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清朝做盐商》走向统一第六一七章货币一体化

回到清朝做盐商最新章节目录
   董书恒途中还专门去走访了几个沿河移民新村。这些村庄都在建成一年多时间。
    沿河的都是第一批移民村。后来的移民村只能从河边向两翼修路。路修到哪里村庄就建在哪里。
    至于当地的百姓,已经被安排到了更加偏远的地方。其实当地剩余的人口已经不多。
    这还要感谢圣军将这里梳理了一遍。
    除了官办的农场之外。这些移民村在设置的时候都考虑到了每家分配的土地数量。
    按照复兴军的规定,移民新村每户要能够分到平地一百亩,山地三百亩。
    就是说有多少的土地,协调多少的移民过来。
    现在复兴军的移民局绝对是最忙碌的工作部门之一。
    他们每年都要协调好移民的来源问题,还要协调他们的去除。
    甚至在安置了之后还要跟进调查。
    有时候还要跟农垦局打交道。因为农垦会建设一些集体农场,也要从移民中招募职工。
    农垦的农场选址比较讲究,一方面土地的面积要大,这样才适合进行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
    另一方面,农场的作用是稳定一个地方的粮食产出,同时要担任本地区的农业科技推广者角色。
    所以每一个地方都会有农场,但一个地方又不能有太多农场。
    自耕农依然还是农业的主要生产角色。
    董书恒知道大规模的种植效率更好。
    但是现在这么多的人口,不可能都去从事工业生产。
    后世有很多的工业国农业人口都只占到国民的一小部分。
    那时因为那时候有完善的全球市场支持。
    现在董书恒都不敢让工业化的步子迈得太快。
    为什么,因为工厂造出来的东西是要卖出的,要是卖不出去就会出现通货膨胀。
    那样的危害太大了。而拥有大量自耕农的社会,对经济危机的抵抗能力也会更强一些。
    说白了,农民的生活实在不好了,还能靠土地中的产出养活自己,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几千年来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老百姓也都是这么过来的。
    另外移民局还要跟军部协调。军部在一些战略要地建立军屯,也就是军事化的农场,也是要从地方上征兵的。
    这跟移民政策是重合的。
    董书恒的移民政策也平衡了各个地方的人口。其中不仅仅是人口的数量,还有民族成分,还要参照当地的资源状况。
    这是一项很复杂的工作。
    “玉祥,还有其他的事情吗?西域和西北的异动,我们还是以静观其变为主,那里的兵力应该没有问题。”董书恒说道。
    复兴军现在有一多半的陆上兵力的都摆在西北地区。
    就是防着沙俄会做出什么动作。所以现在除了加强戒备之外也不需要再做什么特别的安排。
    “是,总统,财政部准备在复兴四年全面推行华元的纸币化。另外,财政部准备在明年的藩属国大会上将华元推广到藩属国,让藩属国与我们以及藩属国之间的贸易统一用华元结算。”
    “回复胡光慵,关于全面推行纸币的事情,他们要再做进一步的调研,对推广后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估。至于推广到藩属国的事情,首先要搞清楚现在各个藩属国的货币使用情况,然后拟订一份货币协议。最终华元的推广将以协议的形式确定下来。”董书恒说道。
    使用统一的货币,原本也是董书恒建立大华夏圈的初衷。
    大华夏圈作为一个联合体,就是以华族为基础,通过民族关系作为联系根基。
    以商业联系、经济互补为利益纽带。商业上的来往离不开统一的货币。
    实际上现在的小国很少有建立自己的货币体系的。
    复兴军的藩属国大都是使用华元。因为他们大多是与复兴军保持着密切的商业往来。
    他们都靠在复兴军的边上,无论从什么角度,他们都是要在贸易上依靠复兴军的。
    但是他们使用的还是金属货币,大家都是知道白银能够当钱用。
    复兴军铸造的银币工艺先进,非常的精美,也是大家选择华元的原因。
    就连那些铜币都非常的受欢迎。
    比如扶桑人就对华夏的铜币情有独钟。
    但是要是全面推行纸币之后,自己人还好说。那些藩属国愿意运来一船货物然后换回一沓子钞票吗?
