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末建工业》正文卷第385章繁琐的礼仪

回到明末建工业最新章节目录
   京师近月来汇聚了数十万人口,往来人员众多,出现细作是在所难免。
    客栈里的两人正是从南明过来,大夏京师的开国典礼对所有人开放,各处的细作自然是少不了。
    不仅是南明,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各方残余的流寇,中原各大官绅的耳目,都汇聚在大夏门,暗中观察着夏国军队在京师的动向。
    夏国强大且神秘,难免会让人忌惮。
    特别是李自成与南明,在夏国占领京师之前就曾经控制过这里。
    留下的间谍也是极多的,是要时刻观察京师的情况,说白了还是有其他念想。
    只不过客栈里边的两个假货郎,在白天见到夏国军队的气势,两腿到现在都在打颤
    “也不用过于惊慌。”
    许久之后,其中一人缓缓开口,显得平静了许多。
    “此话怎讲?”
    另一个连忙问道。
    “根据近日来的观察所看,北夏王孤傲自大,从进入京师以来,就未曾安抚前朝遗臣。
    此番作态,甚至是要比原先的李闯更为过分。
    现在中原没有士绅的支持,再强的军队不过是昙花一现!”
    说话人一字一句,仔细斟酌着说道。
    在这两名江南细作眼中看来,夏国的军队虽强,可有一点比不过他们的南明皇帝,那就是夏王没有朱由崧那么会拉拢人心。
    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长江以北各地的士绅表面上臣服于夏国,敢有怨言者甚少,可暗地里担忧者不计其数。
    “不错!
    夏国的这位君王实在是太年轻了。
    意气用事,全然不顾天下士子的想法。
    京城内被关压大臣的家眷都多有怨言,暗中联系江南者多,假以时日,这些如都能为我南明所用,也能松动夏国根基”
    两人商讨着,心态也逐渐恢复了平稳,他们都是朱由崧的心腹,心理素质自然过于常人,相信这天下始终还都会是回到大明皇室手中的。
    而相同的一幕幕,在京师各个偏僻的角落上演着。
    夏国的士兵们似乎也没有刻意监管,任由各方人流出入,好将京师的情况传遍到天下各处。
    河南。
    临近江北的灾荒区域。
    因为有粮草及时输送的缘故,这一片地区的灾情,已经缓解了许多。
    要是按照正常的历史轨迹来说,中原腹地的灾难会在这一两年内达到顶峰。
    只不过灾难发生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气候,反而是从天灾变成了人祸。
    京师破灭之后,后来的统治者早已看得出来,明末灾祸的根本解决方法就是让人口变得更少。
    人死得多了,土地的问题自然就能够解决,剩下的人饭也能够吃饱了。
    清军入关后中原地区逐年稳定,也是因为人口逐年锐减,人口一少,动乱就无法持续进行。
    中原连年动乱,死伤者无数。
    李自成与明末军阀,早帮助清国做好了铺垫,入关后再死一批人就差不多了
    而再看当下,夏国入关之后与清军不同,没有淘汰过多的底层人口,反而是帮助百姓挺过了整个冬季。
    原本那些被李自成置于死地的流民挺过了寒冬,就形成了新的对抗势力,河南现在活下来的人对李闯已经是没有过多的感情了。
    并且还把科技成果带到了这片土地,在物质上给与适度支持,开启民智,让华夏后续能够利用科技来解决遇到的灾难。
    河南挺过了荒灾,迎来了新一年的春耕。
    同时夏国农业部的技术人员也纷纷南下,对河南诸地的农耕进行科学指导,美名其曰“暖春行动”。
    而其实,按照小冰河世纪的情况来说,本就像是上天对人类走向科技路线的督促。
    可谁知后边的华夏却走错了路
    刘青峰后方无忧,此时正率领着两万余人,逼近襄阳。
    张献忠的大西国实力过弱,远远听到孙可望大败,带着麾下的二十万大军就跑到了蜀地,余下的一路兵马断后,自己打死都不愿意出来了
    堂堂盘踞于湖广的大西国居然不战而溃,只留下左良玉与刘青峰刮分长江两岸的土地。
    此时的紫禁城。
    陆舟还在身心疲惫的“奋斗”
    登基大典持续了十来日,依旧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陆舟已经不记得自己经历过几次仪式了,宫里最近新纳了一批宫女,也没有时间仔细观察。
    他这个皇帝每天起得比鸡早,却睡得比任何人都要晚。
    想来古代的礼仪都极为繁琐,要是不做足全套,手底下的大臣们心里还都会不舒服。
    这时的天还蒙蒙亮,天边明亮的星光才刚刚落下,连太阳都尚未升起。
    众位大臣们就已经亢奋的立于天坛的林间,在此等候新皇。
    陆舟在乌拉的搀扶下,缓缓走向了永定门的天坛。
    其实他完全可以自己行走,可就是身上的“礼服”极为繁琐,乌拉在身旁点头哈腰的伺候,这也才没踩到衣角,一步步走向了前方台阶。
    陆舟轻轻看了周围一眼,这原来就是明时的天坛了,先前整个祭坛被闯军毁去,如今已经被修理打扫得焕然一新,但是基本的摆设构架没有变动,完全是按照礼制官的提示来
    紧接着,有是洪亮的钟声。
    “皇上,吉时到了!”
    后方的礼制官轻声通报。
    “知道了!”
    陆舟应了一声,长吸口气,清亮乌黑的眸子中满是坚定。
    新皇稳重的表现,让众位大臣对未来开始充满信心,一个个目不转睛的往着天坛。
    这已经是登基大典最后的一项,伴随着恢弘大气的奏乐声,礼制官告敬天公,鼓吹着陆家先辈的贤德,以及新皇功绩。
    一番唱喝不带停顿,直到钟声再次响起,已经是到了正午。
    众大臣们再次跪倒高呼万岁。
    陆舟的脸上终于露出一抹微笑,这个磨人繁琐的登基大典总算是彻底完成了
    北京城经过数十日的喧嚣,也逐渐回归平静。
    众位官吏们各司其职。
    紫禁城。
    陆舟正在审阅夏国未来三年的发展计划,此时有人进来禀报:
    “皇上,刘司令已经攻下襄阳,请求下一步指示”
     ;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