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大前程》第三卷31[2]

远大前程最新章节目录
   资方女董事陈英打断他,扶了扶眼镜,提出疑问。“许总,我明白数据是专业的管理工具,能揭示很多我们可能忽略的问题。你在数据上很专业,但是,企业决策不是沙盘推演,要复杂得多,更需要企业经营的智慧,甚至是灵感。完全依据数据来做决策,尤其是业务战略调整这么重大的决策,会不会很危险?”
    董事们交换了下眼神,陈英说话语气很平和,但是话里意思可是很直白,几乎就是在方、法、论上质疑甚至是否定许少阳。这也是他们的疑虑,只是碍于许廷宝的脸面,不好直说。毕竟有些董事都当了十几年,不但和许廷宝是老交情,和许少阳也算脸熟。
    “欧洲和美国,几乎所有的大企业都很重视数据,不只是公司战略决策,即便是对外的市场活动,都要做市场调查,用数据说话。但是,这只是表象,真正的决策过程是反过来的。不止一个CEO和我说过,数据的真正意义是验证,而不是决策。他们依据智慧和洞察力先有了决策和想法,然后用数据来验证,看是支持还是否定他们的直觉。”许少阳彬彬有礼地说,“我也是一样。阐述顺序而行,但思考和决策往往是逆序的。所以,各位可以看看我对具体业务的分析和判断,是否具有洞察力,是否具有未来战略上的价值。”
    董事们又交换了个眼神。陈英做手势示意他继续。
    很快他们就发现许少阳所言非虚。他对业务和市场有深入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做出的数据解读和挖掘确实有独到之处,而且,他对业务团队的核心人物也了如指掌,性格、野心、能力及缺陷。他们迅速收起对许少阳的轻视和不信,认真投入到业务的讨论里。
    各项业务过得都很顺利,讨论热烈但是最后总能形成共识。唯有减速机项目出现了很大的争议。
    “裁撤?!为什么?”陈英表示很不理解,甚至有点震惊地说,“减速机代表着我们在国际合作上的位置和水平,我们在上面投入那么大的财力和精力,眼看就要有突破,为什么要撤掉?”
    “不管过去投入多少,那是沉没成本。”许少阳解释,“从长远来看,减速机的研发难度很大,虽然现有团队很优秀,也取得不错的突破,但是要达到国际顶尖水平非常难。从财务的角度看,项目还在投入期,成本压力很大,预计未来三到五年,财务回报都不会很理想。最重要的是,减速机项目和我们的主业重叠太少,几乎就是各自为战。它的技术资源、人力资源还有供应链资源都很难复用,构建成本很高。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减速机都不属于赛尔科工的未来。”
    “除非我们做工业机器人。”独立董事肖灵补上一句,他脸部消瘦,即便说着轻松调侃的话,也总给人一种忧心忡忡的感觉。
    “如果做工业机器人,减速机是很好的基石。”许少阳捕捉到了肖灵的言外之意,略一欠身,“但是,为了工业机器人而研发减速机,和为了减速机而进军工业机器人,完全是两码事。”
    肖灵嘿嘿笑了,他同样也捕捉到了许少阳的言外之意。确实是两码事,很显然,在战略上,后者是灾难。这个年轻人锋芒太锐利了。
    “这个项目在其他方面给我们的回报很好。”陈英看着许廷宝。许少阳很有说服力,但是减速机是赛尔科工集团与德国酷开集团的合作项目。德国酷开工业机器人在全球位列前五,其竞争优势在于核心控制系统,并不生产减速机,而是依赖于日本帝工集团的供应。前几年,市场供需出现意外波动,高端减速机供不应求,日本帝工优先供应自己国家企业的机器人,酷开一时被“卡脖子”,很是狼狈。正是因为如此,酷开才会与赛尔科工合作,扶持研发减速机。当初宣布合作时,掀起行业不小的震动,给赛尔科工增添了诸多光彩。酷开派驻一个精英级的技术团队,在起步阶段给了赛尔科工的研发团队很大的帮助和扶持,所谓的扶上马,送上一程。赛尔科工也充分利用这种合作关系,借助酷开的渠道网络,打开欧洲市场的局面。
    “这些回报已经兑现。”许少阳说。陈英把“过河拆桥”这类字眼咽了回去,许廷宝微微点头,“我们在欧洲已经初步立稳脚跟,再往下发展只能靠自己了。酷开也不可能让我们深度涉入它们的网络里。”
    “可是我们的承诺并没有兑现……”肖灵说,“我们借助酷开打开了欧洲市场,但是减速机还没研发出来。”
    “这不是承诺。酷开属于技术风险投资,它在全球几个地区都展开了类似的合作。投入人力和资本的是我们,承担风险的也是我们。”
    “但是在谈判时终究会对我们很不利,如果要和他们解除合作的话。”
    “我会去和他们谈。”许少阳说,他语气平淡,但在座的人都听出了一种毋庸置疑的信心。“不是解除合作,而是从技术合作转向贸易合作。”
    陈英把眼镜摘了下来,揉了揉眼睛,把眼镜放在桌子上,往后靠在椅背上,活动了活动脖子。常和她一起开会的董事们知道,这是她的标记性动作,表示对本次会议结果没有异议,甚至是满意。这一次,陈英没有如惯常那般看着天花板,而是用眼睛余光看向许少阳和他身旁的许廷宝,在她散光的视野里,分不清这两个人的面目,就像看着同一个人。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