常堂的陆战一师虽然有人马,而且是全机械化的部队。
    士兵的军事素质也是一流的。
    但陆战一师却根本不是游击队的对手。
    这股游击队,其实就是人民军第2军,有2.1万人,主力为人民军第10师5000人。
    他们活跃在三六线的原州——安东——大邱公路和忠州—大邱公路一带。
    隐藏在从丹阳到安东——永川附近,和太白山、小白山山脉、日月山一带的山区里。
    这些游击队学**的战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神出鬼没。
    往往是,陆战队员好不容易发现了游击队,由是用主力去打。
    等主力集结好,游击队早迅速逃散,不见了。
    结果,往往陆战队员跑断了腿,也追不上游击队。
    士兵们经常是望山兴叹,根本不可能捕捉到的游击队。
    等你不追了,他们又打来了。
    由是陆战队员抱怨说:“这不是在驱赶苍蝇吗?”
    后来,陆战队员为了省力气,开始用直升机追赶游击队。
    一来二去,时间久了,陆战队员竟然无意之中发明了一种十分有效的战术。
    他们经常将部队埋伏在游击队的退路上,然后用直升飞机侦察村庄。
    通常,由于下雪的原因。
    村庄内一旦有游击队,就会出现人活动少,但脚印会很多,炊烟也很多的不正常现象。
    这时候,陆战一师的直升飞机出现了。
    在此之前,美军还没有用直升飞机来空降作战的先例。
    而陆战队员却喜欢上了这种方式。
    陆战队员用两架直升机编队,一架攻打,一架防备,迫使游击队离开居民区逃跑。
    或是用二十几架直升飞机包围村庄,拼命追击,这样游击队就很难逃跑。
    陆战队员还手持火焰喷火器、机枪、无后座力炮、火箭筒坐在直升飞机上,使直升飞机变成了武装直升飞机。
    等余将直升飞机作为了机动火力使用,忽高忽低,行动敏捷、迅速,对付游击队十分有效。
    后来,这种方法,激发了美**方的灵感。
    他们由此发明了装多管机枪和武装火箭武器的直升机。
    由于使用了这种“直升机战术”,陆战队员追得游击队疲于奔命。
    游击队渐渐抢不到美军的东西和物资。
    游击队人多,为了生存,反过来只得对老百姓开始进行残酷掠夺,军纪越来越差。
    而老百姓本就穷得半死,由是告密的越来越多。
    结果,陆战队员每天开着直升机去抓俘虏,轻轻松松,一抓一个准,爽得半死。
    李奇微下令,“从2月15日起,打游击队的事,交给南朝鲜第2师师长咸炳善准将。陆战一师北上!”
    “兄弟们,别玩了!打仗去!”史密斯师长下令道。
    陆战队员立即高兴的准备北上了。
    对于志愿军来说,史密斯师长当第9军的军长,有好处,也有坏处。
    暂时来说,好处更多。
    这是因为,史密斯师长与李奇微一样,十分谨慎。
    只能以“慢吞吞”来形容。
    正是这两个谨慎的家伙,才导致后来志愿军全军安全的撤退。
    当然,这是后话……
    不过,这封下令的电报,很快被苏联一直盯着陆战一师的高级密码专家破析,并将情报告之志愿军总部…… 东线,砾平里的援军与志愿军还在曲水里村、注岩里村大打出手。
    砾平里的守军还处在志愿军8个团的包围之中……
    闻听周小兵阵亡,第116师第347团团长李刚热泪直流。
    覃十八、马三炮等人无不悲痛万分。
    金永姬立即告别而去……
    “好同志呀,我团全军闻名的战斗英雄王凤江、周小兵都阵亡了,太可惜了!”李刚叹道。
    第347团为周小兵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战友们为周小兵写的悼词,一篇篇登在团里的小报上……
    “福将”周小兵死了的消息,传遍了全军……
    “福将”之死,对砾平里参战的115师、126师,119师第356、第357团,120师第359团、125师375团的士气的影响是致命的。
    首先发现不妙的是第116师师长汪洋。
    他发现,忽然之间,战士们都沉默了,不说话了。
    其次是徐国夫师长,他发现,部队出现了烦燥情绪。
    第40军军长温玉成发现战士开始叫苦,说敌人的飞机、大炮太厉害了……
