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血脉最新章节目录
终生不生病的人不能成个名医。
——阿拉伯谚语
在青海省东南部拉脊山下的黄河谷地中,坐落着撒鲁尔人当年最早落脚的街子工。
一个撒鲁尔少年独自坐在赤红色的小山包上,凝神遥望着蓝天白云和蜿蜒而去的黄河,努力地想象撒鲁尔以外的世界。
这个少年就是花剌子模帝国撒鲁尔人哈桑的后代韩赛义德。
韩赛义德年约14、5岁,长着一双大大的眼睛,白里透红的肤色,两条又浓又黑的眉毛连成了一条线,黑密的头发上戴着一顶淡黄色的帽子。
韩赛义德从小就听爷爷奶奶说,撒鲁尔人是500年前从西方的花剌子模过来的,因为要镇守汉藏边疆地区而定居在这里,成为了循化的开垦者。
但是,韩赛义德依旧不太明白,撒鲁尔人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故乡跑到这么遥远的地方来?为什么要为蒙古人守卫汉人与吐蕃人交界的地方?况且花剌子模的边疆又依靠谁来保卫呢?
他望着平川里飘着袅袅炊烟的撒鲁尔民居和黄灿灿的礼拜寺金顶,还有那眼绿草和野花环绕的骆驼泉,忍不住自问道:“难道街子和循化都要比花剌子模还美丽富饶吗?”
循化地处今天青海省的东部,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分界线的拉脊山(又名积石山)的东段,四面环山,山谷相间。
循化自古以来是少数民族杂居的地区。秦时属于塞外之地。西汉时期纳入大汉的郡县体系,属于金城郡(今天兰州)河关县。大唐时期,循化成为积石军地和镇西军地。大宋时期,属于唃厮啰吐蕃政权的辖地。大元设置了积石州。大明设置积石州千户所,隶属于河州卫。
年,大清朝廷把河州同知迁移到循化营,开始称为循化厅,隶属于兰州府。后来,循化厅改属西宁府,又改为循化县。
循化自从大元时期撒鲁尔人驻扎以来一直是撒鲁尔人最主要和最集中的聚居地,占据当地人口的绝对多数。
当年遗留在元珠沟的撒鲁尔人逐渐失去了回教信仰,汇入到周围的吐蕃人中。传说,他们原先也有一部年代久远的《可兰经》,因为没有人会念阿拉伯语了,只是在举行聚礼和婚丧节日的时候才拿出来用手摸一摸,权当是念过经了。元珠沟的吐蕃人有一句谚语:“东那元珠沟索哇吉格尼,曼拉撒拉尔工吉格尼”,意思是元珠沟有12个庄子,撒鲁尔有12个工。这些吐蕃化的撒鲁尔人及其后裔与撒鲁尔人始终保持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称撒鲁尔人为夏尼即本家,而不是像称呼其他民族那样称做许乎即乡亲。
韩赛义德向往的外面世界在乾隆统治的期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欧洲的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机器的大量使用,提高了各国的生产效率,促进了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现代化,国家的实力和军事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此时的大清帝国却固步自封,夜郎自大,闭关锁国,开始出现了日渐衰落的景象。
花剌子模的色目回回人来到大元,经历了大约200多年演变和融合,各自部落的色彩日益淡化。他们以色目回回人为主体,融合周边的汉人、维兀尔人、蒙古人、吐蕃人等多种民族成分,在大明时期逐渐形成了全民信仰回教的民族共同体——回回民族。
多年又过去了。在明末的农民大起义中,陕北和甘肃东部的回回人在马守应的率领下加入了起义军,成为张献忠和李自成起义军的主力之一。
大清朝廷因为回回人的自我认同感强,在宗教信仰和文化习俗等方面顽固不化,因此对他们实行了比其他民族更为严苛的压迫和统治,使大清成为历史上回回人反抗统治者最频繁的一个朝代。从大清建立不久的1684年回回人米剌印和丁国栋反清复明的甘州起义开始,回回人反对大清的起义一直持续到它覆灭的那一天才宣告停止。
回回人反抗大清统治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朝廷推行歧视回回人的法律法规是引发回回人反抗的一个重要原因。1762年,朝廷颁发了歧视回回人的严厉法律《大清律例》。其中关于回回的立法无一不充斥着对回回人歧视与压迫,显示出回回人在法律面前受到的不平等待遇。
朝廷一方面说什么回回人长期归我们管理就是我们大清的国民,针对普通百姓的法律都适用于回回人,另一方面又诬称回回人犷悍成习,结党为匪,按照正常的管教办法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必须制定更加严酷的法律辖制。
大清的回回人苦难非常深重。在实际生活当中,官府欺压回回人的事情屡见不鲜,就连一些汉人士大夫也颇有感慨地说道:“地方官员向来偏袒汉人,凡是回汉争吵打架不管谁对谁错,一律压制回回人”,“官吏任意套用法律,回回人杀死汉人的偿命,汉人杀死回回人的只需赔偿24两银子”。
