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纨绔少爷》第一百五十七章观棋不语

穿越之纨绔少爷最新章节目录
   要欠款未遂,方铮不禁有些悻悻然,本以为送财童来,自己大大小小会发笔财,缓解一下自己目前的财政困境,没想到这位送财童子如今灯尽油枯,业已是穷得清洁溜溜,这让方大少爷很是忿忿。
    “那你找我干嘛?”方铮没好气道。在他眼中,这位吴公子除了还钱,基本没有别的功能了。——不能怪方铮势利,只能说这个社会有明确的分工,有的人天生就该过着躺在家里数钱的逍遥日子,而有的人天生就是欠人钱的孙子命。吴公子属于后者。
    吴公子尴尬的笑了笑:“方大人,……您以前不是说过,若草民有了潘府的情报,草民欠您的银子可以一笔勾销,而且还会将断根的解药一并赐与草民吗?”
    “嗯?好象确实说过……你有情报?”方铮斜睨着他,压根儿不信这小子嘴里能说出什么有价值的情报。
    吴公子笑得满脸谄媚:“有!有重要情报!”
    “说说,有没有价值,我得听了才能下判断。”方铮不置可否。
    “自从听了方大人的吩咐,草民马上在最短的时间内与潘尚书的大公子潘陶搭上了关系……”
    “等会儿!何谓‘搭上了关系’?”方铮狐疑的上下打量着吴公子,惊讶道:“……莫非潘陶喜欢走旱道,而你为了完成任务,忍辱负重做了他的兔宝宝?”
    吴公子闻言张口结舌楞了半晌,很想对眼前这位方大人丰富地想象力表达一下自己由衷的敬意,嘴唇嗫嚅了几下,始终不知该如何开口。
    “方……方大人,您想多了……”吴公子哭笑不得:“所谓搭上关系,用地其实是您教我的法子,银子开路,刻意巴结。借着潘陶买我家酒楼的契机,与其相识,然后草民每日与潘陶他们这些官宦子弟厮混,功夫不负苦心人,潘陶终于拿我当自己人看待了……”
    方铮大加赞赏:“不错不错。以前我小看你了。看来你是天生玩无间道地料啊。说重点。得到什么情报了?”
    吴公子讨好地笑笑:“托方大人福。草民确实得了点消息。也不知对您有没有用处。前几日潘陶有些心神不宁。草民试探着问他。他什么都不说。后来有一次与他喝酒。他喝多了。大着舌头告诉我。说潘府最近几日不对劲。他老爹。也就是潘尚书。整天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不知道在干嘛。两位公子去请安。也被下人们挡了驾。潘府内地护院守卫也加强了许多。日夜巡逻地次数明显比平常密集。防卫日渐森严。还有。潘尚书地心腹幕僚林青山。这几日却出入频繁。一天进出潘府十数次。潘陶与林青山认识也很久了。他说他看得出。林青山虽然表面上悠闲。但神色焦急。举止失常。潘陶说。综合这些情况。府里最近可能有大变。”
    方铮摸着下巴开始琢磨。他先想吴公子这番话到底是真是假。毕竟自己把他害得很惨。难保他不会下个套子阴自己。后来一想不太可能。这小子若有这胆子。当初敲他闷棍时。表现就不会那么不堪。再说他得到地这些情报。直观上对自己没任何影响。不存在设圈套。
    那么他说地就是真地了?老潘最近忙活些什么呢?上次在朝堂上。看他那架势。分明病得只剩下一口气。就等着蹬腿了。怎么一回了家反而生龙活虎起来?这老东西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吴公子就站在他面前。方铮没时间多想。笑眯眯地道:“你能进出潘府吗?”
    吴公子苦笑道:“草民与潘陶交好。以前还是能进去拜访潘陶地。可从几日前开始。潘府就传出了话。潘老尚书要静心养病。潘府谢绝所有访客。所以……唉!”
    嗬!连访客都谢绝了,潘尚书莫非想在家里当个古代老宅男?
    生平第一次,方铮觉得情报这个东西是多么的重要了,现在地情况是,影子们全派出去了,却一无所得。老潘在自己家的书房里不知鼓捣着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而府外这么多双眼睛盯着,针插不进,水泼不进,如同睁眼瞎似的在他家围墙外面瞎转悠。
    这老东西肯定憋着劲儿想使什么坏!方铮下了这个肯定的结论。
    必须尽快将影子机构发展起来,将影子们渗透到各个渠道里去,以最快地速度获知老潘的动静,哪怕老东西躲在书房里学东方不败绣花,也知道他竹的是鸳鸯还是鸭子。
    定了定神,方铮朝着满脸期盼地吴公子笑了笑:“小吴啊,这事儿你办得错,嗯,本官很欣慰,关键时刻你能够保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这很不容易……”
    吴公子心中暗诽不已,你才多大年纪呀?说话这么老气横秋,怎么感觉
    孙子似的?
