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明》第十四章借力生力[2]

乱明最新章节目录
   意。既然小凤儿应了此事,李氏就完全以小凤儿未来的婆婆自居了,说道:“那王二本是一个泼皮无赖,素来敲诈勒索,城里的人都对他们又恨又怕。婶婶知道他们听你的话,你能不能让他们以后别再祸害人了?”
    “婶婶,我已经吩咐过他们了,以后不要再欺压街坊邻居了,但是他们坚持要找商户收钱,说不收钱他们就没有活路。”小凤儿小声说道。
    “婶也知道你想出来做点事情,这点婶子当年也和你一样。但大家都认为大闺女就不应该抛头露面,还是等你爹和小三回来了,让他们想一件事情让你做。”
    “现在就有一件事情让你做,小凤儿你做不做?”从外面传来林纯鸿的声音,话音刚落,林纯鸿推门而入。这把小凤儿和李氏吓了一跳,李氏骂道:“你不吓人会死啊?”
    林纯鸿嘻嘻哈哈的笑道:“娘,我和铁头叔一起回来的,肚子饿死了,快给我们做点吃的吧。”
    李氏正准备动身去做,小凤儿忙说道:“婶子,我去做!”然后飞也似的钻出了房门,小凤儿估摸着刚才的话都被林纯鸿听见了,害羞不已,正好借此机会躲避出去。
    李氏和林纯鸿见凤儿风风火火的跳出去,都觉得有趣,忍不住笑起来。
    林纯鸿和林德绍选了正对着葛洲的地方建立货栈,这个地方靠近码头,便于装卸货物。林纯鸿安排林德绍负责货栈的运营,安排小凤儿协助林德绍。小凤儿则带来了王二等人,教训道:“以前叫你们别勒索商户,你们说不收钱就没活路,现在本姑娘给你们找了活,以后不准再去勒索商户,明白了吗?”王二等人点头答应,林纯鸿和林德绍看着小凤儿一本正经教训王二的样子,就忍俊不住,估摸着对王二等人来说,现在小凤儿的话比林纯鸿管用。
    小凤儿把王二的人分成了三拨,一拨负责进货,一拨负责卖货,一拨负责照看货栈,至于买什么卖什么,定什么价格全听林德绍的。这个安排让林纯鸿吃惊不已,觉得自己的小凤儿果然是人中之凤。只有王二一人没有安排活计,王二忍不住问道:“凤姑娘,那我做什么?”
    小凤儿眼睛一瞪,说道:“你就跟着铁头叔学做生意,难道想当一辈子的无赖?亏你还是他们的头呢!”
    王二唯唯诺诺的转身拜见林德绍,口称王二不才,请铁头叔多多指教等话。林纯鸿拍着王二的肩膀,说道:“王二兄弟,好好干,我知道你脑子活,点子多。”
    小凤儿连林纯鸿的面子也不给,厉声说道:“我的手下,用得着你来收买人心?”
    林纯鸿的手停在半空,再也拍不下去,转身乐呵呵而去。
    王二这帮人虽说买卖货物没什么经验,但鉴于他们以往的凶名,推销的时候只要一出口,商户就乖乖的掏钱买货,生意倒也好做。加上林氏货栈的货物价格公道,商户慢慢的也主动购买这些土特产,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林纯鸿这次回来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请李崇德出来帮助自己。林纯鸿苦于缺乏人才,事业难以拓展,上次李崇德对管理之学感兴趣,触动了林纯鸿,觉得李崇德没准肚子里有货。即便没货是个花花架子,也能起到千金买马骨的效果。
    林纯鸿一路打听,来到长岭岗村,进入李崇德家一看,发现李崇德正在教两个孩子描字。林纯鸿笑道:“秀才好闲工夫!”
    李崇德见林纯鸿前来,也喜不自胜,连忙招呼娘子倒茶,又请林纯鸿坐。林纯鸿还未坐稳,李崇德便说:“上次你的工钱计算的办法,只适合制作器物的工人,对酒楼里的酒保之类的人便不适用,对官员也不适用,不知道你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林纯鸿哭笑不得,这李秀才也太执着了吧,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林纯鸿想了想,说道:“这个我也没有经历过,但也琢磨了一些办法,也不知道适用与否。比如对酒保,可以让他们互相监督,每个月由大伙对某个人进行评价,根据评价决定发放工钱的多少。”
    李秀才睁大眼睛,仔细琢磨着林纯鸿的办法,赞道:“林老板这个法子好,总之就是不能让他们拿一样的工钱。那对朝廷命官呢?”
    林纯鸿估摸着李秀才真正想问的还是这个问题,现在的读书人都明白,大明的官场已经烂到了根子里,几乎到了国家管理无法顺利开展的地步。估计李秀才平日就在思考如何改造明朝官场的法子。
    林纯鸿也不隐瞒自己的观点,道:“官员则比较复杂,对他们来说,升官比俸禄更能激励他们。但方法还是和对酒保一样,由老百姓对官员进行评价。比如江陵县知县出缺,现在先生和我都想当知县,便由老百姓来选,看谁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多,便任知县。如果支持先生的老百姓较多,则先生当知县,可是先生当了知县后,如果鱼肉百姓,下次老百姓肯定就不支持先生了。”
    李秀才点头道:“方法想起来不错,但实行起来问题就多了,如怎么判断老百姓是否支持谁?如果想当官的人贿赂或强迫老百姓怎么办?有的老百姓一辈子都没有见过官,怎么知道支持谁?况且乡野之民易于被谣言蛊惑,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诱惑又怎么办?”
    “是啊,这是个难题,我也没有考虑成熟。”林纯鸿坦诚的说道。
    “现在的京察和外察实际上也能考评官员,就是被上面的人把经念歪了。”李秀才思索良久,回道。
    “京察和外察早成了党争的工具了,不谈也罢。再说这个和我刚才说的法子不一样,京察和外察是由官员或者皇上评判官员,而我刚才说的法子是老百姓评判。”
    “皇上评价和老百姓评价不一样吗?”李秀才问道。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总是对皇上有莫名其妙的幻想。
    “当然不一样,历史上的暴君和祸国殃民的皇帝还少吗?”林纯鸿反驳道。
    李秀才听了,哈哈大笑,说道:“林老板真是快人快语,痛快!”
    林纯鸿也大笑道:“听先生一语,小子受益匪浅!”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