大清的皇帝也不得不承认:“回回人长时间隶属中华,共同享受国家的恩惠,200多年来做官的人也不少,怎么可能没有道德和良知呢?又何必冒死叛逆呢?推算其中的缘故,根源还是地方官员办理不善,没有公平地处置回汉的争斗,导致两族之间仇恨加深。”
严酷的法律再加上不公正的司法,导致回回人的生存空间雪上加霜,所以才会频频发动起义反抗大清朝廷。
当时,满洲人和汉人把信仰回教的人统称为回回人。其实,回回人这个群体的发展已经有了明确的界限:绝大多数说汉语的回回人就是今天的回族;说撒尔塔语的回回人是今天的东乡族,当时称为蒙古回回;说撒鲁尔语的回回人是今天的撒拉族,当时称为撒鲁尔回回;说保安语的回回人是今天的保安族,当时称为番回。只是那个时候官府和老百姓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因此没有像今天这样细分罢了。
作为广义上回回人的一个支脉,撒鲁尔人与历代朝廷保持着密切的君臣关系,受到朝廷的册封官职,基本上是处于半自治的地位。他们与同教异族的回回人、保安人、撒尔塔人比邻而居。
大清承续了大明对撒鲁尔人的管理旧制,委任他们的头人为地方的官吏,称为外委土司。尔最世袭宗教总掌制和哈尔长老、头人、土司等构成了撒鲁尔社会内部的统治者。
撒鲁尔人当时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固的社会基层组织,即阿格乃、孔木散和阿格勒。
撒鲁尔人最早定居循化的时候人口比较少,居住的地域十分广阔。随着人口的增长,他们形成了不同于汉人长子继承祖业的风俗习惯,而是像蒙古人一样由幼子掌管家业,其余的儿子成亲以后都要另立门户生活,由此形成了以父系血缘为基础的近亲组织——阿格乃。
阿格乃由最亲的血缘关系组成,是由突厥语中的阿改(哥哥)和乃尼(弟弟)两个单词复合而成,相当于汉语中的当家人。
父亲在整个氏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子孙有统帅的权利,但是,也不同程度地残留着母权制的现象。舅舅对外甥拥有特别的权利,凡是一些重大的家事,诸如外甥诞生、结婚、丧葬、变卖家产、分家、外出谋生、外出归来等诸事都要请舅舅来主持或者征得他的同意。
阿格乃之间有互相帮忙的义务,在卖房、典当或者其它一系列事情上比外人有优先权。
早期的社会中,阿格乃头人的地位在内部传承。他的职能如一家之父、一族之长等,有权力使用部分公共财产,在阿格乃内部发生矛盾的时候有调解权,还对外起着联络员的作用。
几个亲近的阿格乃组成了一个孔木散。
孔木撒是孔木和散尼的复合词,突厥语意思为全体、全部。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说,孔木散意为全体成员在内的所有的人,是有血缘关系的同族人。孔木撒在撒鲁尔人群中是指远房兄弟、一个姓的人或一个根子的意思,是由阿格乃血缘关系中分化出来的,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组织。
一般来说,一个孔木散就是一个姓氏,拥有公共墓地。他们是同一祖先繁衍而来的,互相都是亲戚,所以同一个孔木散的男女禁止结婚。
在生产和生活中,同一个孔木散的成员有互相帮助的传统。婚嫁的时候,女方的孔木散成员负责送亲,男方的孔木散成员负责迎亲以及安排食宿;丧葬的时候,同一个孔木散的成员负责料理丧事。
每一个孔木散都有一位哈尔,负责出面组织大家修渠挖泥、开垦荒地、管理宗教事务以及同其他孔木散的交往。哈尔还要调解各家各户的纠纷,如果解决不了再转到上面解决。
每个孔木散也是一个宗教活动的单位,要出一名学董参加村里礼拜寺的管理工作,即负责管理寺院的财产,向教民们征收学粮和宗教费用。
哈尔既是行政上的基层统治者,又是宗教上的基层义务管理员。
阿格勒是由几个孔木散联合形成的居住区,有公共的山林和牧场。
阿格勒最早的意思是家和毡房,现在仍然在哈萨克等游牧民族中使用,撒鲁尔人的祖先东迁以后才发展成为地域性的概念,变成了村落或村子的意思。他们在特殊环境下形成了许多大小不等的阿格勒。比如在循化,街子有18个阿格勒,清水有9个阿格勒。
阿格乃、孔木散和阿格勒使撒鲁尔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特别强烈,遇到重大事情的时候非常容易整体指挥和调遣使用。
大清朝廷为了加强对撒鲁尔人的管理,在草滩坝修筑一座土城。雍正皇帝赐名为循化,即遵循王化之意。
朝廷以循化城为中心,把撒鲁尔人聚居区划分为12工。工是干的变音字。干在突厥语里是城镇的意思。城西为上六工,即街子、草滩坝、查加、别列、查汉大寺、苏只。东部为下六工,即清水、达速古、孟达、张尕、夕昌、乃曼。土司韩炳驻扎在街子,管理上六工,称上六工土司。土司韩大用驻扎在乃曼,管理下六工,称下六工土司。
年的一天,韩赛义德跟着阿妈到了查加工古节烈庄走亲戚。他听说庄廓里有一个远近闻名的传教士苏四十三。
据说苏四十三是他父亲在43岁的时候生下的,所以给他取了这个名字。他们的家乡原本在街子工,因为父亲在查加工古节烈庄置办了田产,因此搬迁到了这里。
韩赛义德慕名前往拜访苏四十三。
苏四十三热情接待了这个来自本族的少年,兴奋地告诉他道:“前些日子,瑙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