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声》二十七骑马蹲裆

希声最新章节目录
   武,从戈从正,引戈而行,出之以正天下。一说从止,楚庄王曰:夫文,止戈为武。止戈兴仁,不战而胜,天下以归心,听起来很有道理,很美好。奈何道理是道理,现实是现实,实际情况是——只要有交集,便会有纷争,便有武力的存在。小至垂髫孩童,大至耄耋老者,下至匹夫之争,上至倾国之役,纵观古今尽览中外,多少人为这一字头破血流,及至命丧!又有多少人因此血流成河,积骨成山!
    生命何其可贵,明知不美反而行之,为何,却是为何!非但世人如此,飞禽走兽游鱼爬虫亦是这般,为了食物也好,为了配偶也好,为了地盘也好,反反复复斗来斗去斗个伤筋断骨你死我活!许是天姓罢,一般教人无语。还有一类,打斗纯为取乐,天生的是非人。更有一类,竟然甚么也不为,为打而打,为斗而斗,惟恐天下不乱!那是天生的战士,令人叹为观止。
    无论正戈止戈,这个“戈”总是少不了的。无戈何以正?无戈又止何?这个戈,犹如虎豹之牙,又如鹰鹫之爪,提在手里就是刀枪剑戟,上了战场就是攻守利器。戈为器,又非止器,心中有戈,万物俱为戈!人之拳脚,正如禽兽之爪牙,那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拳打脚踢,人人不用学也会的。正义之师也好,不良之行也罢,终究少不了动用武力。而万事万物各有其道,武亦如是。
    修而成其技,集而成其术,习而成其艺,通而成其道。
    自古时而至今朝,或以典籍相传或以手口相授,无数先人千锤百炼心血凝结而成,谓之——
    武学。
    这是一种能力,这是一种本事。且不说学成傲视天下,也不提学以保家卫国,习武,不只为了强身健体,也为了保全自身。生逢乱世人如蚁蛭,若无自保之能,实难独善其身。人,只有不断壮大自己的力量,才能更好地生活,或者生存下去。对于方道士而言,武功是必须要学的。不但要学,而且要学好,这件事情方道士是十分重视的。方道士学武功的目的很单纯,那就是——
    不给人欺负。
    至于欺负别人,那不是没有想过,但是,欺负人要建立在不被人欺负的基础上,那是一个远大的目标,现在来考虑不切实际。方道士挨打大伙儿都看到了,谁个下的狠手儿也不用再说了。方道士以前也挨过打,而脸还经常挨打,什么时候儿也不用再提了。方道士虽然不说但是心里有数儿,有冤报冤有仇报仇,这些都是记在本子上的,将来是要找回来的。若想实现目的,若要达成目标,必须落实到行动上,这一点方道士也是十分明白的。说了这么多,大伙儿也都明白了——
    今曰,习武。
    期盼已久的一天终于来到了,我们的大英雄终于要上路了,这是值得纪念的一天,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文武双全,惩恶扬善的大志向终将得以实现,便在此时!此刻!天色阴沉,寒风呼啸,方道士昂首挺胸傲立场中,一时感天叹地,只觉胸腔之中一股豪气骤然冲起,直入云霄!
    “方殷,去一旁扎马,你几人,随为师熟习七十二路擒拿。”吕道长一声吩咐,小道老道各行其是,有练有问,有学有教,庭院之中一片欢腾。腕如此旋,指这般刁,腰这样拧,臂那样压,师父师父,成是不成?徒弟徒弟,好或不好。一个个态度严肃又认真,连说带比划,全不管那呆立一旁的英雄年少。
    “扎甚么马?哪里又有马?”方道士手足无措,茫然问道。吕长廉闻声看过一眼,知他确是不知,便走到近前,肃然道:“马即马步,扎马即是立马步桩。此为武学之根基,强筋骨,健体魄,亦可静心养气,莫以等闲视之,万万不可轻忽!”听他说的头头是道,方道士深以为然,点头道:“是是是,这马,怎么个扎法儿?”
    “两腿平行蹲立,脚尖平行向前。两膝外撑,膝不过足,胯向前内收,含胸拔背勿挺胸,胸平背圆,两手若抱球,头顶如线悬,这样——”
    吕道长言传身教,方道士频频点头。
    “我会了。”方道士微微一笑,刷地摆了一个架势。虽然差强人意,却也有模有样,吕道长轻轻颔首:“尚可。”立马步桩,天下门派各有其法,并无高低上下之分。少顷吕长廉稍加点拨,前后看看,点头道:“便如此。”天才就是天才,一学就会,那还用的着说么?方道士暗叹一句,得意道:“这个容易!你看,比坐着叉开点儿腿,比拉屎蹲高一些,这就成了!”
    吕道长无语。
    方道士立起身,掸掸衣角的灰尘,微笑道:“好了,这一样学成了,学别的武功罢。”吕长廉不语。方殷看他一眼,皱眉道:“怎么?这马步儿也扎完了,还要做甚么?难不成扎牛步儿?还是扎驴,呃。”吕长廉仍是不语,只是伸手慢慢向怀里摸去。方道士情知不妙,却又不知哪里不对头,但见吕老道又将戒尺掏了出来,作势欲击!家伙悬在脑袋上,不明白也明白了,方道士福至心灵:“知道了!我接着蹲!”
    蹲上了。
    对待浑人就得这般,不必和他废话,一亮家伙甚么都明白了。吕道长暗叹一声,收回戒尺:“如这般,不可妄动。”扎马就扎马,也不早说!这个老道说翻脸就翻脸,总算自个儿机灵,逃过了一劫。方道士松了口气,点头道:“那个,师父,这马要扎多大功夫儿?”
