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17》第五百七十六章顺案!

夺鼎1617最新章节目录
   巡察御史,官名。简称“巡察”。临时派往巡视地方之官。历代均有以监察御史巡按诸道之制,以察举不法、周访民隐为目的。明代更以派出御史代天子巡狩地方为固定之制,称为巡按。
    虽然巡察御史一般都是七品官员,但是权力之大,足以令督抚为之侧目。査继佐以举人之身,初入官场便有如此大的权柄,如何不令他兴奋?
    “大将军也是清楚的,苏州大户极多,功名之士多若过江之鲫。为了伊潢先生征收钱粮顺利,本官便再给査先生一个权柄。”马士英也是唯恐江南士林死得不够快,捻着胡须缓缓的说出了几句令査继佐听了都心惊肉跳的话。
    “先生上任前,本官便令礼部、吏部、南直隶学政为先生联合行文,送与先生数百份空白文书,褫夺某地某人某某功名,剥夺士籍。便是他再强横的大户,没有了功名在身,一介平民,见了里正保甲也是要口称老爷的,如何还敢在先生面前假以辞色?”
    马士英这手不可谓不狠,你不是地方上文风鼎盛人文荟萃吗?只要你敢抗拒按照钱粮新政制度,那么,査继佐立刻便贴出一张榜文,注销你的功名。你就成了一个随便哪个灰衣杂差都可以上门勒索的白丁。所谓的以恶制恶。
    “既然马相如此,那,某家也有一点心意相赠。”李守汉脸上笑了笑,但是在阮大铖看来,比起什么《黑旋风双献功》、《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里的李逵来得还要凶狠。
    “华宝,你下去准备一下,将你部下的广西兵拨一营交给得力的人带去苏州,由查大人调动。以防有人为了抗拒钱粮煽动百姓闹事,危害地方。”
    这是让査继佐一手握着剥夺功名的笔杆子,一手攥着砍下脑袋的刀把子。那些南直隶官话都说得不利索的广西狼兵,无论如何也不会和吴越之地的苏州官绅有什么牵扯关联,自然是只听长官的话。长官让咱们砍人,咱们就砍人;长官让咱们抄家,咱们就抄家!
    査继佐自然是千恩万谢,就差说出来誓死效忠大将军之类的话了。有这一营兵马在手,再有剥夺功名的文书在案,就绝对不会担心再有什么******之类的角色出来煽动百姓起来抗税。
    但是,统领广西狼兵的李华宝却是站在原地未动。“嗯?华宝,怎么,还舍不得你的兵马吗?”李守汉有些愠怒了。
    “不。父帅,还有一桩军务未曾向父帅和首辅大人讲明,不敢擅自离开。”
    “讲!”
    “目下在山东边境的大哥命人快船送来急报。自从李自成之兵马与吴三桂、多尔衮二人在山海关、永平等地交战后,北京城中人心浮动。特别是李自成撤出北京,多尔衮窃据京城后,便有大批的官员趁乱南下。沿着运河到了山东。声称准备到南京朝见天子。大哥来文请示,是否放这些人入境?”
    李华宇的这道呈文,无疑是给正在和东林诸君子们打擂台的李守汉、马士英二人送来了一根又粗又大的打人棍子。二人几乎是异口同声狞笑着回答道:“放!如何不放!?”
    京城里的情形他们也都有所了解,多达二十名勋贵大臣厂卫鹰犬殉国,不到两千名官员腼颜降贼,如今见李自成兵败,退往山西,这些人自然要另做打算了。
    可是,你们要打自己的小算盘,咱们也是要把你们当成算盘珠子来拨弄一下的!
    “给你大哥下文,就说咱已经和首辅马大人商议过了。所有的京师官员都可以入境山东,沿着山东到南直隶,过长江到南京来。但是,既然是从李自成军中来,那就少不得要把这段时间他们的所作所为弄清楚。免得混进奸细!对于那些背主降贼证据昭彰之人,抵达山东之日,便立刻逮捕!送南京审讯!”
    这一手,对于眼下众正盈朝的南京城来说,无疑也是一个杀手锏。
    但是,这个得罪东林的活由谁来干?李守汉转了转眼珠,将视线定格在了阮大铖身上。
    “圆海先生,某家是个粗人,不会说那许多弯弯绕的话。只知道大丈夫快意恩仇。东林鼠辈未有寸功于国家社稷,但是却擅作威福。比如侯恂周钟等人,辜负圣恩,降贼叛国。此辈若是仍旧立于朝廷,岂不是令先帝恸哭于九泉之下?某家有意,请先生出任右副都御史,便将审查、甄别,逮捕、法办京师背主叛国之辈等事全权交于先生负责!”
    对于屡屡被所谓的复社四公子折辱的阮大铖来说,李守汉似乎是无意间提到的侯恂,却是一个令他无数次咬牙切齿的名字。
    此人与他也算是有些交情,但是自家飞黄腾达之后,却丝毫不念故旧之情。养了一个有几分虚名的儿子,也是鼻孔朝天,丝毫不把自己这个世叔放在眼里。
    但是,困龙总有上天时。如今自己蒙大将军和首辅大人不弃,委以重任。如何能够放过这个为国出力,顺便给自己出口恶气的额机会?
    几乎是毫不犹豫的,阮大铖便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大将军和首辅大人如此错爱,将此等为国锄奸,为国惩治叛贼之事交与在下,在下岂有推辞之理?”
