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鞘中霜色》正文第七十四回除恶未尽

鞘中霜色最新章节目录
   朱佑樘向下一看,新晋安西伯夏尧正跪在殿中。
    朱佑樘强打精神,复又正襟危坐,平伸手掌向上一抬,说道:“安西伯有本奏,请起来说吧。”
    “谢皇上。”夏尧从地上爬起来,整理了一下衣冠,欠身说道:“启奏皇上,微臣以为,拟准梁德的刑罚为时尚早。”
    此言一出,除沈清、陈文祺两人外,高坐龙椅的朱佑樘、满殿的文臣武将,均大感诧异。
    “夏大人何出此言?”事关刑部,何乔新在短暂错愕之后,抱拳向夏尧问道。
    夏尧没有直接与何乔新答话,继续望着朱佑樘说道:“皇上,梁德犯下通敌卖国的滔天大罪,固然要处以极刑,但臣以为,梁德所犯之罪,决非谋刺钦差、通风报信这么简单,而通敌卖国也决非梁德一人,还有帮凶甚至指使者。此等谋叛大案,我朝绝无仅有,决不可草率了之。”
    众人听罢,有的频频点头、深以为然;也有顾虑在严刑峻法之下容易株连蔓引,于刚刚振兴的朝纲不利。
    朱佑樘沉思了片刻,对夏尧说道:“夏爱卿莫非还有隐情未奏?”
    “吾皇英明。”夏尧说着,自怀中取出两封信笺,交给随堂太监转呈皇上。
    “小王子与梁芳的往来书信?成化七年所写?”朱佑樘隐约明白了一点什么,他将两封信函放在龙案上,向夏尧说道:“这是怎么回事?请夏爱卿详说。”
    夏尧虎目蕴泪,略显激动地说道:“皇上,梁芳乃梁德胞兄,早在二十年前,他们兄弟便与鞑子勾搭成奸,将我大好江山拱手相送,实乃我中华千秋罪人。”夏尧的思绪回到那个不堪回首的岁月,缓缓说道:“成化七年冬月二十三日夜晚,鞑靼进贡使臣阿尔木夤夜潜入梁芳府中,与梁芳兄弟密谈了许久,后由梁德亲自送回驿馆,这一幕被兵部左侍郎韩慎在窗外亲眼目睹。照理说,接待外国使节是礼部的职责,与御马监无关,而且梁芳并非御马监掌印太监,阿尔木与梁芳接触于制不合,况且还选择在深夜的私人府邸,因此韩兄怀疑他们之间有不可告人之目的,遂暗中截取梁芳与小王子往来的书信,以查出他们密谈的内容。不料韩兄与微臣均不能窥破信中的奥秘,又因顾忌梁芳党羽众多,我俩不敢将书信轻易示人,便联袂觐见先皇,将阿尔木深夜会见梁芳之事向先皇如实禀奏,恳请先皇提防他们相互勾结、于国不利。无奈先皇……也怪我俩言辞过激,惹恼了先皇,下旨命微臣兼领宁夏总兵之职,克日离京赴任,不得宣召不准入京。韩兄则致仕离京,返回原籍。
    书信失落是梁芳兄弟的心腹大患,他们根据可靠的渠道(夏尧不敢明言是万贵妃)获知,那两封信函系韩兄截获,于是派其弟梁德伙同‘岭南八凶’中的邬云、靳雷、鲍雨、单雪四凶,千里追杀到湖广黄州府境内,将韩兄夫妇残忍杀害;韩兄的小外孙被挑落河中,生死难测;其余子、女、徒、婿以及微臣的小女被梁德等人杀散,至今下落不明。”说到此处,夏尧已是老泪纵横,哽咽着说不出来。
    殿中的老臣,依稀记得当年夏尧挂帅西征、韩慎致仕回乡的事情,却不知竟是因梁芳的书信而起,一时也是唏嘘不已。
    但是也有人质疑。
    工部尚书徐贯问道:“夏大人,下官记得您是成化七年腊月离开京城西去宁夏,而韩慎将军乃是次年正月致仕还乡的。也即是说,韩将军返乡途中,您已在宁夏边关,如何知道梁德追杀韩老将军的许多细节?”
