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梯血祭》NO.4-163心态[2]

赫梯血祭最新章节目录
   制,到如今长大成年,方方面面皆成庸碌,难见大才。美莎都已经可以独挑大梁叱咤一方风云之际,以沙利却只能在贵族学校里辅佐讲师们做一些无关紧要的文卷整理工作,而这些杂事,随便换个书吏都一样可以做得很好。到今天,没有人会真把以沙利当作王子,甚至没有人会把他放在眼里,就因为这份庸碌,那是即便想做个重要些的臣僚,都实在不够资格呀。自从14岁成年后搬出内廷,另辟府邸,以沙利这个‘冒牌’王子堪称门庭冷落,没有哪个贵族会有兴趣与他结交,更没有哪个贵族家的女孩会考虑嫁给他。一如所愿,以沙利的确变得一丁点都不重要了,就如路边的一颗石子,人人都看见,却又人人视而不见。还记得以沙利在失落阴郁到极点时喃喃念来的话:“为了一世平安吗?可是,我要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意义?”
    孩子的迷茫和苦闷,就像一柄尖刀在剜着多朵的心,到今天她才忍不住去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错了?生命中的两个儿子,没有一个能令王满意,纵然凯瑟王可以忽略继子,但是对塞鲁这个亲生儿子,更是占据了三王子名分的儿子,那份与日俱增的不满失望,表现的越来越强烈和露骨。到今天,甚至完全不顾公开场合还有多少外臣在,就这样公然的训斥当头。由此所构成的风向,岂非人人都能看明白,王分明就是放弃了这个儿子,根本不可能再寄予厚望,所以才会分毫不顾惜他的脸面会有什么损失。
    多朵越想越心痛,越哭越伤心,心中一个声音在不停质问,自己是不是真的错了?隐忍、藏锋,步步为营,谨慎处世绝不犯错,这是属于后/宫/女人的生存方式,却或许……真的不是一个王子该秉持的。从母亲而来的影响,或许正如凯瑟王所言,会否……真的是自己说得太多了,才会把儿子塑造成了这个样子?无论习武识文,塞鲁是公认学的最认真最刻苦的,但也同样是公认最中规中矩,从来不敢顶撞质疑老师的。他绝不闯祸、绝不犯错,从来不曾张扬任性过,却也成了所有兄弟中最没有锋芒的存在。
    一如凯瑟王亲自开课,在以历史上的经典战役战例做考题时,要各人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推演,如果这一战交给他,又该怎么打?每个王子的回答都各不相同,而对于塞鲁交出来的答案,父亲给出的超级不满的评价,或许,也正可当作是对塞鲁·穆瓦塔里的最好总结。
    多朵清楚记得当时王说的每一个字,他说:“如果你要用兵,目的是用来取得胜利,而不是用来避免战败,很不幸,你属于后者!当你把一切可能存在风险的因素全都摒弃在外,只用最保险的方案去中规中矩的行事,那么你至多能保证的也只是不要遭受惨败,却无法保证最终能否收获胜利战果。如果,你只是一个小国弱国的王子,这样做或许没错,先求自保再说其他。但是,这却不是一个赫梯王子该有的心态!以战争立国、坐拥强兵和广袤版图,自立国之初,我们就始终是扩张型的帝国,而绝非固步守成的国家!一个小国,或许禁不起一场战败,一败就可能直接亡国,但大国不是!正因国大才会有这份承受能力!尤其是远在边疆的局域战争,一两场的失败根本不足为虑,因为不会伤筋动骨,那你又在怕什么呢?是怕军备不够,还是怕兵源不够?有整个国家的实力做后盾,什么样的增援支持都可以持续到来,又到底有什么好怕的呢?大国之所以能称为大国,很多时候就因为有能力承受失败!对大国而言,没有输不起之说!就看埃及这一战,他们输得惨不惨?可是埃及倒下了吗?被从各国的版图上抹杀掉了吗?如果拉美西斯也按照你的这种方式去处理国务乃至战争,不冒风险,因为不允许蒙受损失,那么,他敢突袭围剿努比亚吗?而不敢的结果又是什么?那就是要坐等别人来一步步侵蚀,蚕食或者鲸吞的一口一口吃掉你!看到了么,这就是你的回答要被称为不幸的地方,如果都按照你这种方式来治国,那么早晚有一天,再强的大国也会因这份谨小慎微不敢进取而被别人一口口吞噬,最终走向衰败!”
    ……
    天色完全陷入黑暗,多朵却没有让仆人进来点灯,悲伤垂泪,充斥心头都是自责。看一看自己,来自阿尔善瓦那样的弱国小邦,或许也是直到今天,她才清晰领受到小国心态与大国心态之间是会存在怎样的天壤之别。是她教坏了孩子吗?就因为这份长久以来或许连自己都没意识到的心态和影响,才让塞鲁丧失了一个赫梯王子本应拥有的锋芒?!
    黑暗中,充斥房间都是沉痛的抽泣声,直到被一个声音打破。
    “怎么没人点灯?阿妈,你怎么哭了?”
    塞鲁走到身边,伸手摸向母亲泪颜,开口安慰:“阿妈,你别在意,反正我被父王训斥早都已经习惯了。我知道父王不喜欢我,这大概就是各人的运气不同吧,不是每个孩子都一定能被父王喜欢的,既然改变不了,那……我今后离远些就是了,免得父王再迁怒你们……”
    多朵拼命摇头,一把抱住儿子失声痛哭:“别说了!都是阿妈不好,是阿妈误了你们,阿妈对不住你!”
    *******
    注解:在穆瓦塔里斯继位后,后来与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著名的卡迭什战役中,原本赫梯一方因情报优势占尽先机,覆灭法老军团,让时年仅25岁的拉美西斯二世死于战场本应没有任何问题,但在关键时刻,穆瓦塔里斯却没有及时出动放在侧翼的一支为数一万多人的步兵进行策应穿插,直至战争结束,这支力量都始终没有派上任何用场,纯粹成了摆设,由此才致使拉美西斯二世得以全身而退。
    ‘如果你要用兵,目的是为了取得胜利,而不是为了避免战败,很不幸,穆瓦塔里斯属于后者。’,这句话就是后世史学家针对卡迭什战役送给穆瓦塔里斯的评价。在此借鉴,:)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