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17》第五百七十五章二凶登场(下)[2]

夺鼎1617最新章节目录
   了进来。
    “见过父帅,见过首辅大人。”
    “华宝,见过圆海先生、伊潢先生。”
    既然是被父帅称为先生,李华宝便以世侄之礼向两位先生行礼问安,顿时骇得阮大铖和査继佐二人手忙脚乱的起身还礼。
    “唉!同样的世家贵胄,李二公子身上还有官职在身,本身在广西也有一番作为,见了咱,却是如此恭谨有礼。比起那狗屁的四少四公子来,相去何止千万里?”阮大铖在心中已经想好了要写得剧本反面的几个大boss原型是谁了。
    “华宝,匆匆来此有何事?”
    “启禀父帅。苏州吴县县令抗拒法度,拒绝按照钱粮新政制度征收夏粮。甚至煽动串联四乡乡绅闹事,围攻咱们派下去的工作队,如今已经被拿问。苏州府已经将其押送南京。公事房将此事的禀帖送到儿子这儿,儿子不知道该如何处置,便来向父帅请示。”
    却是吴县县令出缺的政事。阮大铖听了自然是兴趣缺缺。可是,一边的査继佐却是竖起了耳朵,苏州府吴县?那可是苏松太平原上最为繁华富庶的地面,又是江南运河的要点,号称是“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可谓是物阜民丰繁华富丽之地。
    而且吴县又是附郭之地,苏州府便是在吴县的境内。到了清代,巡抚衙门、道台衙门、府衙门、都在吴县。
    “区区一个知县,居然敢明着抗拒朝廷法度。某家看他的脑袋也是要换换地方了。瑶草兄,此人的案子自然有有司负责审结。但是,吴县的事却是个苗头。吴县虽然小,但是却是江南财赋的核心地带,所谓街亭虽小干系重大。非有得力之人前往坐镇不可。”李守汉狞笑着便已经将吴县知县和一群看不见的士绅判了死刑。
    “此人公然抗拒朝廷法度,自然是要明正典刑,褫夺本人及父亲子弟功名,三代及亲族不得科举。但是,吴县之事,大将军打算怎么办?”到底是当朝首辅,说话说得云淡风轻,但是对于那个倒霉的吴县知县处置可是狠辣异常。听得査继佐几乎冷汗湿透了袍子。明正典刑也就算了。连他自己、父亲兄弟儿子的功名都要被剥夺,从此就不再是士籍中人。更狠的是,三代的亲人和亲族不得科举考试,而且没有时间,这无疑是要把这个知县变成万人恨的孤魂野鬼。只怕这道命令还不曾出南京城,他家乡便已经开了祠堂,除了他的族籍家谱了。
    “得力之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某家以为,伊潢先生便是合适之人。”李守汉指了指一脸茫然又带着些许紧张惶恐,唯恐自己被两位大人物戏弄神情的査继佐。以査继佐在明史案中的表现,只要给足了他权力,再加上利益的驱动,他绝对是可以将苏松太的官绅大户们收拾的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伊潢先生本身是举人功名在身。朝廷法度,举人出任知县也是可以的。何况眼下国事艰难,自然要破格使用人才。”马士英稍稍的思忖了一下,立刻便给査继佐出任吴县知县的事找到了合乎规矩的理由。
    当朝首辅亲口说出这话,又是大将军的保举,阮大铖都有些嫉妒査继佐了。转眼间便是一个文人变成了吴县这样的财赋重地的父母官,又是两个大人物合力推上去的。只要做得事情符合两位大人的胃口,想不升官都难!
    “苏州府大户极多,又是钱粮重地,査先生以一个知县的身份,若是想办差顺利,想来也难。也罢!横竖都是为了国事。大将军,你看这样可否,本官便下文,令査先生以巡察御史、苏州府通判,兼吴县知县的官职差事到苏州赴任。专门办理苏州府的钱粮新政之事,您看如何?”
    转眼间,査继佐便是从一个举人身份摇身一变成为了见官大一级,可以风闻言事的巡察御史,苏州府的通判兼吴县知县身份!这突如其来的幸福,让査继佐眼前一阵眩晕,有一种幸福的快要窒息的感觉。未完待续。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