    夏尧拉过身后的沈清,指着他说道:“不错,老夫当时已在宁夏边关,但他却是身经其劫、惨遭其祸之人。”
    早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的沈清,“噗通”一声匍匐在地,悲戚戚地说道:“微臣犯了欺君之罪,请皇上责罚。”
    朱佑樘莫名所以,不解地问道:“秦爱卿何出此言?”
    “皇上,臣乃韩老大人的大弟子沈清。师父致仕之后,一家八人离京返回故乡蕲州,途中被梁德带领邬云等人截击,师父和师娘被梁贼杀害,微臣尚在襁褓中的小儿被挑落河中,其余诸人尽皆被杀散。微臣孤身一人逃到宁夏投奔夏总兵,因怕梁芳兄弟穷追不舍,只好将姓名颠倒更名为‘秦森’,在军中避难至今。臣以假名假姓面君,虽然事出有因,却犯有欺君之罪,请皇上降罪。”
    朱佑樘性情宽厚,一如乃父;又怜他境遇凄惨,不忍苛责,故此说道:“爱卿隐姓埋名情有可原,且随夏老将军镇守边关二十载,劳苦功高,这点小事就算了吧。即日起,朕准你恢复真名实姓,照前升授不变。起来吧。”
    “臣谢主隆恩。”沈清趴在地上磕了几个响头,这才站了起来。
    “夏爱卿,您继续往下讲。”朱佑樘说道。
    “是,皇上。”夏尧平复了一下心情,接着说道:“时光荏苒,一晃二十年,老臣正为勘不破梁芳书信秘密日渐灰心之际,皇上钦差陈文祺来到宁夏,他与其义弟共同参详,终于勘破梁芳的险恶用心。然而为时已晚,梁贼与鞑子里应外合,已将阴谋变成事实,致我大好江山沦陷于外邦之手……”
    “夏大人,梁芳那厮信中如何说、他怎让我朝江山陷入敌手?您倒是说明白些啊。”羽林军统领许宁正直忠勇,听到此处早已怒不可遏,不等夏尧说完,便急躁地催促道。
    夏尧朝许宁投去一瞥,复又转身说道:“梁芳与小王子信中的秘密,已经写在信函的反面,请皇上御览。”
    朱佑樘闻言拿起龙案上的信笺,看了一眼,顺手递给随堂太监——以皇帝的九五之尊,他当然不便做群臣的阅读官。
    随堂太监会意,先抽出小王子的信笺,念道:
    “‘大明御马监梁芳公公台鉴
    吾得国师睿智助力方能连连斩关夺隘最终一统蒙古河山大漠奏响立国套曲未料本汗座前诸公恣意染指上国卫所乃致百姓迭遇年馑敝人深憾无以酬报承诺每到夏秋黄熟进贡若干宝马金玉外加粱菽粟米万斛罢兵休战贵我两利
    特此专表诚意
    蒙古国达延汗:察哈尔?巴图蒙克’”
    翻转信笺,复又念道:“‘此信正文乃八言散句,共一十二句,取隐藏于每句中的第七字,集成六言散句两句:助夺河套诸卫,年酬黄金万两。’”
    “‘助夺河套诸卫,年酬黄金万两’?哼,小王子的野心不小,给梁芳的出手也很大方啊。”许宁虽是一介武夫,这等大白话还是听得懂的。
    “许将军少安毋躁,且听梁芳他是如何回答小王子的?”马文升问道。
    随堂太监将下面一张信笺抽出来,念道:
    “‘蒙古国达延汗察哈尔?巴图蒙克阁下
    顷奉惠函谨悉一切
    君王翦戮百姓除祸翩然来朝和平使者南唐李煜尊宋代唐落水桃花胜于僵胔饰诈矫情定遭旨问一朝传檄终当奉顺遮莫佯为复沦败寇改操易节虑远防危
    专此布复并颂时绥
    大明朝御马监梁芳成化七年冬月二十三日’”
    翻转信笺,续念道:
    “‘此信正文乃四言散句,共一十六句,取隐藏于每句中的第三字,集成四言散句四句:翦除来使,李代桃僵,矫旨传奉,佯败易防。’”
    “梁芳这几句话,只有放在当时的背景下才能明白。”夏尧待随堂太监念完之后,接口说道:“梁芳受小王子每年奉送万两黄金的诱惑,承诺帮助小王子得到宁夏诸卫。具体的计划是:以传旨授官的方式,将宁夏三卫的守将换成自己的心腹,然后请小王子派兵来攻,三城守军佯装不敌,出城投降,于是在非常‘合理’的情况下江山易主。这便是‘矫旨传奉,佯败易防’的意思。”说到这里,夏尧顿了顿,似乎等人们细细揣摩一番,“然而传旨授官并非易事,皇上那里须有正当说辞,否则一不小心便阴谋败露。正巧,当时先皇为了表示对藩国的友好,钦差司礼监掌印太监怀恩为安抚使节,随同阿尔木一同到鞑靼汗廷,宣示宗主国的恩德。于是梁芳便暗示小王子,趁怀恩出使之机将之杀死,再以自己人易容顶替,这样便可随心所欲安排三卫的守备将领。这便是‘翦除来使,李代桃僵’的意思。梁芳这……”
    “等等。梁芳此计确然恶毒,但他最终是否照计而为了?”都察院左都御史闵圭打断夏尧。都御史的职责是专属纠察、弹劾百官、辩明冤枉、提督各道。多年察办案件的习惯,使他养成了既重“造意”、更重“事实”的习惯——显然他没有看出事实结果。
    夏尧朝闵圭看了一眼,说道:“闵大人所问极是,且看事实。当年,镇守宁夏前卫、左屯卫、右屯卫的守备将领分别是西门风、夏侯霜和冷无冰,这三人的军职均是取旨而授。现已查清,西门风、夏侯霜、冷无冰均为化名,他们实际是‘岭南八凶’中的老大殷风、老七严霜、老八韩冰。据‘新附军’的罗茂年、乐余福等人揭发,当年小王子率军攻打宁夏三卫,西门风、夏侯霜、冷无冰等人并未出城迎战,只紧闭城门相持了几日,然后打开城门投降鞑靼,拱手交出了宁夏三卫。为此,军中不少忠勇之士或自杀或被杀害。——闵大人,梁芳这‘矫旨传奉,佯败易防’,不仅仅是‘造意’、而是血淋淋的事实啊!”夏尧声泪俱下。
    “那么……那么‘翦除来使,李代桃僵’呢?这个没成事实吧?昨日下官还曾见过怀公公的。”闵圭的言下之意,怀恩还好生生地呆在宫中,并未被“翦除”呢。
    “是吗?”夏尧反问一句,不等闵圭回答,躬身向朱佑樘说道:“皇上,微臣斗胆请皇上宣‘怀恩’上殿。”
    司礼监掌印太监怀恩,识义理、通典故、廉洁不贪、正直忠诚,深受先皇朱见深器重。幼年时期的朱佑樘,几度危难,也因怀恩着意调护才得以保全。因此朱佑樘即位之后,怀恩也是他在宫内的得力倚靠。若果如梁芳信中所说“翦除来使,李代桃僵”的话,二十年来父皇和朕岂不是一直将豺狼放在身边?
    真相到底是怎样?朱佑樘亟需得到回答。现在夏尧要求宣怀恩上殿,正合他的意思。朱佑樘没有多想,向随堂太监说道:“宣怀恩。”
    “皇上有旨,宣怀恩上殿——”
    未过多久,“怀恩”气喘吁吁来到太和殿,双膝跪下尖声说道:“臣怀恩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夏爱卿讲到二十年前一桩往事,故此宣爱卿上殿听一下。”朱佑樘轻描淡写地说道。
    “怀
小说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目录