    “……你说地这些情报,本官一时还无法断定是否有价值,这样吧,你想法子多接近潘陶,不管用什么方法,一定要从他嘴里多套点话出来,越多越好,不要错过每一个字,回头汇报给我。”
    亲切的拍了拍吴公子地肩,方铮笑得像那条伊甸园里引诱夏娃吃禁果的蛇:“想想,这事儿办好了,你就无债一身轻,而且还解了身上的剧毒,多么美好。你的人生将会一片光明,直达康庄,你曾经许下的宏伟志愿,你曾经立下的远大理想,从此将不再空洞苍白,只要肯努力,你就会一一实现,如同插上了坚强的翅膀,在蓝天与白云之间自由的展翅翱翔,翱翔,翔,翔……”
    随着特意制造的尾音效果,方铮的手如同黑暗中的灯塔一般,坚定而有力地指向前方,与吴公子共同畅想着美好的未来……
    最后,洗了脑地吴公子满怀踌躇壮志,被方铮忽悠得踉跄而去,走时脸上带着神采飞扬的笑容。方铮相信,只消他的一句话,吴公子完全有能力将自己的大裤衩儿作为产品,以天价卖给他老爹,并且将他老爹发展成下线……
    古代人其实并不是全都聪明,也有傻地。——方铮又一次下了结论,方大少爷的结论通常都是正确的。
    --------------------------------
    太子府内。
    入秋后的后殿显得有些冷,秋风吹过,殿前零星地落叶轻飘飘被带起,又摇曳着落在地上。
    太子半闭着眼,正在听乐伎弹琵琶。
    乐伎名叫思思,才十六岁,深得太子的喜爱,太子喜欢她的
他更喜欢将思思压在身下,面色冷静的看着柔若无骨的她,在自己身下委婉呻吟,如泣如诉,辗转承欢,如同一场人与蛇精之间的搏斗或交媾。每当这个时候,他就莫名的狂躁,总想伸出手去,握住某个坚硬地东西,触手却是一片让他毫无安全感的柔软,一如身下的女人。
    范瑞恭敬地站在后殿门外,一动也不动,脑袋低垂着。他保持着这个姿势已经半个多时辰了,琵琶曲没有停止,他不敢扰了太子的雅兴。
    终于,铿锵激烈地金石之声渐渐缓和,空阔的后殿回荡着琵地尾音,直至完全消失,整个后殿陷入一片寂静。
    轻轻的拍了两下掌,太子站起身来,脸上带着微笑,一如往常般温文儒雅:“思思弹的琵琶,孤百听不厌,越听越喜爱,呵呵。”
    思思面带喜色,俏眼含春的看了一眼太子,又看了看站在殿外的范瑞,口中轻轻道了声谢,识趣的抱着琵琶退下了。
    范瑞走上前来,低声道:“殿下,秦重将军已在殿外等候多时了。”
    太子微微一楞,接着失笑道:“孤沉迷于
范瑞恭声应是,转身走出去,随即领着一名年约三十多岁的年轻将军走了进来。
    太子微笑着迎了上去,“秦将军,孤失礼了,方才只顾着听曲,一时忘形,还望将军莫要怪罪才是。”
    秦重是带兵的人,相貌虽然平凡,然多年带兵的经历,让他平凡的脸上平添了几分冷硬肃杀之气,使得整个人看起来就像一柄出了鞘的利剑,锋芒毕露,令人不敢逼视。
    秦重扯动嘴角,单膝下跪行礼道:“末将拜见太子殿下。”
    太子显然对秦重的举动颇为满意,一直到秦重完全拜下去以后,他才故作不满的上前搀扶起秦重,口中轻责道:“秦将军,你与孤是自己人,用得着这些繁文:节吗?你未免也太过拘礼了,以后在孤的面前,可别动不动就跪,你是将军,是带兵的人,军人就算是死,也得站着死!”
    秦重闻言眼中闪过几分复杂的神色。他的出身很平凡,如同他的相貌一般毫无出奇,十年前辞别了家乡的父老,孤身进了京城,怀着投军报国的志愿,参加了当年的武科考试,并中了武举。本以为从此可以金甲披身,钢枪在手,带领着士兵们上北方前线抗击突厥,谁料皇上对他不闻不问,只将他扔在禁军中任了一个小小的校尉。
    怀才不遇,明珠蒙尘,这些已不足以形容他的心情。这十年来,他凭着自己的真本事,咬着牙从校尉升到了裨将,又升到了偏将,两年前,他遇到了太子,太子热情真诚的待他,他终于下了决心,跟定了太子。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他也如愿以偿的当上了禁军的副将,然而
    时刻盼望着能离开京城,去戍卫边疆。他始终觉得才是属于他的归宿。
    太子却不知秦重心中的百感交集,他淡淡的笑道:“孤今日叫你来,有件事想与你商量。”
    秦重知道,太子口中所谓地“商量”,只是个客气的说法,他只能理解成命令。
    秦重躬身抱拳道:“请太子殿下吩咐。”
    太子微笑道:“京城守备将军孙得望告老,此事你可知?”
    秦重点点头:“末将几日前便已知晓。”
    “孙老将军告老,这京城守备之职却是空缺了下来,天子之城,京畿重地,守备将军一职非同小可……”
    秦重抬起头,看了太子一眼,心中隐隐知道太子想说什么了。
    果然,太子面色如常微笑道:“秦将军在禁军中待了这么多年,论资历,论本事,论忠心,足可独当一面了。孤打算向父皇推举你来顶这个职,不知秦将军意下如何?”
    最后地问句完全可以当作废话,结识太子两年多了,他对太子的禀性多少有些了解,太子决定的事,是容不得手下反对的。那句“意下如何”地意思,其实是在问你,选择遵命,还是选择没命。
    秦重不是傻子,他的选择很明智。
    “末将愿听从太子殿下安排。”
    太子满意的笑了,整个身躯都放了下来,如同刚刚在思思身上完成了最后一次冲刺,满足而回味无穷……
    临走时秦重望着太子捉摸不定的笑容,忽然觉得背后有些寒冷,犹豫了下,欲言又止。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