    马士英看了一眼阮大铖,李守汉提出的将审查、甄别、逮捕、法办等权力集于阮大铖这个右副都御史一身,可谓是手中掌握着无数人的生杀大权。
    “大将军,此事重大,圆海著述之才,如何能够办理得了?”
    “圆海先生对于人心品性把握的如此之精准,区区审案之事,又何足道哉?华宝,你在南京驻军当中挑选一些得力的人手,派给圆海先生,以供差遣。”
    要让别人去杀人,自然要给一把快刀。李守汉这点做得很是漂亮。
    但是,一个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虽然只是正三品,但也不是以李守汉和马士英两个权臣能够私相授受的。少不得要在朝会上议论一下,请皇帝御批。
    果然,在朝会上,马士英保举阮大铖出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奏请,遭到了姜曰广等人的激烈反对。
    都御史的职权总的是“纠劾百司,辨明冤枉,提督各道,为天子耳目风纪之司”。“凡大臣奸邪、小人构党,作威福乱政者,劾”;“凡百官猥茸贪冒坏官记者,劾”;“凡学术不正,上书陈言变乱成宪、希进用者,劾”。“遇朝觐,考察,同吏部司贤否陟黜。”“大狱重囚会鞫于外朝,偕刑部、大理谳平之。’’此为司法权;“其奉敕内地,拊循外地,各专其敕行事。”掌握着纠弹权、监试权和皇帝临时加派的各种权力任务。
    比如说阮大铖这个右副都御史负责的专办从北京南下官员的审查、甄别、逮捕、法办等事务,理论上讲就是皇帝授权给他临时进行的事务。
    但是,姜曰广王铎刘宗周等人,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纷纷站出来反对,反对的理由便是“阮大铖此人名列逆案,士林清流耻于与之为伍。若引此人入朝为官,臣恐怕朝堂之上,正人君子为之一空。”
    “好好好!说得果然是好。”听了几位大人义正辞严的言语,李守汉将手中笏板别在玉带上,鼓掌为他们喝彩。“果然是慷慨陈词!”
    躲在人群之中的周镳和钱谦益二人心里却是不由自主的忽悠一下,不知道这位不按照规矩出牌的大将军又憋着什么坏水,不知道他在哪个环节上给同僚们狠狠的来上一下。
    “陛下,”李守汉向宝座上的弘光皇帝行礼:“臣子在山东为大明办差,令人在京师打探消息。抄录得几篇精彩文字在此,都是些大逆不道的文字。若是陛下允准,臣请人上殿为陛下和各位大人诵读一二,也好有同仇敌忾之心。”
    李守汉的话,弘光自然是赞许的。他也看得出来,这位大将军从心里是愿意辅助他中兴大明,对于这样的人呢,自然要利用他的力量来牵制文官势力。
    李守汉所说的精彩文字,便是当日周钟为李自成所献上的《劝进表》、《下江南策》,当听到“****授首,万姓归心”这样的段落时,在场的文武大臣们再也忍不住了。
    “陛下!不要念了!乞求陛下早日发兵,北上讨伐逆贼!”
    “正是!不必等他下江南,臣等愿意北上与其拼个你死我活!”
    武英殿上吵成了一团。
    看着殿堂之上,群情汹汹,李守汉冷笑一声,“陛下,列位大人,可知这般生花妙笔出自何人之手?”
    “想必定是那无父无君的逆贼所为!此等大逆不道的文字,其人当诛九族!”
    “对!就算是陛下宽仁,不诛杀他的满门,也是要将他家中成年男子尽数斩杀,女眷发往掖庭为奴!”
    “各位,当真如此?”李守汉一副有些不忍的表情,但是,已经和他很熟悉的马士英却觉得,李大将军脸上的神色完全就是一种猫在玩弄老鼠的神情。
    “大将军,如此不愿意以重手为国锄奸,难道说与此等大逆不道无父无君的反贼有什么瓜葛牵连不成?”周镳站在人群之中冷笑着向李守汉发射了一支冷箭。顿时,他身旁几个人向他悄悄的竖起了大拇指。说得好!
    “既然周大人急于要将此文作者明正典刑,那自然本大将军不能阻拦。来人,将证人请上殿来!”
    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带上殿来的那个证人,仿佛一盏几万瓦的巨大探照灯一样,晃得许多人睁不开眼睛了。
    此人在场的许多人都认识。正是疯狂叫嚷着要将《劝进表》、《下江南策》作者满门抄斩的周镳门人徐时霖。
    “徐时霖,当着陛下的面,你只管实话实说。这几篇你带了来的文字,究竟是出自何人手笔?放心,只管说。陛下面前,有首辅大人和本大将军为你做主。谅朝中奸小也不敢将你如何。”
    “对!此时正是弘扬天地正气之时!”
    “徐时霖,天子养士,正在此时。你只管大胆的讲来!”
    不过,徐时霖轻轻吐出的几个字,却是如同重炮齐射般让这群不住叫嚣的大臣们齐齐的闭住了嘴巴,低下了眼帘。
    “翰林院庶吉士,周钟。我老师周镳的弟弟。”
    马士英嘿嘿冷笑了两声,朝着殿上的文武同僚们抱拳行礼,“列位大人,周钟此人,身为翰林院庶吉士,当是读书明理之人。然先向闯逆劝进未已,又劝闯逆早定江南;闻其尝骤马于先帝梓宫前,闻之不胜发指。其伯父应秋、维持皆魏忠贤鹰犬,今钟复为闯贼忠臣;枭獍萃于一门,逆党钟于两世:宜加赤族诛。其胞兄铨,尚厕衣冠之班;从兄镳,俨然寅清之署。今从列位大人之公议,均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