    志愿军第一次,出现了基层干部和战士厌战范天恩上的情绪……
    汪洋暗叫不妙,立即将“福将”牺牲的情况逐级上报……
    西线,
    第38军第112师第335团,老虎团长场了。
    他可是在松骨峰血战中,威震美帝野心狼的万岁军中出名的传奇猛将。
    范天恩也是被日本写进自卫队军事教科书的的志愿军团长,也是战后唯一被日本记入《朝鲜战争名人录》的志愿军团长。
    他坚守的阵地是武甲山、南治岘一线阵地,核心阵地是580高地。
    在此之前,范天恩已经率部与友军在南汉江阵地与敌人打了20天了。
    这次没有友军了,只有自己手中的一个团单干了。
    对手是美军两个军。番号,不知道,实在是太多了。
    敌人比蚂蚁还多。
    但范天恩不能退。
    由于汉江快解冻了,主力为避免背水一战,只得过江。
    只有范天恩率335团和军前指坚守在阵地上。
    最先进攻的是骑兵一师8团的5000人和第24步兵师人。
    来了,美军的进攻开始了。
    打得最激烈的是最远的580高地,坚守在此的是335团一营的700人。
    15日白天,敌人的80多架飞机狂轰滥炸,100多辆坦克一齐开火。
    大量的炸弹和凝固汽油弹丢下来了,580高地浓烟滚滚、弹片横飞。
    美军三个营的54门105、155毫米榴弹炮炮群,48门各口径的中、重迫击炮群,一齐尖啸着,不停地往580高地倾泻装满烈性炸药的弹丸。
    580高地,仅半天就落下二万多发炮弹,将580高地炸得山摇地动。
    密集的炮火将山上的树木全部打光,石头全部击碎。
    炮火是如此猛烈,如此残酷!
    中午时分,敌人又是一顿雷鸣般的炮击。
    “轰隆隆”、“轰隆隆”
    一颗炮弹,击中了335团团部的掩蔽所。
    335团团长范天恩和政委赵霄云,一齐被埋在了泥土里,警卫人员连忙将他们挖了出来。
    汉江边的38军军前指矿洞,也命中了一发155毫米重榴弹炮炮弹。
    “轰隆隆”
    随着一声天崩地裂般的巨响。
    洞顶一块巨石“扑通”一声落下,带着冷风,正砸在桌上的地图上。
    正在看地图的梁兴初还没反应过来,面前就出现了一个一米深的大洞。
    第38军军长差点没了!
    这可把洞内的参谋们吓得脸都白了。
    580高地,“星条旗”、“八卦旗”不断晃动,敌人如潮水一样向山上扑来。
    一营全体将士依托战壕、散兵坑,顽强坚守阵地。
    英勇的战士以机枪、炸药包、步枪、手榴弹配合阵前白忍战反冲锋战术,杀得美国鬼子寸步难进。
    阵地被敌人夺去了,就再次夺回来。
    335团一营的士兵一次又一次打退敌人的进攻,一次又一次腰上插着木桶手榴弹,平端着闪着寒光的,三八步枪长长的刺刀,居高临下向敌人冲去。
    刺刀杀断了,他们就用枪柄砸,用拳头、石头与敌人打。
    血流光了的时候,他们就拉响手榴弹,扑向敌群。
    仅坚守了二个小时,一营的伤亡就十分严重,且基本弹尽粮绝。
    他们吃着雪,到敌人尸体堆里捡弹药打击敌人。
    战士们一边打,一边唱着第38军军歌,“平江起义上井冈,铁流向北方……跨过鸭绿江,碧血洒邻邦;血染战旗红,威名天下扬……”
    敌人拼命冲锋,战士们喊着“誓与阵地共存亡”的口号,一次次将敌人打下阵地。
    英勇的一营600多人快与敌人拼光了!
    范天恩没法,只好将警卫连派上去。
    不到一个小时,160多名小伙都打没了。
    范天恩令三营上……
    “报告团长,撑不住了。敌人炮火太猛,敌人四面包围了我们,三营快打光了。”二个小时后,一营长又求援道。
    范天恩手中没人了……
    “军长,快,我要支援!”范天恩急打电话给梁兴初。
    “我说范天恩,你可得省着点用兵呀!”梁兴初也急了。
    他手上也没有成建制的部队。
    梁兴初只好一咬牙,把军侦察连给了范天恩。
    不到一个小时。
    范天恩又打电话来,“光了,打光了!”
    梁兴初知道,范天恩在叫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