    “你既初习,盏茶时分即可。”
    “那是多久?”
    “就是喝完一盏茶的功夫儿。”
    “那又是多久?你说明白点儿。”
    “没喝过茶么?你怎甚也不懂!”
    “你喝,还是我喝?”
    “你!”
    方殷起身道:“好了,马步儿扎完了。”吕长廉一怔,旋即怒道:“怎又起来了!为师不是说了,盏茶时分!”方殷笑道:“我喝茶水,向来一口就干,蹲了这半天,就是八大碗也喝光了!”一曰十二时辰,一时辰四刻,一刻三盏茶,此为彼时时间计量之法。而茶如人生,需细细品味,这里的盏茶,是指品茶,却非以牛饮海喝而论。吕道长心知此人向来胡搅蛮缠不可理喻,当下沉喝一声:“立好!”
    方道士立好。立得笔直。恭声道:“末将听令!不知师父有何吩咐?”
    吕长廉深深吸一口气,正色道:“方殷,莫想蒙混过关,你在想些甚么,为师心中了然。”
    二人互视一眼,方殷低下去头。
    这老道贼精,人老成精,果然是个妖道!方道士暗叹一声,垂头丧气道:“这事儿可是不怨我,扎你那个马步儿太累了,腿脚一会就酸了,浑身都不得劲儿!”吕道长冷冷道:“那又如何?”方道士哈哈一笑,拿手一指:“我要学那个!他们练的那个!啧啧,七十二路擒拿,听名字就很威风!”
    “立不成这盏茶时分的马步桩,今曰你说甚么也是白说,什么功夫也学不得!”吕长廉板着马脸,一字一字说道。
    “不学就不学,又有甚么了不起!哼,反正我不蹲这破马步儿了,打死也不蹲!”方道士大失所望,悻悻发句牢搔,回过一记白眼儿。吕长廉长吐一口浊气,不再多说,缓缓向怀里摸去。又来这手儿?吓唬谁来着!方殷怒眼圆睁,作出大义凛然的样子,狠狠瞪了过去!片刻后,方道士乖乖蹲好马步儿,一脸无奈。眨眼间,吕道长旁边亲自记数儿,同样是一脸无奈。
    聪明人,当知进退之道,好汉不吃眼前亏!
    明白人,懂得取舍之道,因小失大可不好。
    又逃过一劫!方殷暗道一声侥幸,讪笑道:“师父,这盏茶时分,你可得数好了!”
    吕长廉暗叹一声,点头道:“放心,为师自有分寸。”
    过了一万盏茶的功夫儿,方道士咬着牙撑起身,连连甩胳膊捏腿儿,如释重负道:“好了!成了!”看着很简单的一件事,做起来着实是不容易!肩酸脚麻腿抽筋儿,浑身哆嗦打摆子,这盏茶时分,是怎生艰难?又何其漫长?还不是硬生生拼着命地熬过来了?这样再不过关,那就是没有天理了:“时辰未到,重新来过。”一道冷冰冰的声音随之而来,将方道士击得灰飞烟灭:“怎又不成!明明过了这好半天功夫儿,我可是费了大把子力气!”
    “不成,重来。”那声音又冷冷送至,将方道士一腔委屈满腹辛酸通通镇压下去,不留半分情面。方道士大怒,低头猛啐一口,冷笑道:“你说没到就没到?骗谁来着!哼,我可心里有数儿!”吕长廉注视着眼前少年,淡淡道:“其数为何?何处为止?”他自刨根问底纠缠不休,方道士又怎知这许多门道儿?没奈何,只得信口敷衍道:“我自个儿数着了,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呃,数着数着就到了!”
    吕长廉闻言摇头,笑而不语。方殷瞥过一眼,心知这般糊弄不过去,又见他一脸嘲讽之色,不由大为光火:“那你来说!你又怎知,到是不到!”这就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方道士丢了脸面,这是要反戈一击了!只要吕老道答不上来或是答的不好,一顿难堪的羞辱是绝对,免不了的了:“也罢,为师这便说个明白,也好让你心服。”
    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吕道长说了一番话,把事情交待明白了。方道士直听得心服口服外加佩服,当场无话可说。一呼一吸是为一息,可以时计。一息很短,不过喘口气的功夫儿,一息又很长,人之呼吸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习武之人气息悠长而稳定,如吕道长一般时常打坐练气的修行人,更可将自身气息了然于胸,以之计时即有谬误,亦不过差之毫厘。
    说有分寸,自有分寸,这盏茶时分以吕道长多年的实践经验可知,乃是三十息左右,上下误差不会超过半息。谁人真个心里有数儿?还是老道。方道士心知这一局是输定了,一时低头不语。吕长廉喝道:“你既无话可说,还不立好桩步!”没话说是没话说,立桩步是立桩步,这一回,真个打死也不干了!吃力不讨好的玩意儿,那滋味,傻子才在那立着!方道士仍是不语,无声抗议。
    吕道长亦是不语,默然而立,注目而视。说这叫啥事儿?想练个武功就这么难么?光叫人学些个乱七八糟的皮毛东西,累不死人也烦死人了!书里头那些个大英雄,大豪杰,一身本事都是哪里来的?那是刷刷地从天上掉,掉身上甩都甩不掉的,怎到了自家这儿,不提了,不提了,运气太背,这是没遇上高人呐!
    方道士紧蹙眉头,心下十分感慨。偷眼瞧瞧吕老道,吕老道面罩寒霜,脸色比天色还要阴沉!这个人不好对付,得想个办法糊弄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