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在上》第六十三章封侯为题

诸天在上最新章节目录
   很快,青崖书院六艺考试的日子到了,清雅阁前人山人海,人头攒动,今日考核者足有三百余人之多,来陪同考核者更是不计其数。
    清雅阁大门紧闭,还没到开考的时间。
    张思齐坐在一张椅子上,手里拿着一份书信,桌子上摆着一张考卷。
    是从青崖书院传回来的信和新的考试试题。
    “就算只是降低了数科的难度,但是终究还是降低了啊,恐怕今年招生要比往年多出数倍不止了。”张思齐看着桌子上新的试题无奈摇了摇头。
    “虽说数科难度降低,但是山长和几位掌书在书院山崖前加设了一门考核,足以淘汰大部分考生,教习不用太过担忧。”一名身穿白衣的青崖书院弟子站立在一旁恭声道。
    “哦?长风你知道考核的是什么吗?”
    “这个弟子不知。”
    “张教习,时间差不多了。”林叔在一旁提醒道。
    “嗯,开门吧。”
    清雅阁大门缓缓打开,张思齐依旧是一袭青色儒衫站在门口。
    原本喧嚣的众人在看到张思齐的身影后,都下意识噤声,安静无言。
    张思齐在人群中扫视了一眼,特意去寻找那个让书院破例降低试题难度的少年。
    方桓此刻一袭玄色衣衫,站在人群中,伸手拉着几乎看不见脑袋,但是能看见长条剑匣的灵动,左手边是锦衣玉带的李玄策,右手边是抱琴的南宫雨,李玄策身边,则是霍钧。
    今日一早,李玄策就堵在霍钧房间门口,死活要拉着霍钧一起来考试,说是要结个伴,也不顾霍钧不满的神色,就这么强行把霍钧给拉了过来。
    熊开山和姜嗣诚兄妹则是站在李玄策身后,狗娃不是报考人员,所以没有来,而是在悦春楼客栈里睡大觉。
    张思齐清了清嗓子,沉声道:“今日是礼、书、数三科的考试,每五十人为一组进入清雅阁,期间不得交头接耳,不得大声喧哗。不得夹带舞弊,考试结束后退出清雅阁,不得泄露试题,若有违反者,取消考试成绩,五大书院永不录用。”
    “青崖书院一家不让考,其他四大书院就都不让考了?”方桓低声惊讶道。
    “五大书院一脉相承,同气连枝,张教习这话绝非危言耸听,咱们还是小心些的好。”李玄策在旁小声解释道。
    “都听清楚了么!”张思齐喝问道。
    “听清楚了!”
    张思齐收回目光,负手转身走回清雅阁。
    白衣青年抱着一柄古朴长剑站在清雅阁门口,开口道:“我叫魏长风,青崖书院弟子,今年二十一岁,五鼎巅峰修为,有可能未来是你们的师兄。我在这里就是监督你们的一举一动,有无泄题,有无舞弊,好了,现在你们可以有序进入阁中考试了。”
    五鼎巅峰!?
    方桓心中暗自咋舌,这个名叫魏长风的白衣青年,二十一岁就有五鼎巅峰修为?太华仙门长老的程召一把年纪少说六七十了,也才五鼎而已。青崖书院的弟子都这么强的么?
    随着张思齐走入清雅阁后在椅子上坐定,第一波五十人进入清雅阁开始了入院考核。
    清雅阁中一楼二楼,共计摆放了五十张桌椅,每张桌子上都有一张试卷和一副笔墨,再无其他物件。
    礼、书、数三科题目都在一张试卷上。
    林叔在一楼大厅中央摆放了一个香炉,燃着一支贡香。
    “你们有一炷香的时间作答,香焚尽时交卷。”张思齐道。
    有几个想要探头进去瞧瞧里面什么情况的少年,被魏长风横剑拦住,不得不悻悻退后,安心等候。
    炉中香焚尽后,五十人从清雅阁中鱼贯走出,各个都是面带古怪神色,好像是……疑惑?
    但是慑于身后魏长风的目光扫视,五十人没有一人胆敢出声言语,只是相互看了看,最后拱手各自离去。
    没有参与考核的众人看到这幅场景,都心中疑惑,他们那是什么表情?即不哭丧也不喜悦,都是一脸的匪夷所思,那这试题是难是易啊?
    下一波五十人带着不解和忐忑走入清雅阁,一炷香后,脸上带着与前五十人同样的疑惑神色走出。
    “他们这是怎么回事儿?到底咋地了?急死人了!”
    “就是,就算不泄题,告诉咱们考题是简单还是难也行啊。”
    “会不会是考题太难了,他们还没反应过来呢?”
    人群开始低声窃窃私语。
    “咳咳!”魏长风可以咳嗽了两声,止住人群的喧闹。
    “走吧,咱们进,看看这考题。”李玄策大步向前,一边拉着霍钧一边拉着方桓。
    “桓哥,你别拽耳朵!”
    “我怕你丢了。”
    进清雅阁后,方桓走上二楼落座,前边坐着霍钧,身后坐着灵动,李玄策几人也都分布在一旁。
    等林叔再度点燃一支香后,张思齐道:“开始答题!”
    方桓把卷纸展开,看到第一题,礼科试题:默写《礼记——学记》一篇。
    方桓心中大定,以往在隐龙沟时,张恭良曾逼着方桓背过《礼记》,考试之前又多加复习,此刻默写倒是不难。
    拿起毛笔后,方桓奋笔疾书,也顾不上字迹美丑,《礼记——学记》一篇足有一千五百余字,要在一炷香内写完再去作答其他两科试题,时间上很紧迫。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
    其他人走在奋笔疾书,唯独灵动咬着笔杆子愣愣出神,时不时往其他人身上看一眼。
    礼科作答完后,是书科:以封侯二字为题,作诗、词或赋一篇,不限字数。
    方桓顿时有些茫然,自己不会啊,从来没写过啊。
    几次提笔又落笔,方桓始终没有憋出一个字儿来。
    “真人文武全才,怎么就收了你这么个傻小子当徒弟呢?我念你写。”公孙起雄厚的声音突然响起。
    方桓吓了一跳,急忙望向一楼端坐的张思齐。
    “放心吧,那家伙发现不了我。”
    方桓这才放心,提起笔点了点头。
    “泽国江山入战图。”
    “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
    方桓写完后,见公孙起却不再言语,难免心中大急,拇指不停摩挲着黑石戒指催促公孙起。
    “一将功成……”
    “万骨枯!”
    “这是当年真人第一次见我时所作,世上除了我与真人外,再无第二人知晓。”公孙起的声音中夹杂着一丝颤抖。
    大秦名将公孙起,一生纵横沙场无敌手,坑杀降卒近百万,获封武安侯爵。
    作答完第二题后,方桓看向第三题,数科题。
    当方桓看清数科题目后,眼睛有些发直,好像有点理解为什么之前走出去的人都是一脸疑惑表情了。
    方桓转头看了眼身旁众人,大多还在奋笔疾书,唯独李玄策转着笔杆子与方桓对视,也是一脸的不解。
    数科题:壹贰叁……请添写下一位数字。
    一二三?下一个不应该是四么?
    青崖书院的数科题这么随意的么?
    就在李玄策抬起一只手想要比划什么的时候,一道威严目光横扫过来。
    张思齐!
    李玄策立刻放下手,眼观鼻鼻观心,不敢再有动作。。
    方桓提起笔犹豫了片刻,最后在卷纸上写下自己的答案。
    萬!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