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明》第六十三章异曲同工

乱明最新章节目录
   高斗枢的书房简朴而整洁,他崇尚返璞归真,不喜奢华。
    书房的左右墙壁被书架遮蔽,里面摆满了各色书籍,这些书籍绝不是什么孤本,高斗枢兴趣不在此,对收集孤本没有丝毫兴趣。正对着房门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南枝早春图》,图的两边挂着一幅对联,上书“虚竹幽兰生静气,和风畅日契天怀”。
    书房的正中摆着案台,案台上陈设着砚台、纸墨等物,高斗枢的右手边,赫然摆着一叠精美的书籍:这是前几天林纯鸿就任经历时,送与他的。
    高斗枢随手拿起一本,闻了闻纸墨香味,露出满足的神情。他抚摸着书的表皮,入手质感相当不错,裱装也相当精美。书名乃《逻辑学》(逻辑一词乃清末严复音译,林纯鸿拿来即用,呵呵),作者亚里士多德!
    “逻辑……逻辑……啥是逻辑?亚里士多德,这是谁?泰西人的名字都这么奇怪?”
    高斗枢大感兴趣,翻开书本阅读起来,但读了几段,觉得奇妙无比,拿着身边的事实一琢磨,好像真是那么回事,高斗枢心道:想不到居然有人会教别人怎么思考问题。
    高斗枢将逻辑学放在一边,准备日后有时间继续研究。
    高斗枢又拿起一本书,书名为《矿治全书》,他翻了翻,兴趣索然,放在了一边。
    这一叠书,全是从西洋翻译过来的,林纯鸿专门开了一家书坊印制这些书籍,然后大肆的分发,不计成本和代价,让郑天成心疼不已。
    最后,高斗枢又从袖中掏出一块银币,放在眼前,不停地赏玩。这银币也是林纯鸿送与他。关于铸造银币,林纯鸿也曾向他汇报过,他同意林纯鸿试试看。但是他对林纯鸿能否坚持下去持怀疑态度,毕竟银币乃纯银,铸造银币根本就是亏本的买卖。
    银币的正面图案的中间,乃白圭的正面像,上书一行字“大明崇祯五年造”,背面乃两束交叉的稻穗,稻穗中间写着“壹两”两个阳文。银币的周边还有细细的齿痕,防止有人刮取银碎末。
    高斗枢将银币在桌子上敲了敲,嗡嗡的声音清韵柔和,果然是纯银。
    这银币凸凹处纹理细密,绝非粗制滥造之物,尤其是那细密的齿痕,更是让高斗枢拍案叫绝,果然是用机器冲压出来的,就是不一般!高斗枢知道百里洲的大水车,想当然的就认为是水车的功劳。实际上,菲利斯等不到水车,就申请造了一个类似荷兰的风车,专门用来冲压银币,得到了林纯鸿的赞赏。
    高斗枢不知道的是,除了先期建造风车和铸造机器的费用,冲压银币的成本极低,更无火耗,林纯鸿也亏不了多少。
    高斗枢原意是让林纯鸿来主持修筑荆州城墙,但这个小子居然带来了一个泥腿子王两全,让他全权负责。高斗枢大为不满,林纯鸿却振振有辞的说道:“属下对工程营造又不熟,远远赶不上王两全。这王两全修过纤道,最近还在修缆道,经验十分丰富!属下只需要监管和保证资金,并不需要事事亲为!”
    这话让高斗枢一点脾气都没有,只是发狠威胁了林纯鸿几句:“要是城墙出一点问题,小心你头上的脑袋!”
    从辽东找的人才就要抵达荆州,高斗枢对此人充满了期待,也许,此人能帮助他出谋划策,将荆州变得固若金汤!
    随他去折腾吧,只要能把城墙修好,别的事情随便他。
    但是有件事高斗枢可不能坐视不理,有人向他举报,林纯鸿在百里洲聚集了大约上千的弓兵进行训练,而且在百里洲上还有隆隆的炮火声!
    高斗枢直接问林纯鸿怎么回事,林纯鸿称,农闲时分,组织弓兵训练,正应了兵农一体的古意,对增强武备好处多多。至于火炮,乃上次被郑彩虏获后,机缘巧合,弄了几尊,放在那里也无用,就让弓兵练练,总好过到时候面临贼寇的炮火束手无策。
    高斗枢对这个说法不能完全相信,上千人规模的弓兵,林纯鸿到底想干什么?一旦出了事情,自己如何兜得住?
    高斗枢实质上也想招募弓兵进行训练,但怕误了农时,将好事办成坏事,一直未付诸行动。林纯鸿居然能召集上千弓兵,还自己供给钱粮,这点高斗枢自认办不到,就有心让林纯鸿去试试看。
    一时之间,高斗枢大感为难,不知该阻止还是赞同。
    沉思良久,高斗枢放提起笔,写了一封奏章,言林纯鸿担任典史区间,组织上千弓兵进行训练,更是利用废旧火炮提高弓兵的作战能力云云。
    就让上面的人去头痛吧,反正自己已经汇报过了,到时候出了事情,自己也没有监管不力的责任,高斗枢自己安慰自己道。
    高斗枢在烦恼,张道涵也在握笔沉思。
    虽然他佩服朱之瑜的远见卓识,但心里不免有点失落。朱之瑜到来之前,他堪称林纯鸿的第一谋主,更以先生之名傲视诸多能人异士。可现在,林纯鸿对朱之瑜如此看重,让他感到地位不保。
    “一名空谈的书生而已……”张道涵嘴角上翘,对朱之瑜有点不屑。
    不过,细细思考朱之瑜的战略规划,张道涵自叹不如,能高瞻远瞩的人是空谈的书生么?
    张道涵还算冷静客观,没有偏执的认为朱之瑜一无是处。但是,越是冷静,心里就越烦躁。
    突然,外面传来一阵敲门声,他的小儿子张明桥在外面问道:“爹爹在不在?”
    张明桥素来不喜读书,整日与一帮狐朋狗友鬼混,让张道涵头痛不已。好在张道涵成为邦泰一员后,张明桥也依托着邦泰做点生意,挣了不少钱,逐渐的踏上了正道。这当然有张道涵照顾的因素,毕竟,作为核心人员,随便透露点信息,就值不少钱。
    张道涵正烦恼着,没好气的答道:“进来……”
    不知张明桥有何事,且听下回分解。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