    所以这个事情要循序渐进,不能将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华元信用体系给搞崩了。
    “监察院请示要将原本一年一次的官员考察,变成半年一次。除了派驻式的监察院督察之外。他们还想设置流动的监察小组,随机选定路线对地方进行巡查。”
    “电告李虎,他有没有考虑这需要的多花费多少的经费以及要增加多少的监察员。监察百官,肃清吏治,需要去创新完善监察制度。不能仅仅依靠堆积次数和时间。他的提议初衷没有问题,但是要先交一份预算方案出来。”董书恒有些不悦地说到。
    这两年来,贪腐的个案越来越多。监察院抓了一批,结果又出来一批。
    刚正耿直的李虎眼睛里面揉不进沙子。
    一直想着将这些贪官全部给干掉。
    但是上半年出了一起监察院派驻地方的监察员与当地官府行政官员相勾结的窝案。
    这次出了内鬼,对监察院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形象影响很大。
    不仅其他的机构趁机发难,就连各大报纸都连篇累牍地报道。
    监察院平时得罪的人可不少。
    李虎想将那个地方监察员给杀了的心都有了。
    痛定思痛,他想到在驻在式监察员之外再设置巡回督察组。
    实际上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驻在式监察员也是两年就要轮换。
    但是即使他一年一轮换,也会存在被地方官员拉拢拖下水的可能。
    只要他还在复兴军的官僚体系之外,他就会有所需求,就会有被人拉拢的空子。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监督体系多元化的问题。
    只有拥有多远的监督体系,才能够有效地减少贪腐的问题。
    监察院依然还是官府内部的监督,是内部权力分立的产物。
    舆论监督,现在主要是报纸,但是复兴军的新闻行业才刚刚起步,从业人员的专业性,职业使命感还没有培养出来。
    官办的报纸畏手畏脚,商办的报纸又太过追名逐利。
    另外还有社会监督,老百姓都还是满清毒害出来的那一批顺民,现在的日子比当初过的要好多了。
    他们早就已经知足,现在让他们去监督官府,去找官府的麻烦,谁又愿意去做呢,谁又想去做呢?
    所以现在的社会监督是缺失的。
    至于董书恒原本想在地方上推行的评议会制度,也已经被认定为暂不可行。
    所以这个事情还是要一步步完成。
    有些事情要为下一代考虑好,但是有些事情真的只能依靠下一代。
    新朝建立,但是现在人还是那些人。谷蛜
    人的思想有时候是最有韧性的,也是最有惯性的。
    越是年纪大的人表现的越为明显。
    就像一些人年轻的时候素质差,老了之后依然是这样。
    人们吐槽不是老人变坏,而是坏人变老,就是这个道理。
    “总统,工业部准备在新京建立两座水电站,一处位于延庆的黑龙潭,还有一处位于北海公园。其中北海公园的水电站准备建成一座科技馆,供外界参观。工业区说这两处水电站可以解决新京百分之五十的用电。”
    这两个水电站虽然都不大,但是奈何现在电力的使用才刚刚推广,用电的基数还不大。
    “嗯,这个我之前就交代过工业部,没想到他们的动作这么快。回头我给他们提个字,这个工程要做成我们水电站的样板,这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虽然复兴军确定了大力发展水电的计划。但是现在还没有解决电力远距离传输的问题。
    那些适合建立大型水电站的地方却又人烟稀少,并不需要用多少电。
    而那些工商业发达,人口密集的地方又都处在平原地带,并不适合发展水电。
    好在现在电力才刚刚进行普及,电力的使用量并不大。
    工业区已经在规划那些耗电大的工业企业时候,尽量向那些规划好的水电基地靠近。
    到时候水电站和工厂将同步建设,对口供电。
    新京城目前的电力供应还是依靠火力发电。
    新京的周围不缺煤炭。
    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多,电力的普及,电力需求会呈现几何倍数增加。
    哪个时候再去做水电就来不及了。
    而林立的火电厂烟囱势必会夺走新京的蓝天。
    董书恒现在拥有的权力是有可能让能源供应的主力从煤炭直接转换到大自然的。
    新能源最强大的阻力不是来自于技术,而是来自今后控制石油的大亨,因为获取石油实在是太容易了。
    同时石油有着很强的地域性,很容易被人所控制利用。
    就像某些国家所做的那样,将石油作为其维系霸权的工具。
    今后,同样拥有霸权的复兴军,也可以让社会跳过对石油的依赖,直接进入清洁能源时代。
    董书恒经营中亚以及鲜卑利亚可不是为了那里的石油。
    他要让石油永远成为不了主流能源。
    虽然复兴军现在发明了内燃机,但是这也只是过渡。
    董书恒相信在他的推动下,电力才是未来的主流。
    “总统,这里还有一份北美发来的简报。”
    “今年上半年,我们在加拿大地区中部的开拓团的人数增加到了十二万人。一共设置了五十三个定居点。”
    “这些定居点最北边的在大熊湖。最南边的到密苏里河上游地区。其中最大的定居点是位于大奴湖畔的河南定居点。
    那个地方之所以最大,是因为我们的北美先遣队主力驻扎就在那里。那里是与英国对抗的最前线。”
    “上半年以来,那里一共发生了五十几起军事冲突,但是随着先遣队到达,冲突的频率正在不断降低。”
    复兴军先遣队的作战可不像正规军那样守规矩。
    在鲜卑利亚的残酷战斗早就将他们磨练成了嗜血的野兽。
    也就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